豆瓣8.5,比《速度與激情》更燃,奧斯卡男神喚醒你的荷爾蒙

鯨看 發佈 2020-01-12T06:16:16+00:00

但《極速車王》這部電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賽車視覺商業電影,影片的英文名是《Fordv. Ferrari》,直譯過來是福特VS法拉利,說的就是兩個品牌車之間的故事。

最近幾年,賽場飆車的戲碼也不少,除了商業片特效誇張的《速度與激情》,還有經常被大家吐槽業餘的《飛馳人生》

而2019年,出現了一部評分很高,並且深入鑽研賽車理論知識,比《速度與激情》系列或《飛馳人生》這樣的電影專業多的影片。


那就是《極速車王》。



但《極速車王》這部電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賽車視覺商業電影,影片的英文名是《Ford v. Ferrari》,直譯過來是福特VS法拉利,說的就是兩個品牌車之間的故事。


《極速車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時間背景放在1963年,福特的老闆亨利·福特二世與法拉利創始人恩佐·法拉利談判的,由福特收購法拉利賽車部門的交易由於過度苛刻的附加條款而以失敗告終。


被激怒的福特當即決定打造自己的賽車團隊,並立言將在每年一度的法國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擊敗法拉利。


很快,福特簽下了來自於阿斯頓馬丁車隊的約翰·威爾,並砸下了1000萬美元,開始研發新車。


但是,1964年的勒芒並沒有為福特帶來好消息,出征的三輛福特GT40全都因為懸掛斷裂等各種故障而退賽。



之後,不服氣的亨利·福特二世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了更多的資金,同時炒掉了約翰·威爾,將項目負責人換成了曾在1959年率領阿斯頓馬丁車隊擊敗過法拉利的知名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


然而1965年參賽的三輛GT40卻因為動力太強油耗過高導致沒能完賽,福特因此陷入了尷尬的局面。

經過上一年的整修改裝和調整之後,卡羅爾·謝爾比意識到好車與好車手都是不可或缺的。
於是他和英國車手肯·邁爾斯一起,同時參與了新車的重新設計和調試,並於1966年率領13台最新研發的福特GT40 Mark II再臨勒芒。

只有謝爾比才懂得起,憤世嫉俗、窮困潦倒、才高八斗的邁爾斯的價值,二人珠聯璧合。


1966年6月18日勒芒決戰,法拉利賽車看上去比謝爾比的銀河艦隊還要漂亮。

邁爾斯感嘆:幸虧不是選美比賽。

鑒於以往的血淚教訓,福特二世下令「謹慎駕駛,不要魯莽」

人生能有幾回搏?

45歲的邁爾斯只能「魯莽」,無數殫精竭慮、技術攻堅的不眠之夜,福特公司不計代價的億萬投入,畢生的經驗和熱血,必須在勒芒綻放光芒。

憑藉高超的駕駛技術和福特強勁的馬力,邁爾斯一騎絕塵。

福特二世希望看到三輛福特同時衝線的震撼場面,讓領先一圈的邁爾斯減速等待隊友

6月19日下午,福特的銀河艦隊同時衝過終點,包攬前三名。

影片再現了這一令福特人揚眉吐氣的瞬間:


比賽結束,所有人都在為這個悲情英雄感嘆,只有法拉利恩佐的點頭示意,給落寞的邁爾斯帶來了些許溫暖。



不過,邁爾斯很快振作起來,畢竟福特以包攬前三的壓倒性優勢贏得了這場與法拉利的較量,在接下來的三年中,福特車隊更是一舉囊括了勒芒耐力賽四連冠。


影片給了這場比賽將近40分鐘的時長,拉力賽的種種細節被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大呼過癮。


這不只是崇尚速度的視覺奇觀,也不只是腎上腺素飆升的競技電影,它還是人物為先的傳記片,細節豐富的年代電影,充滿幽默和轉折的劇情片。

(轉自咪咕影院,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