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文理念領先,為什麼不做成日本動畫?從動畫的盈利方式說起

動漫簡評 發佈 2020-04-17T16:02:08+00:00

當然,製作公司也不是傻子,肯定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業價值,上個季度的《因為太怕痛就全點防禦力了》剛宣布第二季的製作消息,新作品《你與我最後的戰場》的製作陣容又被確定了下來。

近幾年「異世界、穿越、網遊」題材的動畫越來越火,以銀鏈代表的動畫公司秉持著「做異世界一時爽,一直做異世界一直爽」的理念,分成兩個組輪流製作這類動畫。當然,製作公司也不是傻子,肯定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業價值,上個季度的《因為太怕痛就全點防禦力了》剛宣布第二季的製作消息,新作品《你與我最後的戰場》的製作陣容又被確定了下來。


很多觀眾對於這種同質化題材泛濫的現象十分牴觸。我還經常見到有人在討論,既然日本動畫用的都是國產網文早就玩過的套路,那為什麼不把劇本給動畫公司,讓他們做這些「更好的」作品?



換句話說,為什麼日本的商業動畫,很少改編中國的作品?

其實這要從日本動畫的盈利模式開始說。本文會以IG port的「戰略級作品」《魔法使的新娘》為主要案例,通過官網公開的數據來分析這個問題。(IG port非常大方,企劃書、決算書之類的重要資料就擺在官網上供大家隨意查閱,所以也在此聲明本文不存在泄露企業機密的情況。)

動畫的賺錢途徑:

首先要解決一個最基礎的問題,由小說或漫畫改編而來的動畫靠什麼賺錢?在《魔法使的新娘》的企劃書中,所有的主要盈利項目一目了然,為了便於理解我逐個介紹一下:


1、原作的著作權:小說或漫畫被改編成動畫之前,製作委員會需要支付一筆費用給出版社和作者,根據原作的人氣高低,這筆費用也會有所差異,一般是每集支付二三十萬日元。這筆錢是一口價,最後動畫不管是賺了還是虧了都不會變。因為著作權在IG旗下的MAG手裡,所以IG就成了收錢的一方,這筆錢就來自製作委員會成員的投資。

2、主幹事費用:主要是管理費和手續費。一個動畫製作委員會往往由多家不同的公司組成,主幹事公司是出資占比最高的,與製作有關的各項費用都會匯總到主幹事公司進行管理,比如「製作費」就是由主幹事公司向動畫製作公司結算的。主幹事公司也會從總投資中,抽取合理的管理費。

3、海外銷售:是動畫播放權的授權費用。現在國內網站上播放的正版動畫,都是通過直接簽約或是向代理公司支付這筆費用來獲取的播放權。

4、商品化:最常見的商品化形式是把動畫中的人物形象、機械設定授權給玩具公司,讓他們做成手辦、模型之類的商品,然後再從銷售額中抽成。商品化這方面做得最喪心病狂的大概是《EVA》了,官方商城陳列著上千種周邊產品。

5、自動公眾傳播:日本本土的網絡動畫、點播節目之類的授權,都要支付這項費用。

6、節目銷售:是將動畫節目賣給電視台所獲得的收益。其實這項還是蠻複雜的,製作委員會同樣也需要向電視台支付「提供費」以購買檔期,里里外外相當於不賺錢,《魔法使的新娘》的節目銷售收益只占版權收益的0.6%。


7、聯合廣告:是用動畫的內容為其他的商品打廣告。這個廣告一般會插播在動畫放送的過程中,以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比如這個進擊的巨人吃披薩的廣告。

8、出版收益:是所有的出版物的所得,包括原作書籍、動畫設定集、原畫集的出版。這一項是本文要著重討論的,之後還會再次提到。

9、動畫製作費用,因為《魔法使的新娘》這個項目中,製作公司Wit Studio也是製作委員會一員,所以將動畫得到的製作費看作了收益。但即使是IGport這樣自己出錢,讓自己的子公司做動畫,它的動畫製作部門也從2017年開始持續虧損,需要靠其他的收益來填補虧空。

10、映像製品費用,就是製作並發售DVD/BD光碟的收益,這項收益會按比例返送給主幹事公司,然後再根據各投資公司的出資比例進行分成。

11、音樂版權,動畫的音樂由專門公司負責創作,之後發售的CD、在線曲包等的收益歸音樂公司所有。

動畫的收益比例:

有了對動畫的賺錢途徑有了基本了解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到底哪些項目最賺錢,哪些並不賺錢。

在IG的2018年決算概要中將營業利益分成了「映像製作費」、「出版事業費」、「版權事業費」三個大項,後兩者收益穩定,而動畫製作部門連年虧損。

版權事業費其實就是剛才說說的海外販售、網絡配信之類的,各項盈利的比例一目了然。然而這部分費用,是要按照比例分給投資公司的。每家分到的蛋糕非常有限,但也起到了分擔風險的作用,所以製作委員會才能長期穩定的存在。而《魔法使的新娘》之所以能成為2018年IGport最賺錢的項目,是因為它的總投資比例占了整個項目的60%,包攬了幾乎所有的版權收益項。

另一個收益的大頭就是出版費,出版費主要來源於原作的出版和銷售。把小說和漫畫改編成動畫的一大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原作的銷量。但反過來,動畫帶動起來的原作銷量提升所創造的收益,卻不會再回到製作委員會手裡。這也是集英社、角川之類的出版社願意牽頭做動畫,願意當主要投資者的原因,因為出版社往往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而且不管動畫本身是否賺錢,只要原作銷量提高了這就是一筆穩賺的買賣。

國內作品動畫化的難點:

日本很少會把中國網文或者是其他作品做成動畫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出版社作為最大的受益者,是要出錢請動畫公司做片子的。做動畫本身就不賺錢甚至還會虧錢,出版社要是還不願意提供資金的話,你把劇本白給動畫公司,動畫公司也不會願意做的。

就算國內出版社真的帶著錢去日本了,組建製作委員會又成了問題,跟其他行業一樣,做動畫也是要看人脈和信譽的,沒合作過得公司很難得到其他的公司、電視台的信任。

更進一步,假如中國出版社財大氣粗,像Netflix一樣全資做動畫行不行呢?那當然可以,《從前有座靈劍山》就是這麼做出來的,但國內又有幾家公司能負擔的起上億日元的投資呢,又有哪些作品值得資本家們去冒這個險呢?

而且中日合作的動畫,質量常常是喜憂參半,價值觀的差異和交流的不便都會對動畫製作產生影響。我認為現階段沒有必要讓日本去把中國網文改編成動畫,而且日本也還沒缺劇本缺到要跑來海外找原作的地步。國內出版社找國內的公司做動畫,本身也是一件好事。不依賴日本動畫公司,一樣可以做出《斗羅大陸》之類的作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