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黃了,果農忙了,群眾增收路子廣了

二三里資訊安康 發佈 2020-05-30T06:03:55+00:00

一大早,村民雷應洲便拎著籃子進了果園,不一會兒,就摘了四五籃新鮮枇杷。第一天我們共收購枇杷2200斤,均按照市場價收購,帶動每戶至少增收500元以上」 ,漢水邊城林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汪盛龍說:「相信來年農戶一定會更加用心地管護果樹,公司將繼續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

青山映漢江,農人採摘忙。眼下正值枇杷成熟的季節,白河縣城關鎮勝利村的果園裡,成串的枇杷掛滿枝頭,黃綠相映,引人垂涎。

一大早,村民雷應洲便拎著籃子進了果園,不一會兒,就摘了四五籃新鮮枇杷。

和以往不同的是,雷應洲今天沒有拎著籃子去縣城賣,而是將採摘好的枇杷送到了勝利村村委會旁的廣場上——漢水邊城林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正聯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白河分公司收購枇杷。

「我種了100多棵枇杷樹,每棵樹產量在100多斤。拎著籃子到縣城賣,每天賣出去的不足100斤,熟透了果實的都爛在地里。

今年好了,能在家門口賣枇杷,節省了時間和人力。」作為資深果農的雷應洲,一天就賣出近一千餘斤枇杷,樂得他合不攏嘴。

在廣場上,三十餘位果農正在有序的排隊等候,他們身邊放著的是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新鮮枇杷,放眼望去,滿目金黃,十分誘人。

勝利村地處漢江沿線,區位優勢獨特,境內枇杷、櫻桃、蜜桃、柑橘、石榴等果樹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廣。因為售賣難,果農打理果園的動力不足。

「只有暢通銷路,農戶才有管護好果樹的信心,『山水』優勢才能轉化成農民的增收優勢。

第一天我們共收購枇杷2200斤,均按照市場價收購,帶動每戶至少增收500元以上」 ,漢水邊城林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汪盛龍說:「相信來年農戶一定會更加用心地管護果樹,公司將繼續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帶貧模式,大力發展林果產業,並引導群眾發展林下種養殖,讓果樹變成『搖錢樹』。」

在愛心助農、助推產業發展的道路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白河分公司盡所能、不缺位,他們利用自身物流平台等資源優勢,幫助銷售滯銷的農產品。

收購現場,白河郵政的工作人員正在挑選品貌優良的枇杷,經套網裝箱,寄往全國各地。「今年枇杷豐收,通過郵政『同城寄遞+線上營銷』可以及時將枇杷銷售出去,緩解果農的燃眉之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白河分公司副總經理劉濤說。

「給我選一百斤枇杷,我要送給高陵區客戶,一是讓他們嘗嘗白河枇杷,二是助力果農增收。」從微信朋友圈得知勝利村枇杷豐收,並在組織收購,麻虎鎮江榮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黃江波特地前往購買。

除公司收購、郵政寄遞外,更有網紅達人「山野三兒哥」直播帶貨,主播走進果園,為廣大網友現場展示香甜可口的新鮮枇杷,贏得網友現場下單。

「近年來,城關鎮大力發展漢江特色林果經濟,按照『一村一品』建設格局,以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為主線,以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重點,用足土壤、氣候等資源特點,改造老果園,引進新品種,發展綠色經濟,讓閒置土地『活起來』,為農民增收帶來新希望,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城關鎮黨委書記楊先慧說。

據悉,城關鎮勝利村現有以櫻桃、枇杷、蜜桃等為主的改造升級果園2038畝,有林果、中蜂、天麻、蜜桃等公司及專業合作社6個,不僅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帶動農民增收,同時還推動了農旅融合發展,為下一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基礎。(通訊員 劉淑雅 雷超 萬輝)

(LL)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