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3萬平方公里!美國NASA飛機飛入北極,抓到全球變暖新秘密

中國氣象愛好者 發佈 2020-02-24T15:13:20+00:00

雖然地球的南北極一直以來都遠離人煙,但它仍不可避免的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北極是地球上變暖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變暖速度幾乎是全球變暖速度的兩倍。

雖然地球的南北極一直以來都遠離人煙,但它仍不可避免的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北極是地球上變暖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變暖速度幾乎是全球變暖速度的兩倍。而隨著北極圈內的溫度升高,永久凍結的土壤層、也就是永久凍土開始融化,最終將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

​作為重要的溫室氣體之一,北極的甲烷排放可能會加重全球變暖,並且進一步使得北極釋放出甲烷,最終形成一個危險循環。因此,科學家們此前一直對北極的甲烷排放表示密切關注。但北極可能排放多少甲烷,何時以及什麼環境因素可能影響甲烷的排放研究起來卻不容易。

​北極跨越數千英里,其中許多是人類無法到達的。而且北極的地形也比較複雜,人們不能在北極圈內全面展開地面觀測,同時衛星觀測也不夠詳細,無法讓科學家確定甲烷的主要模式和較小規模的環境影響。不過好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新辦法,通過搭載特殊儀器的飛機在北極展開飛行,最終探測到了北極和甲烷相關的種種數據。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克萊頓·埃爾德指出,通過NASA飛機在北極地區30000平方公里的飛行,飛行數據中已經發現了超過200萬個甲烷熱點,這些熱點是指空中傳感器與地面之間甲烷的含量超過百萬分之三千的情況,這項研究於2月10日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在分析飛行數據中,研究者們還發現了一種模式:平均而言,甲烷熱點大部分集中在大約40米的水域內,例如湖泊和溪流。而在40米範圍外,熱點逐漸稀疏,並且距水源約300米以外的區域就很少會有甲烷熱點了。從事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了解為什麼40米成為了甲烷熱點分布的分界線,但是他們在地面上進行的其他研究或許有一些幫助。

​一些研究者從2018年開始在阿拉斯加的一個甲烷熱點地區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地面實地研究,科學家們發現甲烷熱點下方的多年凍土突然解凍。研究者指出,正是永久凍土的解凍對甲烷釋放作出了對額外貢獻,這些凍土中凍結了成千上萬年以來的碳,而隨著永久凍土的融化,微生物就開始繁殖並將凍土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因此也有研究者指出,甲烷熱點的分布可能和永久凍土解凍的某種規律有關。這樣來看,全球變暖的確正在影響北極,並且北極的變暖可能導致更強烈的全球變暖,並最終給人類的未來帶來危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