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機作戰半徑大比拼:美1200公里,俄1400公里,殲20有多少?

軍迷哨所 發佈 2020-04-05T12:40:32+0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戰鬥機也實現了更新換代,從第一代戰鬥機,發展到了第五代戰鬥機。戰鬥機越來越先進、作戰半徑越來越遠、飛行速度越來越快、起飛重量越來越大,五代機還實現了隱身、超音速巡航和超事態感知能力。

五代機作戰半徑大比拼:美1240公里,俄1200公里,殲20有多少?

作戰半徑是衡量戰鬥機作戰能力和威懾能力的重要指標,作戰半徑的長短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空軍力量的作戰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戰鬥機也實現了更新換代,從第一代戰鬥機,發展到了第五代戰鬥機。戰鬥機越來越先進、作戰半徑越來越遠、飛行速度越來越快、起飛重量越來越大,五代機還實現了隱身、超音速巡航和超事態感知能力。

作戰半徑一般是指戰機攜帶正常作戰載荷,在不進行空中加油,自機場起飛,沿指定航線飛行,執行完任務後,返回原機場所能達到的最遠單程距離。作戰半徑的距離一般相當於航程的40%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一款戰鬥機的航程為4000公里,它的作戰半徑大概會在1600公里左右。反之,如果一款戰鬥機的作戰半徑為1200公里,那它的航程大約為3000公里,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的估算,不同的戰機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今天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大多數都能夠超過1000公里,如果進行空中加油,那它的作戰半徑還會隨之提升。

說到作戰半徑,我們發現有很多軍迷網友這樣問,在全世界為數不多的五代機中,殲-20、F-22「猛禽」、F-35「閃電」和蘇-57的作戰半逕到底如何?成為了大眾非常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這幾款五代機中,除了F-35全部為重型隱身戰鬥機。其中F-22的航程大約為3000公里,這個數值實際上要。低於F-15的4000公里,這個可能和攜帶的燃油量關,作戰半徑大約為1200公里左右。而F-35更短,A和C型作戰半徑只能勉強跨過1000公里的門檻,B型因為是垂直起降型,耗油量更高,作戰半徑只有900公里左右。

而俄羅斯的蘇-57航程就要比F-22和F-35更遠,它的最大航程為3500公里,作戰半徑大約為1400公里左右。而殲-20的作戰半徑一直備受矚目,它是當今世界上尺寸最大和最大起飛重量最大的五代戰鬥機,這使得它的內部空間更大,能夠攜帶的燃油更多,加上鴨翼布局的設計,讓殲-20有著更遠的航程和作戰半徑。

五代機尺寸對比,殲-20明顯更大

根據有關數據的推算,殲-20的最大起飛重量大約為37噸,大於蘇-57的35噸,航程大約在4000公里左右,作戰半徑大於1500公里。不過殲-20也有自身的不足,因為發動機推力不及其它幾款五代機,導致它無法進行超音速巡航,如果未來換裝上更大推力的國產發動機,那他的作戰能力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