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按使轉是為書法技術的基礎要件,王羲之「遮蔽」了哪些筆法?

丹青硯遇 發佈 2020-01-26T00:52:25+00:00

既然問題就出在書法巨人對前代筆法的遮蔽上,今時的書家就很有必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對於筆法的演變要通盤考慮,以便選擇,在學習舊體書法時,注意「使轉」,學習今體書法時,亦不廢「提按」,甚至,對於大篆的「畫」法,甲骨文的「擺動」筆法,亦要通盤考慮,以吸取多方面營養。

常言道:筆法生結構,書法筆法的演變,與書體的形成確有重大關係。一種筆法的形成和成熟,預示著一種新書體的產生,反過來,一種新書體在形成過程中,必然廢棄其「前體」的一些筆法,這種演進就是筆法嬗變,但是,在這個演進過程中,那些被逐漸廢棄,最後消失掉自己影子的筆法,只能在新書體的「前體」中才能看到,我們稱這種現象為「筆法的遮蔽」。


王羲之《遠宦帖》紙本(摹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筆法嬗變是連續的,沒有哪個時代的筆法能離開前代筆法的影響,也沒有哪個時代的筆法不在前代筆法的基礎上有所增損。這是一個毫不間斷的過程。……

……筆法有因有革,當政府有意識地進行文字革新或某一時代出現書法巨人的時候,由於後者的出現,最能使相隔時代的筆法受到遮蔽。……與書體演變一樣,書法巨人的出現同樣會遮蔽其前的筆法。

下面我們以王羲之為例分析一下:使「舊體」變成「新體」。他的「一增」,為中國書法帶來許多新的質素,但是他的「一損」,卻遮蔽了其前的筆法。


王羲之遮蔽了那些筆法?所謂「遮蔽」只能是針對一種書體的前身而言的,考慮王羲之對筆法的遮蔽,只能從王羲之書法的「前體」去看。

王羲之的書法前體有兩種:一是隸書,二是章草。在隸書和章草中,「轉筆」是主要的筆法,王羲之的努力,就是在隸書和章草中大量使用「提按」筆法,一方面,他總結了在他以前的楷書和行書的「提按」用筆,進一步誇張線條的端部,使楷書和行書得以成熟,另一方面,他將屬於楷書筆法的「提按」用筆滲透到章草書法,使「提按」和「轉筆」合流,淡化了原有的章草模式,完成了從張芝開始的章草向今草演變的過程。那麼,王羲之對筆法的遮蔽就體現在用「提按」筆法遮蔽了「轉筆」筆法。

大量使用「提按」取代「轉筆」,這是筆法「簡化」的需要。「簡化」,是中國文字發展的大勢,這是「實用」的目的導致的。王羲之「增損古法」,走的也是「簡化」的路子,目的在於「妍美流便」,王羲之的「簡化」,主要表現在「舊體(隸書及章草模式)的淡化」和「今體(楷書、行書和今草模式)的確立」兩個方面,但這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他通過「提按」用筆的「雙刃劍」一下達到了這兩個目的。所有複雜的使轉,全部被簡單的「提按」所代替,無疑是方便了實用。

當然,說王羲之用「提按」筆法遮蔽了「轉筆」筆法,並不完全準確,因為在王羲之的書法中,「提按」和「轉筆」是並用的,但是,在他的書法中,畢竟有著「加強提按和減損轉筆」的趨勢,沿著王羲之的路子,最終必然是以「提按」用筆逐步取代「轉筆」筆法。所以,說王羲之用「提按」遮蔽了「轉筆」,也不是全無道理。當然,另一方面的原因,確是後人對王羲之用筆的取捨。


王羲之之所以能造成古代筆法的遮蔽,主要原因是楷書、行書和今草是在他手中成熟的。王羲之的這幾種書體,由於高度成熟,所以成了後人學習的典範,而正是因為是「典範」,才阻擋了人們對其前用筆的學習

王羲之對於古代筆法的遮蔽,尤以草書為甚。只要稍微留意,我們就會發現,王羲之在總結楷書筆法的同時,也將楷書的「提按、留駐、端部與折點的誇張」等滲透到行草的書寫中了。在王羲之的草書中,「提按」和「使轉」是並存的。

「(初月帖)點畫具有強烈的雕塑感,墨色似乎有從點畫邊線往外溢出的趨勢,沉著而飽滿,這種豐富性、立體感都得之於筆毫錐面的頻頻變動。作品每一點畫都象是飄揚在空中的綢帶,它的不同側面交迭著、扭結著,同時呈現在我們眼前;它仿佛不再是一根扁平的物體,它產生了體積。這一段的側面暗示著另一段側面占有的空間。——這便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晉人筆法』。它是絞轉所產生的碩果。」

筆者還可以指出《寒切帖》和《遠宦帖》兩個例子,在這兩件作品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使轉的筆法。但是,如果和陸機的《平復帖》、索靖的《出師頌》、皇象的《急就章》等比較,王羲之的草書無疑是大量使用了「提按」的筆法。


王羲之《遠宦帖》紙本(摹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平復帖》的草書形式,通篇採用「使轉」,點畫連續,筆鋒運動軌跡的彎折明顯,字字獨立,古質渾樸,還沒有今草的妍媚,也沒有「提按」筆法。索靖的《出師頌》、皇象的《急就章》與此相類。王羲之草書中,《寒切帖》的用筆與之接近,但是《遠宦帖》則明顯有著「提按」筆法的存在,即是說,《寒切帖》更多古意,接近章草,《遠宦帖》則多今意,接近今草,尤其是《遠宦帖》,明顯有「提按」筆法的運用,是由「舊體」向「新體」過渡的作品。

在晉人書法中,《濟白帖》亦是這樣的例子。在「舊體」中,用筆以「實按、拖、使轉」等為主要方法,今體則以「提按」為主,雖然今體仍然字字獨立,但點畫之間的連帶已與舊體有所不同。造成這一轉變的原因,在於「提按」用筆的明顯化。

王羲之善隸書,熟諳章草,深通「使轉」,同時,他又是楷書的總結者,對「提按」運用有深切的體會和實踐,故其草書時呈舊中見新或新中見舊。《寒切帖》和《遠宦帖》均為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其時他對新體已經非常熟諳,但仍然保留著部分的舊體的遺意,沒有完全放棄使轉的筆法,即使在《十七帖》這件偉大的今草作品中,使轉筆法也沒有完全放棄。王羲之畢竟是從前代走過來的,他對其前的筆法世界十分熟悉,也懷有很深的感情。


王羲之《寒切帖》紙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館藏

但是,在王羲之以後的人,看王羲之以前的時代,由於王羲之的存在,遮住了自己的視線。

楷書的影響逐漸滲透,將「提按、留駐、端部與折點的誇張」滲透到行草書的書寫中,到唐代,「提按」筆法占了絕大的勢力,「使轉」筆法幾乎完全淡出,人們安於「提按」筆法的簡便實用,而難於「使轉」的複雜不便,從實用的角度看,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從書法藝術的角度看,人們失去的太多了!


王羲之《十七帖》拓本

尤其是草書,「以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提按、留駐」的筆法嚴重影響了草書書寫的連續性,另一方面,將書寫的注意力集中到筆畫的端部和折點,這個做法實在太「簡單」了,「提按」用筆的潛在弱點逐漸顯露:筆法的豐富性由此喪失,筆畫簡單、中怯成為極大的威脅,古人行筆過程中的「雄厚恣肆」之處轉復不可企及。

後人為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在「提按」領域本身尋求變化,增加頓挫,調整節律(如黃庭堅在線條中間增加折點),一方面借鑑前代的「使轉」筆法(如米芾用鋒之八面)。無疑,他們都取得了成功。但是,統觀歷史,畢竟成功者少。

既然問題就出在書法巨人對前代筆法的遮蔽上,今時的書家就很有必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對於筆法的演變要通盤考慮,以便選擇,在學習舊體書法時,注意「使轉」,學習今體書法時,亦不廢「提按」,甚至,對於大篆的「畫」法,甲骨文的「擺動」筆法,亦要通盤考慮,以吸取多方面營養。


圖文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如涉版權問題請聯繫處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