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王之約」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劉邦卻藉此成就了一統天下的偉業

老易說事 發佈 2020-03-08T16:42:13+00:00

奮六世之餘烈而建立起來的統一強大的大秦帝國,在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之後迅速陷入了狼煙四起的亂世,大秦不是沒有良將,可惜沒有明君,於是一潰千里,岌岌可危。


秦失其鹿,群雄並起而逐之。奮六世之餘烈而建立起來的統一強大的大秦帝國,在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之後迅速陷入了狼煙四起的亂世,大秦不是沒有良將,可惜沒有明君,於是一潰千里,岌岌可危。

名將章邯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憑藉他傑出的才華,幾乎奇蹟般的扭轉了局面,一敗周文之數十萬大軍,再破齊楚之聯軍,三殺楚軍統帥項梁於定陶。其勢漸起、諸侯顫抖。

但是就在天下反秦勢力一蹶不振、惶惶然而不知所措時,楚懷王卻出乎意料地一邊發兵北上救趙,一邊發兵西進咸陽,並發出「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政治許諾。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趙數請救,懷王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救趙。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也正是這次「懷王之約」後來悄然改變了歷史的走向,雖然這是楚懷王熊心始料未及的,但是「懷王之約」的本意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改變歷史的走向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懷王之約在當時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事出反常必有妖,細心的朋友不難發現「懷王之約」在常識上存在著以下的不合常理:

1、以當時的形勢,楚軍在軍事態勢上是處於弱勢的,自顧不暇,談何西征入關?

2、當時大家都知道天下大勢在於北方的巨鹿之戰,而楚軍傾盡全力尚且毫無把握贏得此戰,為何會自弱枝幹而分兵兩路?

3、按史書的記載,宋義帶領大軍北上救趙,只有劉邦一隻軍隊西征。「先入定關中者王之」明顯是為劉邦一人準備的,這樣的決定何以服眾?

4、史書記載「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西進關中其實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大家不願意去,難道劉邦就如此大義凜然,甘願孤身入虎穴嗎?

5、儘管西進關中風險重重,但是明顯北上巨鹿抗拒秦國精銳重兵軍事壓力更大,但為何宋義、項羽等將領卻選擇北上決戰,而放棄西進關中呢?

6、利用「關中封王」的誘惑來號召各路諸侯一起反秦,也很難說得過去。這是懷王與楚軍諸將之約,不涉及楚以外的反秦勢力。相反,另外當時主要反秦勢力都集中巨鹿援救趙國,與秦決戰。懷王卻發布「先入關者為王」這樣的政治宣言,這不是分裂巨鹿援趙陣營,自亂陣腳嗎?

基於以上六點,「先入定關中者王之」「懷王之約」就顯得十分的詭異了。當然,要找出這種詭異局面的原因,還需要多方面論證。但起碼我們可以看出,劉邦不一定是真的被安排西征,楚軍的首要目標還是救趙,但是救趙的目的就沒有那麼純粹了。

懷王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楚懷王熊心雖是王室之後,卻早年落魄,曾到鄉野之間以牧羊為生,後來被項梁擁立為王,但這顯然就是一個傀儡。雖然命運不濟、實力不夠,但並不代表懷王沒有野心和手段,事實上根據史書記載,懷王飽經滄桑、歷經磨礪,是一個政治手腕和心智都非常成熟的人。

在被項梁擁立為王之後,懷王也慢慢爭取到一些楚國舊臣的支持,但在亂世之下,拳頭才是說話的權力,楚國的實權一直掌握在項梁等地方軍閥手裡。項梁既是楚國的守護神,又是楚王的攔路虎,懷王一直想要奪權但又不敢輕舉妄動。

直到公元前208年,形勢劇變,秦將章邯擊殺齊王田儋、迫使魏王咎投降自焚、於定陶殲滅楚軍主力和主帥項梁、渡過黃河兵鋒直指趙國。歷史的經驗告訴懷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時候到了。一方面如果秦國攻破趙國,楚國必然難逃再度滅亡,所以趙國不得不救;另一方面,戰爭永遠是最好的奪權機會,救趙行動操作得當自然可以順勢將項羽等人手中的權力集中到自己手裡。

但此時的楚懷王熊心就是一個空架子,並沒有權威、也沒有實力做到讓手下的「軍閥」們言聽計從。威不能逼,就只能以利誘了。於是,「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懷王之約就呼之欲出了,他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但熊心的「懷王之約」很明顯就是一張空頭支票,眼下能否平安度過危局還兩說,打下關中封王無異於痴人說夢。王爵,雖然是先秦時期君主爵位制下至高無上的榮耀,但是這種誘惑是虛幻的,秦軍的戰鬥力卻是有目共睹的。楚國的那些軍閥們都不傻,為了那虛無縹緲的利益去觸碰眼下實實在在的霉頭太不划算,所以響應懷王的人並不多。最終楚軍可查的響應號召的僅有劉邦、呂臣、黥布、蒲將軍與項羽五支較大勢力。

《漢書·高帝紀》載: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羽怨秦破項梁,奮勢,願與沛公西入關。

由是可見,西征咸陽不過是一個政治口號,而懷王之約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懷王熊心主要目的還是想要北上救趙,並趁機收攏兵權。

懷王的戰略安排

願意出征的五支軍隊皆不是熊心的嫡系,項羽自不必說,項氏家族繼承人,軍功威望日隆;黥布囚徒出身,聚眾起義依附項氏;呂臣隨陳勝吳廣起義,屢立戰功自成體系;蒲將軍在項梁起兵後,率兵歸附項梁;劉邦曾受項梁恩惠,又雄心壯志非久居人下。所以這五支軍隊理論上都是懷王打壓的對象,但凡事皆不可能一步到位,其中實力最強、關係最廣的項羽就首當其衝了。

項羽與秦國是有家仇國恨的,所以項羽是真想領兵西進關中,但是西征畢竟是一個政治口號或者戰略目標,救趙才是當下的燃眉之急。懷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再結合了一些舊臣的建議,嚴厲駁回項羽西進的請求,對這些統兵將領也進行了調整。

先剝奪呂臣與項羽的兵權,全部交由老臣宋義統領,這樣便保證了權力和功勞不旁落。至於戰果如何其實對於懷王來說,也許並不重要。而義軍起家的劉邦、蒲將軍與黥布,則被剝離楚軍供給,命其在宋義的節制下自由向西發展。

徙盱台都彭城,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又任宋義為上將軍、卿子冠軍"。

從懷王這樣的布置來看,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奪權,而且針對對象非常明確,就是實力、威望都最強最高的項羽。但不得不說懷王這樣的安排很巧妙,成則楚國號令天下群雄、懷王聲威遠播,而且宋義順勢奪取兵權。敗則秦軍與軍閥兩敗俱傷、自己坐收漁人之利。

而且,從楚懷王的分兵策略來看,似乎他對救趙是沒有多大信心和渴望的,更別說西進關中了。巨鹿之戰時,項羽的兵力不過五萬,而劉邦出發時的兵力甚至不足一萬。指望宋義率5萬兵馬破秦軍40萬精銳和劉邦那點人馬直搗黃龍都不太現實。

懷王的戰略安排在軍事上還是以北上救趙為主,政治上自然是收攏或者消減項羽的實力。劉邦西進只是對宋義北上救趙的一種策應或者開路,否則軍事方向都不一樣的劉邦也沒有理由還要受宋義的轄制了,而且劉邦的行軍的路線也一直與宋義同步。

人算不如天算的轉折

明面上來看,楚懷王熊心的計劃和安排幾乎無懈可擊,只要宋義以戰爭的名義掌握著軍權,削弱項羽等人的實力進而鞏固自己的權力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歷史總有人算不如天算的時候,懷王終究還是低估了項羽。

懷王奪取兵權之後,派宋義北上救趙卻又止於安陽不進,所謂救趙只是聲援而已。全然一副六國舊時做派,各謀其利不能同心終被秦軍各個擊破。項羽懲於歷史,深知厲害,因此才一再勸諫宋義渡河救趙,宋義卻無意擊秦,日置酒高會。一面派劉邦曹參等人在東郡略地,一面親自送「其子宋襄相齊」。

宋義何德何能?所以能使其子相齊者自然是因為懷王,宋義為懷王心腹,其子相齊是欲成齊楚之盟也。齊田榮因田假與項梁死之事與項氏結仇,懷王要獲得外援以鞏固地位,壓制項氏。因此才去結好齊國,齊楚盟成、懷王位固、宋義威立,則項羽隨手而亡矣。

因此項羽才當機立斷擊殺宋義、追殺其子。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楚軍諸將對熊項之爭自然看得明白,又都是為項氏所提拔統率,所以才會「皆懾服莫敢支吾」,並積極地站隊「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項羽就此重新奪得軍權。

然而此時反秦戰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不與諸侯聯合破秦而反戈爭權只會重蹈六國覆轍。而且和自己的主君直接開戰又對自己身份不利,況且懷王尚有軍隊。因此項羽一面率軍北上救趙,最終消滅王離章邯,一面又派桓楚「報命於懷王」。當然,項羽派身份不低的桓楚趕回楚國很明顯不是當個快遞員這麼簡單,而且乘勢控制國內政局以減輕最後搞掉熊心時的阻力。項羽最後能夠輕易的把熊心趕去長沙接收楚國應與此不無關係。

而後來項羽以蓋世神威取得了巨鹿之戰的勝利,從而成為舉世皆知的戰神,也成了諸侯王。這成了歷史的轉折點,懷王、項羽、劉邦等人的命運從這開始反轉。

劉邦為何真進了關中?

《漢書》中提到過,劉邦進入關中時人數不過二萬。而在此之前,劉邦定南陽及高武侯鰓投降少說也得貢獻二三千人;韓成的投奔應該帶不了幾個人,酈商以四千人從於岐,並剛武侯四千人於栗,陳豨以四百人連從於宛朐,更有番將梅鋗從劉邦入關。由此可以推斷出劉邦出發的時候兵力不過萬人左右。酈食其說劉邦時更是直接說:「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此時已是並剛武侯軍之後,則劉邦一開始只有六千人左右。按照這個兵力,顯然西進關中不可能一開始就是劉邦的戰略目標。

再看看劉邦從楚國出發後的行軍路線,向北擊破東郡尉成武、王離軍成陽、槓里,又與彭越進攻昌邑,都是北行之路,更像救趙而非入秦。《傅寬傳》有「從攻安陽、槓里」的記錄,而宋義救趙止於安陽四十六日,劉邦的路線一直與北上救趙的宋義一致,再考慮劉邦為宋義所節制,因此幾乎可以知道劉邦原本的軍事任務應該是或領軍為別部策應、或為宋義所分遣略地。因為王離方圍巨鹿,便遣軍渡河以保護東郡阻擊楚軍。

二世三年十一月項羽殺宋義,十二月劉邦退回到碭郡的栗,月表作「救趙至栗」這也可以證明劉邦本來是救趙而非入秦。劉邦聽到宋義死訊倉皇退回碭郡,主要還是不想捲入政治鬥爭,避免被項羽吞併。在栗劉邦「奪剛武侯四千餘人而並之」,我們無法確定這一行為與懷王有關,但顯然當時的很多人不想更多兵力流入河北。

並軍之後劉邦再次北攻昌邑未拔,遂從碭郡北擊攻陳留、開封、白馬略定黃河以南然後才轉而西進,繞過滎陽進攻洛陽一帶,此時項羽也將章邯逐漸壓迫到了河內,是其後來的所謂「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也。

綜上而言所謂懷王之約絕不可能是楚軍的既定戰略。劉邦前期北行與救趙為一事,後期西進其本意也只在抓緊時間「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只是隨著劉邦戰果的不斷擴大終於也失去控制。

隨著項羽取得巨鹿之戰的勝利,秦朝的滅亡已經成了定局。聰明的也在這個歷史的風口看到了機會,回楚國已經不是劉邦可以選擇的路了,只有西進關中才有生存和發展的希望。西進的過程中,因為能夠善待降將,禁絕從民眾擄掠,沿途未遭受過大戰,招降沿途守軍,軍力與糧草得到補充。

《資治通鑑·秦紀三》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佯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分王關中……子嬰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

趙高殺胡亥,子嬰殺胡亥,秦朝的朝堂之上也是亂成一團,雖然秦王子嬰也確有重振秦國之志,但此時兵貴神速的劉邦已率兵抵近關中,子嬰迅速派遣五萬兵馬駐守嶢關。五萬秦軍精銳雖然戰力強大,連張良都強調「秦兵尚強,未可輕」,且秦軍占據險關,但此時的秦軍意志已經動搖,抵抗意志並不強烈。劉邦命周勃帶領全部人馬,繞過嶢關進行偷襲,迅速消滅了嶢關守軍。隨後乘勝追擊過蕢山、至藍田大破秦軍。關中定矣!

通過上述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劉邦進軍關中其實更多是形勢所逼,而不是因為「懷王之約」的戰略目標,因此,也算得上是陰差陽錯了。

劉邦開始了連贏模式

占據關中膏腴之地,並不代表劉邦高枕無憂了,相反他比之前面臨的危機更大。面對比他實力更強大的項羽,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劉邦做對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群臣建議誅殺秦王子嬰時,頗為睿智的駁回,然後封府庫、賞部將,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並調兵遣將守衛關隘,贏取人心和口碑。

接下來,便是舉世聞名的「鴻門宴」了。項羽雖抵達關中時間較晚,但項羽和諸侯聯軍才是滅秦的主力,論功行賞項羽應記首功,因此請求占據富庶的關中,但楚懷王熊心堅持「如約」,以劉邦遏制項羽的權利膨脹。

但在項羽的字典里,只有「征服」兩個字。項羽還是依靠絕對實力成了「西楚霸王」,並取得分封諸侯的權力,關東諸侯對項羽莫不畏懼服,劉邦也只能接受漢中王的冊封。與此同時,項羽不再約束各國聯軍,並加入對咸陽擄掠,甚至燒毀舉國之力營造的『阿房宮」,霎時間富庶祥和的咸陽城淪為人間煉獄,秦人銘記住「聯軍首領項羽」的殘暴。

分封后,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三王,聯合阻擋了劉邦東出的路線,背後有西楚強大的軍力做保障。劉邦率部眾至封地漢中的途中,部將逃散者不計其數,心灰意冷的劉邦也不認為還有機會爭奪天下,因此放任不加阻攔。

直到「蕭何月下追韓信」,引薦韓信成為漢軍大將,在韓信和張良兩個天才的聯合策划下,上演千古佳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漢軍突襲章邯部,章邯數戰皆敗而亡,翟王董翳與塞王司馬欣不敵而降,劉邦再次占據關中。

但此時的劉邦還是不夠實力和項羽決戰,關中連年浩劫,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劉邦也需要時間恢復軍力,鞏固漢朝在關中的統治,張良再次祭出楚懷王熊心「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盟約,以謙卑的姿態表達劉邦只想稱雄關中。

《漢書·張良傳》時漢王還定三秦,良乃遺項羽書曰「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復東」

而此時的項羽正在對付「三齊合併」的事情,出於以下三點考慮,也就故作大方地接受了張良的說辭。

  1. 齊國自西周起傲然東方,項羽分封時將齊國劃分為齊、膠東與濟北三國,齊國合併將威脅楚國。
  2. 項梁之死與田榮有關,這是家恨,破壞項羽的分封權威,這是國讎,必須予以懲處警戒眾諸侯。
  3. 楚漢之間並不接壤,有韓魏等諸侯國作為緩衝,在劉邦已經服軟的情況下,惟「遠交近攻」最明智。

後來義帝熊心的死,又給了雄心勃勃的劉邦東出聯絡諸侯對抗項羽的理由

《漢書·高帝紀》發使告諸侯曰「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兵皆縞素。悉發關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劉邦在關中深得民心,而且三秦之地的百姓早已對項羽恨之入骨,所以當劉邦宣高關中父老欲要征討項羽時,秦人是應者雲集。楚漢爭霸初期劉邦屢戰屢敗,也是關中百姓咬緊牙根支援前線,用團結、頑強及鮮血,向世人展現秦人的悍勇。

而六國諸侯們也不滿和害怕項羽的霸道,紛紛加入到劉邦的漢軍陣營,項羽在拉鋸中精銳耗盡,最終「十面埋伏」圍困於垓下、「四面楚歌」自刎於烏江,楚漢之爭落下帷幕,劉邦的大格局一統天下。只是不知義帝熊心是否預料到,劉邦以他的名義復仇,竟終結威名赫赫的霸王項羽和他的「西楚王朝」!

尾聲

事實上,楚懷王熊心當初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既未得到諸侯王認可,也未明確約定獨占秦國,純屬一張信口開河的空頭支票。項羽在滅秦以後,分封劉邦漢中王也並不算違反約定。

劉邦答應據三秦而固守不出,卻在項羽戰事膠著之際偷襲彭城,令西楚根基動搖;在鴻溝罷兵中分天下,卻又合諸侯迫使其自刎烏江。

劉邦麾下軍事實力的提升,帶來對至高權位的追求,這是歷史必然的趨勢。其反覆強調楚懷王盟約,並以楚懷王熊心的名義聯結諸侯,只是博取百姓同情,尤其是瓦解項羽麾下楚國將士的鬥志,昭告起兵合法性的政治宣傳手段而已。

而楚懷王當初提出「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政治口號,不過是出於政治權謀的小心思,卻在因緣際會之下成就劉邦的大局面,不得不說歷史很多時候是「無巧不成書」,這也正是歷史有趣的地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