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槍未開,只丟到地上過一次,罕見的法軍二戰傘兵摺疊步槍CR39

瘋狗的輕武 發佈 2020-03-18T01:45:11+00:00

雖然法國傘兵在投降之前也沒派上啥用場,但他們當時倒也是正式裝備過一款步槍,CR39。但人槍分投這個模式肯定有大問題,當年德國人在克里特島大空降時候也這麼玩過,結果就是吃瓜傘兵降落後找不著槍,落地成盒。

話說法國二戰時的步槍一直挺沒存在感的,更別提傘兵步槍了。雖然法國傘兵在投降之前也沒派上啥用場,但他們當時倒也是正式裝備過一款步槍,CR39。今天狗子和大家聊聊它。

歐洲那邊差不多從3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開始嘗試空降部隊的組建,尤其是1934年蘇聯在基輔對兩個營進行了空降演習之後,法國也坐不住了。同年,法國空軍上尉Geille跑去蘇聯航空學院學習,1935年回到法國開辦了阿維尼翁-普亞特傘兵學院。

當時的傘兵理論還未形成,尤其是傘兵和槍多是分開投放。畢竟那會還是栓動步槍為主,而這票一米多長的玩意沒辦隨傘兵一起降,否則的話著陸時會出么蛾子。

但人槍分投這個模式肯定有大問題,當年德國人在克里特島大空降時候也這麼玩過,結果就是吃瓜傘兵降落後找不著槍,落地成盒。

1937年,法國人尋思應該將步槍縮短,並且可摺疊,這樣傘兵空降時就能綁在身上一起降,避免落地後找不著槍的尷尬場面。而當時法國的新步槍MAS36也正開始定型生產,於是傘兵步槍就以此為藍本改造。到1939年,設計定型,並被命名為CR39。

CR的意思是crosse repliable,法語意為可摺疊槍托,39則是定型年份。和MAS36比起來,最直觀的差異就是兩,槍管長度和槍托。MAS36槍管長575mm,而CR39則只有450mm,槍管短了自然更便攜,但膛口噪音和槍口焰的增加也是不可避免。它發射7.5x54mm步槍彈時初速775m/s,比98K還高了那麼點,這主要得益於它打的是9克彈頭的輕彈。

它的槍托看起來非常丑,因為法國人非常壕氣的用了鋁...要知道這玩意在當時還是挺貴的。但從部隊反映來看,用鋁是很失敗的...

首先是這貨是中空的,握把下方就是兩條薄鋁片子,這握持手感第一個就是很不舒服,而且鋁這玩意熱傳遞效率挺高的,換句話來說就是這槍托在高山寒區作戰的時候貼臉會凍死,而在非洲熱帶高溫區作戰時候貼臉又能燙死。

CR39的背帶設計的挺有意思的,前端是很傳統的扣在槍箍上。但後邊則是扣在空心的鋁製槍托內部,而這個槍托內還有個卷簧。所以說這根帶子會隨槍摺疊而自動收攏,看上去法國人是挺貼心的,但從士兵的反饋來看,這個破卷簧非常容易壞...還不如不要

它的摺疊式槍托只是通過單根螺栓與槍身連接,不少士兵吐槽這貨很容易鬆動。對於一款步槍而言,鬆動的槍托會導致精度的嚴重下降。

其他方面他與MAS36幾乎沒大的差異,類似恩菲爾德的後端閉鎖旋轉槍機,類似P14步槍的狗腿拉機柄,類似毛瑟的5發橋夾裝填彈倉。結構簡單,手動射速非常快,且裝填方便。但到法國投降之前,這批步槍才產了不到2000支,而當時這批槍裝備的傘兵部隊和山地步兵幾乎一槍未發的成建制舉起了白旗...

等到盟軍解放法國之後,這批傘兵步槍才算開始正式生產。也參與了阿爾及利亞戰爭和越南獨立戰爭,但也沒改變法國日常命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