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歷史功績有哪些?

走遍大江大河 發佈 2020-01-03T06:52:09+00:00

想必,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在於他是中國歷史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統一了度量衡,的確秦始皇是個很有作為的帝王,同時,他又是個史有定論的暴君。

想必,大家對秦始皇的評價在於他是中國歷史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統一了度量衡,的確秦始皇是個很有作為的帝王,同時,他又是個史有定論的暴君。關於他的功過是非,兩千餘年爭論不斷從未止息。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生於趙國的都城邯鄲。在位期間做了很多千秋萬代的事,就是發布政令,規定全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與度量衡,改變了戰國時期"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狀況,極大地便利了人際交往與市場流通,促進了大一統格局的形成。

分封,設郡縣,這無疑是秦始皇的另一功績。他把全國分為36郡,郡設郡守,縣設縣令。中央政府設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稱"三公",協助皇帝處理軍政事務。所有這些官吏的任免權,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這無疑有利於皇帝對政權的控制,開創了以皇權為核心的中央集權體制。

為了防止六國貴族叛亂,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統一運到首都咸陽,熔化後鑄成重各"千石"的12尊銅人,余者全部鑄成鍾鐻一類的樂器,置放於宮廷之中。同時,秦始皇將六國貴族及富豪計12萬戶強行遷徙至咸陽與蜀地,實行統一集中管理。

為了防止匈奴的襲擾,秦始皇把先前秦、趙、燕等國所築的長城加以連接與修補,構成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以此作為北方的屏障。


秦始皇在交通網絡建設上也頗有成就,修建了數條寬闊的"馳道",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高速公路。同時,他又任命史祿為工程總指揮,在嶺南開鑿了運糧水道靈渠,溝通了湘桂水系,大大改善了全國的水陸交通狀況。

秦始皇被稱為 "千古一帝"的說法來源於明代李贄:"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何謂 "掀翻一個世界"?指的是秦始皇終結了分封制的周朝,建立了以皇帝為最高統治者的中央集權制的帝國。這一帝國的建立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兩點巨大貢獻:一是國土統一,一是制度統一。國土統一即第一次奠定了現代中國遼闊國土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現代中國成為世界大國這一基本格局。

由此可得知,秦始皇在作為秦王趙政時,其果決英勇、明智有方令人稱讚;統一中國後,雖然剛愎自用,為政猛於虎,但宵衣旰食,是一位勤政皇帝,而非碌碌無為的昏庸君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