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版張無忌並非王晶的胡亂改編,只是金庸早就摒棄了這個設定

羽菱君 發佈 2020-05-11T05:48:46+00:00

最近關於王晶重拍《倚天屠龍記》電影的消息一出,特別是其中的演員人選,那是引起了一輪熱論,許多朋友都在吐槽張無忌的扮演者,已經四十歲的林峰太老,不符合原著中張無忌就任明教教主時的年齡。

最近關於王晶重拍《倚天屠龍記》電影的消息一出,特別是其中的演員人選,那是引起了一輪熱論,許多朋友都在吐槽張無忌的扮演者,已經四十歲的林峰太老,不符合原著中張無忌就任明教教主時的年齡。估計王晶也是為了平息「眾怒」,乾脆來了個劇透回應,直接告訴吃瓜的觀眾,林峰所扮演的其實就是三十多歲時的張無忌,而且還明言這版的張無忌會更暗黑。實際上,腹黑版的張無忌是金老的原創,並非王晶導演無中生有,只是金老早就摒棄了這樣的設定,新版腹黑加完全顛覆原著的改編,只怕上映後又會招引一片罵聲。

一.《魔教教主》中腹黑版的張無忌,不算導演王晶胡亂改編,為了這個人設電影中也作了明顯的鋪墊。

面對廣大網友對新版電影的質疑,導演王晶是這麼回應的。他說:「我這一版倚天會比93版更暗黑,無忌得了九陽真經回冰火島,在謝遜教晦下不只練成神功,更學會王者之道。因為只有成為王,他才能復仇,因為他的仇人是成昆背後的政治勢力,而非六大派。這花了他二十年。上光明頂他已三十多歲,再不會優柔寡斷,為愛糾纏,他只會不惜一切代價,成為明教教主,再成為王。」

王晶所言的比93版更暗黑,指的是他當年所拍的李連杰版《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他首創出也是目前唯一的一版腹黑版張無忌。這版電影在當年上映後,可以說完全是顛覆了觀眾對張無忌原有的印象。即使到現在許多沒有看過小說的朋友,因受這版電影的影響,也認為張無忌就是電影中那樣的腹黑。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電影中,展現張無忌腹黑的那些片段。

先是身負血海深仇又備受寒毒煎熬的他,苟且偷生隱忍多年;之後在機緣巧合下用激將法,激怒火工頭陀把「九陽神功」傳給他,說出了那句「不只漂亮的女人不能相信,連貌似忠良的男人亦都不能相信」,重重心機開始展露。再之後在明教禁地,當他聽到小昭說知道一條上光明頂的秘道,他聯想到外公白眉鷹王用寒鐵鎖鏈鎖著她,直接就對小昭的身份產生了懷疑,表現出了他的防範意識極強。

緊接著同在秘道獲悉成昆的陰謀,知道當年逼死他父母的五派,只是受成昆擺布的棋子,他的真正仇人是成昆和其背後的朝廷;於是他在光明頂面對六派,一再告訴自己要忍,眼下不能因泄憤而跟六派結仇,而是要成為武林至尊,這樣才能與朝廷對抗。出現了與小說中勸阻明教和六派罷斗,完全不同的目的和出發點,表現出了張無忌的深有城府和心計。

接下來憑藉自己的蓋世神功,成功讓六派與明教罷斗的張無忌,一番故意的推諉之下,終於收穫明教人心而成為了明教教主。但他的野心卻被朱元璋看出,因而在光明頂秘道中,他與點破自己野心的朱元璋,來了一個針鋒相對,以說出朱元璋的真實目的,直接反擊了野心勃勃的朱元璋一個措手不及。讓觀眾感受到了張無忌一股狠勁,而且殺伐十分的冷靜果斷,甚至帶來一種觀影的快感。

淺而易見,以上這一系列的片段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腹黑版張無忌。實際上對這個完全異於原著中(指通行版小說)張無忌形象的另類解讀,羽菱君個人雖是原著黨,但一直並不反感,反而很喜歡。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童年遭遇那麼悲慘又身負血海深仇的張無忌,很大可能會成長為一個腹黑之人,相反像三聯版開始小說中淳厚仁慈和優柔寡斷的形象,更有作者強行加工的痕跡。假如有看過最初的連載版小說,就會知道裡面的少年張無忌,原本就是個工於心計且殺伐果斷之人。可以說腹黑的人設,是金老的原創,並非王晶胡亂改編,無中生有。

而且為了突出張無忌的仇恨,電影中明顯加大了對張無忌父母被逼之死的渲染。要知道小說中,張翠山自殺雖說有被逼的成分在裡頭,但更多的是因俞岱岩當年被殷素素暗算一事,還有逼上武當派的也並非電影中的五派,真正逼問張翠山的只有少林、崑崙和崆峒三大派帶著的一幫小門派,峨嵋雖有參與,但主要是去祝壽,而且也不是滅絕師太親自帶隊。電影中用五派逼上武當,用滅絕的囂張做代表,著重塑造了他們的罪惡嘴臉,就讓張無忌與五派的仇恨來得更加直接,並為之後表現他在光明頂的隱忍,做好了鋪墊。

按照電影中的設定,這部電影延續下來的劇情,應當就是在大都救下六派高手的張無忌,然後去冰火島接回金毛獅王謝遜;而他迎回謝遜,更重要的是他想藉助他義父手上的那柄屠龍刀,來坐正他武林至尊的身份,繼而號令天下,助他對抗朝廷;之後他成為武林至尊並成功除掉成昆,但明教內部卻出現了分裂,他最終面臨的大Boss,就是羽翼已豐準備與之爭權的朱元璋。只是很可惜,當年這部電影上映後,由於思想和解讀太超前了,票房失利,引致續集腹死胎中,我們也就看不到腹黑版的張無忌最終為何會在權斗中敗給了朱元璋,卻又是如何能夠全身而退,帶著趙敏退隱江湖。

從王晶導演所劇透的新版劇情來看,他應當不是要拍93版的續集,而是選擇重新翻拍,重新定義張無忌的成長曆程,補上當年未能拍盡的遺憾。而以張無忌重回冰火島練神功和學權術二十年後才上光明頂,再不會優柔寡斷,為愛糾纏,他只會不惜一切代價,成為明教教主,再成為王這樣的情節來看,新版將完全顛覆小說的設定,怕是上映時又會招來一片罵聲。因為三聯版小說開始,金庸先生之所以大刀闊斧改變連載版中的設定,最終確定張無忌天性淳厚、仁慈且優柔寡斷的形象,是大有用意的。最重要的就是小說背景下的武林,需要的並不是腹黑版的張無忌。

二.小說背景下的彼時武林,需要的並不是腹黑版的張無忌,他的性格其實成就了他最終的偉業。

按照最初的思路,金庸先生應當是想把張無忌寫成一個比楊過還要聰明,且工於心計,又有雄才偉略的人物,最後與同樣腹黑有心機的朱元璋,來個雙雄爭霸,甚至是與早在舊版中張三丰帶張無忌上少林時就出場的陳友諒三雄爭霸。這點從連載版小說,他多處對少年張無忌心機的描寫,還有小說最後保留他與朱元璋爭霸的痕跡就能看出。

無忌叫道:「妙計,妙計!可是義父,這一下不是太狠毒了麼?」張翠山道:「為什麼?」無忌道:「義父拍擊自己的天靈蓋,那位老和尚自然出聲喝步,過來救你。義父乘他不防,便可下手了。不過老和尚對你這麼好,你決不能傷他,是不是?」張翠山和殷素素盡皆駭異,他們雖知自己的兒子聰明伶俐之極,那料到他在這頃刻之間,便能識破謝遜的奸計。他夫婦也都是一等一的機伶人物,江湖上閱歷又多,但見事卻比無忌還慢了一步。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第十九章》

無忌道:「孩兒反正是活不成了。我要將這一十二式神功說給俞三伯聽,盼他融會武當少林兩神功,治好手足殘疾,孩兒應了誓言,和爹爹一般自刎身亡,也好稍贖媽媽的錯失。」 張三丰吃了一驚,萬想不到他小小年紀,竟是如此工於心計,隨口道:「你那裡話來?」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九章》

但後來金老寫著寫著,發現若是以原來腹黑的張無忌形象繼續寫下去,對消除明教與武林各派的宿怨這個情節將很難開展。因為這樣的張無忌,無疑是與當年楊破天(陽頂天)的形象重疊了。陽頂天雖然雄才偉略,但他的成就除了打怕各路英雄,讓明教強勢崛起,其他建樹不大,更不要說帶領明教,進而率領天下群雄共同抗元,推翻蒙元朝廷的統治了。假如讓張無忌帶著復仇之心,繼承陽頂天的人設,以他殺伐果斷和爭強斗霸的強勢性格,那麼想要在結尾寫出張無忌以一己之力消除明教與各派的積怨,並團結他們讓群雄真正歸心,鑄就領袖群倫的地位而成為武林至尊,繼而號令天下共同抗元,完成漢人百年復國大業這樣的結局,無疑是相當牽強的事情,不然當年的陽頂天早完成了這樣的偉業。

很明顯,彼時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武林,並不需要一個腹黑版的張無忌。於是金老及時改變了自己原來的設定,他摒棄了腹黑版張無忌的設定,將之變成一個天性淳厚仁慈,行事優柔寡斷之人,強行改變了筆下這號人物的人設。這點在修訂版小說開始,表現得更為明顯。比如說前面引用的連載版原文中張無忌識破謝遜奸計的情節,在修訂版中就被改到了殷素素的頭上,對少年張無忌描寫側重點也放在了他的天性仁慈之上。而當初為了完成筆下張無忌思想的轉變,金老安排了許多讓他改變的際遇,甚至連匹配給他的武功,也都大有用意。

在張無忌的思想轉變過程中,有兩個人對他的影響至關重要,一個是一代宗師張三丰,一個是蝶谷醫仙胡青牛。張三丰很早就看出了少年張無忌工於心計,因而及時對他進行了言傳身教的影響,通過自己強大的人格魅力,將廣闊的心胸、一身的正氣和光明磊落的行事作風複製給了張無忌。而蝶谷求醫的三年時間,胡青牛雖號稱見死不救,卻在救治張無忌的過程中將自己的醫術傳給了他,張無忌也在學醫中感受到醫者仁心,更是感悟到了生命的珍貴。也正是受張三丰的教誨以及醫術的薰陶,張無忌才完成了思想的轉變,造就了日後仁慈且優柔寡斷的性格。連他生平最恨的人成昆,在誤以為成昆真的死後,他也會去可憐成昆,甚至還似乎盼望成昆別死。

另外一個金老配給張無忌的武功,他的描寫側重點較之「射鵰系列」前兩部男主的武學,也有所不同。相比於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左右互搏術」、「九陰神功」和楊過「重劍劍法」、「黯然銷魂掌」等,都是攻擊力和殺傷力特彆強的武功,張無忌的一身絕學,無論是「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還是「太極拳」,內功外功都不是講究殺傷力如何強大為主,其自保的屬性都遠大於主動的進擊。這些武功的屬性,再加上他優柔寡斷的性格,讓他出手之時的表現並不像郭靖和楊過那樣強勢,這也是他的實戰被讀者詬病的原因。但其實把張無忌原來的殺伐果斷改成優柔寡斷,讓他的實戰表現不再強勢,正是金老有意為之的結果。

因為張無忌想得多,顧慮的也多,再加上他本身就不好殺戮,一交上手,還要想著對方該不該殺,會否影響大局,自然而然下手就會留情了。光明頂上,若是他狠下心,空性等人早死了;「屠獅大會」上,他若不顧情念,周芷若也已斃在他的手下;而最後一次對陣三渡,若不是他主動罷斗,三渡怕也會被耗盡內力而死;即便是少室山下,面對曾讓他生不如死七年的玄冥二老,他也只是廢掉二老的武功。可正是張無忌這樣事事不以己甚,凡事留有餘地的態度,才使得他的仁者之風,不斷讓人折服,最終就成功得以為明教正名,號令天下,打造了抗元統一戰線。假如他每次對戰,都強勢霸道,力爭贏下每一戰,那他的成就,最多也就是除了武當張三丰,沒人能夠勝得了他一招半式的陽頂天罷了。

天性醇厚、仁慈、海納百川般的心胸和一身的正氣,不但能放下自身的仇恨,更能去容納不同的流派,甚至去團結自己的仇人,很明顯,相比於腹黑版,團結群雄共同抗元,完成漢人百年復國大業這樣的使命,就只能由這種性格的張無忌才能去肩負實現,可以說張無忌的性格,剛好成就了他的偉業。也是這樣,相比於連載版,我們看修訂版和新修版小說,到最後看到張無忌萬眾歸心而成為武林至尊,放棄王權富貴而攜趙敏歸隱江湖這樣的結局,才不會感覺到自然。而新版小說中,更是講明了明教與義軍的關係,徹底消除了張無忌與朱元璋最終雙雄爭霸的痕跡。

所以說,從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來看,彼時武林需要的不是腹黑版的張無忌,以如此人設放置於當時武林,張無忌縱是武功高強,其成就也不可能太大。此時王晶導演重新延續金老最初的想法,讓張無忌一心想成為王,最後與朱元璋雙雄爭霸的戲碼,拍攝出來只怕會讓觀眾倍感牽強。畢竟朱元璋坐擁的是軍隊,張無忌要與之爭霸,憑藉的只能是聲望和民心,可是一個腹黑有心機的人,又怎能真正做到讓群雄歸心呢?要知道金庸武俠中推崇的俠義精神,可是為國為民,並非只為滿足自己個人私慾的行為。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