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時候,有一件少見的錫器,據說可以在盛夏的時候滅蚊子

歷史解密坊 發佈 2021-09-21T05:11:26+00:00

在民間收藏圈,總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藏品,它們或年代久遠,或造型怪異,或功能神奇,有的甚至讓文物專家都直呼不可思議。比如,江蘇揚州展覽會曾展示過一件點銅神器,據說是民國時期的文物,雖然年代不算古老,但是造型十分奇特,很多參觀者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究竟是什麼樣的神器呢?

在民間收藏圈,總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藏品,它們或年代久遠,或造型怪異,或功能神奇,有的甚至讓文物專家都直呼不可思議。比如,江蘇揚州展覽會曾展示過一件點銅神器,據說是民國時期的文物,雖然年代不算古老,但是造型十分奇特,很多參觀者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究竟是什麼樣的神器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編先給您說一種人見人打的昆蟲——蚊子。或許,蚊子是除了老鼠和蟑螂之外人們最討厭的蟲子,它雖然體型渺小,但只要有一隻蚊嗡嗡亂飛,人就別想睡好覺,甚至還能傳播一些疾病。尤其到了盛夏,江南地區潮濕的氣候更容易招蚊子,尤其是山環水抱的揚州和蘇州兩地,一到夏天就開始和蚊子鬥智鬥勇了,久而久之他們也總結出三種滅蚊絕招。



最簡單的滅蚊方式是物理隔絕,也就是家家戶戶都必不可少的蚊帳,而且直到現在蚊帳都還依然在用。不過,用蚊帳有個缺點,如果蚊帳不嚴實,或者蚊帳有漏洞,一旦蚊子鑽進去那就慘了,一夜睡不好就不說了,渾身叮幾個大包也是常態。除此之外,還有化學滅蚊法,將曬乾的艾草在屋內點燃,這樣雖然可以滅蚊,但時間長了熏得人也難受,於是後來又有人用薄荷葉驅蚊,即將新鮮的薄荷裝進網兜,然後掛在床頭驅蚊,最關鍵的是,薄荷還能緩解蚊蟲叮咬的瘙癢。




在人類與蚊子的這場鬥爭中,雖然始終都沒有分出伯仲,但是人們卻因此學習到了不少的生活技巧,也增長了經驗,甚至還有人發明出了一些十分奇特的玩意,比如上文小編提到的點銅神器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當時一種獨特的滅蚊器。


所謂點銅,其實就錫器,它源於清代河南道口的錫器,因此到民國時期還沿用古稱。2017年8月,揚州文化局聯合揚州市博物館舉辦了一場民間文化展覽會,這件獨特的點銅滅蚊器也有幸參展,它高約20厘米,因為帶有把手,所以看起來就像一隻圓腹水壺,但奇怪的是它沒有壺嘴,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直徑約10厘米的敞口,讓現場參觀者都很納悶。




據專家們介紹,這件滅蚊器是民國早期的產物,造型與明代最早的驅蚊器很像,但可惜已經沒有明代的實物,只有一些模糊的繪畫可以作參考。看到這裡,小編知道您一定想問它是如何滅蚊,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即生物學上的昆蟲趨光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路燈或是一些光線充足的地方,總是有昆蟲聚集在一起,比如飛蛾,瓢蟲和蚊子等,因此這件滅蚊器就是利用趨光性來滅蚊的。首先,在滅蚊器內點上一支蠟燭,再倒入半杯紅糖水,一方面可以預防失火的隱患,另一方面也能吸引蚊子。然後,將滅蚊燈放在屋內,蚊子感到受燭光的刺激就會不自覺地從敞口飛進去,於是蚊子也上演了一場飛蛾撲火般的壯舉——被蠟燭的火苗烤焦,如果蚊子沒有被燒死,也會落入到糖水中被溺死。




這就是民國滅蚊器的原理,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在當時能想到這樣做卻十分不易。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滅蚊器在國內的收藏圈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十分稀有,因此也就反映出一個問題,這樣的滅蚊器在當時的效果一定不好,否則為什麼沒有普及,也更沒有那麼多實物流傳下來呢?或許,這種滅蚊器只是哪個大戶人家的新鮮玩意,而且您要知道的是,在當時一根蠟燭可以買十斤米了,普通人家哪裡捨得一晚上點一根蠟燭來驅蚊呢?總而言之,滅蚊器是一個好點子,但不是一個好的器具。


現如今,各式各樣的滅蚊產品層出不窮,其中光電驅蚊滅蚊的靈感就源於這件民國滅蚊器,還在它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升級,能夠實現更好的滅蚊效果。不過,隨著社會發展,我們積極治理周邊環境,蚊子也變得越來越少,我們生活也也變得更加安寧。

引用資料:《百器·百技》作者:李文 天地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