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加溫飼養烏龜是需要曬背嗎?曬背弊大於利,食物補鈣更安全

鶇龜先生 發佈 2020-01-19T02:14:52+00:00

自然環境下,烏龜非常喜歡曬背,這已經成為它們的一種生活習性。經常曬背,不僅可以利用陽光中的熱量提升體溫,同時也具有「補鈣」、殺菌等作用,有利於烏龜的健康成長。因此,曬背對烏龜非常重要。各位龜友在春夏季養龜時,也基本都能做到及時給烏龜曬背。

自然環境下,烏龜非常喜歡曬背,這已經成為它們的一種生活習性。經常曬背,不僅可以利用陽光中的熱量提升體溫,同時也具有「補鈣」、殺菌等作用,有利於烏龜的健康成長。因此,曬背對烏龜非常重要。各位龜友在春夏季養龜時,也基本都能做到及時給烏龜曬背。

冬季氣候寒冷,正常情況下是烏龜的冬眠期,此時它們正把自己埋在淤泥或土壤等處,沉睡正酣,本來不涉及曬背問題。但也有很多朋友擔心烏龜在冬眠中死亡,或是忍受不了冬季無龜可玩的清靜,而選擇加溫飼養。於是曬背問題,就不得不擺在面前。冬季加溫養龜是在室內,無法直接利用陽光曬背(就算利用效果也很有限),曬背多採用人工光源(曬背燈),這又涉及到曬背燈如何選擇問題。同時,冬季加溫養龜時,到底要不要曬背,目前也是一個爭議性的話題,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方面的問題,供對此有困惑的龜友參考。

一、烏龜為什麼喜歡曬太陽(曬背)?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自然環境下,烏龜是非常喜歡曬太陽的,經常有事沒事就爬到岸邊或水中大石頭等地方曬背。特別是巴西臉系列烏龜,曬太陽時習慣抬頭伸脖,攤開四肢,十分愜意。有時由於曬背地點有限,它們甚至在石頭或木頭上,一隻摞一隻,堆積在一起「疊羅漢」般的曬背。烏龜之所以這麼喜歡曬太陽,是因為曬背確實對烏龜好處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陽光是烏龜體溫的加熱器

烏龜是變溫動物,無法自主調節體溫,其生命活動取決於環境溫度。當外界溫度變化時,烏龜體溫也隨著變化。總體規律是在一定範圍內,溫度高時烏龜體溫高、反應敏捷、新陳代謝旺盛、消化能力強;溫度低時,反應遲鈍、新陳代謝慢、消化能力弱。烏龜通過曬太陽,接受來自太陽的輻射熱量,迅速提升體溫,進而激活新陳代謝、消化和免疫系統等各項身體機能,使其對食物的消化能力更好,對疾病的免疫能力更強,有利於烏龜健康生長。

(2)曬背有助於維生素D3合成,促進鈣質吸收和骨骼、龜殼強壯

烏龜起源於兩三億年前,是比恐龍還要古老的爬行動物。眾所周知,恐龍曾經雄霸地球,但早已灰飛煙滅,成為地球歷史的一瞬。而烏龜卻抵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頑強存活下來。其生命力之所以如此強悍,是因為有一件「護身法寶」——烏龜殼。正是這層堅硬外殼的保護,使烏龜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繁衍生息億萬年。

構成這件「護身法寶」的主要成分是鈣質,鈣的吸收又與烏龜體內維生素D3有關;而維生素D3的合成是需要陽光中的紫外線參與的。維生素D3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具有抗佝僂病(軟骨病)的作用,自然條件下是由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後形成的。維生素D3可以調節動物體內鈣、磷代謝,促進腸內鈣、磷吸收和骨質鈣化,維持血液中鈣、磷平衡,同時也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對動物的健康生長和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烏龜缺乏維生素D3時,會導致體內鈣、磷代謝障礙,血鈣和血磷失衡,骨骼中鈣質流失,骨質軟化。這種情況對於幼龜就是佝僂病,龜生長緩慢,軟骨、軟甲,龜殼畸形;對於成龜就是軟骨病,因骨骼軟化,烏龜運動困難,嚴重者龜甲、趾甲脫落。也就是說,通過曬背,紫外線可以合成維生素D3,促進鈣質在骨骼和龜殼中沉積,即曬背有「補鈣」效果;而經常不曬背危害很大,易因維生素D3缺乏帶來佝僂病(軟骨病),影響烏龜正常生長發育。

(3)殺菌、防病和除寄生蟲

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除蟲作用,其原理是紫外線可破壞、改變微生物細胞中DNA或RNA分子結構,造成細胞死亡,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對細菌、病毒、藻類、真菌和寄生蟲等病原體均有效果。因此,經常曬太陽,有助於預防烏龜體表性疾病(如腐皮腐甲、水霉病、體表寄生蟲等),對於已經發生的體表疾病,也有助於輔助治療。

綜上所述,陽光作為熱源,可提高烏龜體溫,進而促進新陳代謝、消化和免疫等各項身體機能活性;曬背有利於烏龜體內維生素D3合成,促進鈣質吸收,有利於骨骼和龜殼發育;紫外線具有殺菌消毒作用,可預防或輔助治療烏龜體表性疾病。除此之外,經常曬太陽的烏龜,也具有其他優點,如有助於色素沉澱,促進烏龜發色,使烏龜更漂亮等。上面各項曬背優點中,又以合成維生素D3,促進骨骼和龜殼鈣質吸收最為重要,它決定了烏龜能否健康成長和發育。

自然環境下,烏龜可以利用太陽光進行曬背。如果家養環境下,沒有良好的陽光條件,那麼應該如何給烏龜曬背呢?這通常需要藉助人工光源(即紫外線燈)來進行。

二、人工曬背燈要選擇哪種紫外線燈?

家養烏龜與自然環境大為不同,由於飼養條件限制,即便是春夏季也未必都有曬背條件,例如烏龜養在了北陽台、梅雨季節等。而冬季加溫飼養時,是在室內養龜,同樣無法直接利用室外的陽光。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給烏龜曬背,就要藉助人工光源,即俗稱的曬背燈。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曬背燈呢?如上文所述,曬背最重要的作用是利用紫外線合成維生素D3,進而促進烏龜鈣質吸收。因此,選擇曬背燈,其實就是選擇紫外線燈問題。

太陽輻射出的紫外線(Ultraviolet,簡稱 UV),根據波長主要分為UVA(長波)、UVB(中波)和UVC(短波)三種。而能發出以上紫外線的人工燈具,就是紫外線燈,相應的也分為UVA燈、UVB燈和UVC燈三種,其特點簡述如下:

(1)UVA:穿透力很強,可突破地球大氣圈中臭氧層和雲層的阻攔,輕鬆到達地表面;也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玻璃和塑料等物質。UVA可直達皮膚真皮層,破壞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使皮膚老化;同時又可激活酪氨酸酶,促進黑色素生成和沉積,使皮膚變黑,因此又稱長波赫斑效應紫外線。根據UVA的這些特點,生產出的紫外線燈稱為UVA燈,分為UVA聚熱燈和UVA紫外線燈。UVA聚熱燈可以發射少量UVA紫外線,就是加溫燈,多用於蜥蜴、陸龜、蛇等爬寵加熱保暖。利用UVA聚熱燈給烏龜曬背,只有加熱效果,並沒有合成維生素D3的「補鈣」作用。UVA紫外線燈主要是利用其高穿透性能,用於礦石鑑定和驗鈔等場合,不可用於烏龜曬背。

(2)UVB:穿透力中等,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只有不到2%能到達地表面。UVB照射人體皮膚後,會使皮膚發紅,有灼熱感,因此又稱中波紅斑效應紫外線能夠將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3,進而促進鈣質吸收和沉積的紫外線正是UVB。因此,只有UVB紫外線燈,才能用來給烏龜曬背「補鈣」,這才是真正的曬背燈。

(3)UVC:穿透能力弱,幾乎全被臭氧層吸收,也無法穿透大部分透明玻璃和塑料。UVC能夠破壞微生物體的DNA和RNA,具有殺菌消毒作用,又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我們所說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就是UVC在起作用。因此,UVC燈是用來殺菌的,不能用來給烏龜曬背。否則,短時間照射即有可能灼傷烏龜皮膚,長期使用有致癌、致死風險。

綜上所述,對於養龜和其他爬寵中用到的紫外線燈,UVA燈提供的是照明和熱量,用來給寵物保溫;UVB燈提供熱量和轉化維生素D3,用來給寵物曬背「補鈣」;UVC燈提供熱量和殺菌,用來給寵物殺菌除蟲。這三種燈的作用各有側重點,不可用錯。給烏龜曬背只能選擇UVB燈,不能使用UVA和UVC燈,不要買錯了燈。選購好曬背用的UVB燈後,就可以在無法直接利用陽光曬背時,利用UVB燈來代替曬背。

三、冬季加溫養龜時需要給烏龜曬背嗎?

曬背對於烏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麼在冬季加溫飼養時,是不是也可以用UVB燈給烏龜曬背呢?其實冬季加溫養龜時,無論是利用自然太陽光,還是人工紫外線UVB燈,多數情況下都不推薦給烏龜曬背。這是因為曬背弊大於利,容易帶來大溫差問題。烏龜作為變溫動物,對忽冷忽熱的大溫差沒有耐受能力,很多龜病的發生都與溫差過大有關,例如感冒、肺炎、腐皮腐甲、腸炎、白眼病等。那麼冬季曬背為何容易帶來大溫差呢?這要從一個熱力學概念——比熱容說起。

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是熱力學中常用的一個物理量,是指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升高或降低單位溫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比熱容數值越大,說明吸熱或散熱能力越強。在常見液體和固體中,水的比熱容最大。在常溫下,水的比熱容為4186J/(kg·K),空氣為1012J/(kg·K)。也就是說,水的比熱容是空氣的4倍多。這意味著相同條件下,加溫的話水溫每上升1℃,空氣就要上升4℃以上,即空氣升溫幅度是水的4倍多;反之,空氣降溫的幅度是水的4倍多。正是由於水和空氣之間巨大的比熱容差異,導致相同條件下氣溫比水溫變化更為劇烈,由此產生水氣之間的大溫差。

冬季加溫養龜時,無論是自然光源(陽光)還是人工光源(UVB燈),曬背時都容易產生溫差過大問題:

(1)利用自然光源太陽光曬背

冬季氣候寒冷,加溫飼養烏龜時,水溫明顯高於氣溫,水氣之間存在顯著溫差。冬季烏龜養在室內,利用陽光曬背需要隔著玻璃窗。出於保暖、隔熱需要,目前家裝多使用雙層玻璃窗,北方寒冷地區甚至使用雙窗戶(分外窗和內窗)。由此經過玻璃層層過濾後,陽光中的紫外線大部分被玻璃吸收和屏蔽。利用陽光曬背,通常只有加熱效果而沒有合成維生素D3進而促進鈣質吸收的效果。烏龜曬背時爬上(出水)、爬下曬台(入水),由於水溫和氣溫之間存在大溫差,很容易因此而生病。也就是說,採用太陽光曬背時,實際效果非常有限,但因為溫差大而生病的危險卻很大,這是一種弊大於利的行為。那麼利用人工光源曬背,情況又如何呢?

(2)利用人工光源(UVB燈)曬背

太陽光對空氣的加溫,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烏龜曬背時體溫上升也較慢。而利用UVB燈曬背卻不同,這是一種局部的、近距離的加熱方式,會導致曬台周圍氣溫快速上升,導致烏龜體溫也在極短時間內上升幅度很大。而曬背結束,曬背燈關閉後,曬台周邊的氣溫又會快速下降。此時烏龜無論是呆在曬台上,還是在曬台和水中頻繁出入,產生的溫差都比利用陽光曬背時劇烈的多。這樣忽冷忽熱的環境,更容易生病。因此,冬季加溫養龜時,利用UVB燈曬背,比利用太陽光曬背更容易帶來大溫差,導致烏龜生病。

也許有朋友會有疑問,冬季不給烏龜曬背,那不會影響烏龜健康嗎?實事求是來說,不曬背確實會有些不利影響,但這種影響與曬背帶來的生病風險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大可不必為此過度擔心,原因如下:

(1)自然環境下,冬眠中的烏龜是不需要曬背的。顯然冬季幾個月不曬背對烏龜的健康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2)烏龜不是植物,雖然萬物生長靠太陽,但烏龜幾個月不曬背,並不會像植物那般「徒長」,控制合理的飲食,一樣可以保證烏龜健康。

(3)紫外線合成維生素D3,是維生素D3形成的一種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利用食物,同樣也可以給烏龜補充維生素D3。雖然植物性食物中維生素D3含量較少,但一些動物性食物,例如肝臟、魚蝦肉、蛋黃、瘦肉等含量較為豐富。因此,在冬季飼養時,我們完全可以依靠食物,來補充烏龜所需的維生素D3,而不是冒著生病的風險曬背

綜上所述,在冬季加溫養龜時,無論是利用自然陽光,還是採用人工UVB燈曬背,都不可避免的會帶來水和空氣之間的大溫差問題,處理不好非常容易使烏龜生病。在冬季給烏龜曬背可以說是弊大於利,是不推薦的行為。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餵食維生素D3含量豐富的食物,來彌補曬背的欠缺。

四、結論

自然條件下,曬背是烏龜的一種生活習性。通過曬背,可以利用陽光中的熱量,提升自身體溫,激活烏龜活性。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除蟲作用,曬背也有助於烏龜防病(體表性疾病)。紫外線也可以合成維生素D3,促進烏龜對鈣質的吸收,滿足骨骼和龜殼生長發育的需要,這是烏龜曬背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況下,家養烏龜在飼養環境不允許時,可以藉助紫外線燈為烏龜曬背。目前市面上的紫外線燈主要有UVA燈、UVB燈和UVC燈三類,其中UVA燈主要用來加熱保暖,UVC燈用來殺菌消毒,只有UVB燈才可以轉化維生素D3,能用來曬背。

冬季加溫飼養烏龜時,無論是利用自然陽光曬背,還是利用紫外線燈曬背,由於水氣之間巨大的比熱容差異,都容易造成水溫和氣溫之間的大溫差,進而帶來烏龜生病。因此,冬季養龜是不推薦給烏龜曬背的,可以利用食物來補充維生素D3。

【特別說明】:鶇龜先生,堅持分享有價值的烏鶇、烏龜和原生魚實操飼養經驗與心得體會,歡迎關注。本文原創首發於頭條,歡迎以轉發的形式分享,但請勿搬運,謝謝理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