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考卷這樣總結,就是教孩子學習方法 | 家長必看

學霸哥 發佈 2020-01-24T19:23:05+00:00

比如,一位爸爸說,數學去括號,前面是負號,括號里要變,這麼一個事,講過無數遍,考試還錯!可能的原因有兩種:1.沒真懂。

拿到孩子的考卷,如果成績不太理想,很多家長會暴怒。

在班級群里,有時老師說某個孩子錯太多,家長回復「收到,回家一定好好收拾他!」。這是要怎樣「收拾」呢?發泄情緒不如給點實際幫助。

看到考卷不生氣,靠的不是硬忍,有好脾氣,而是家長對學習過程有深刻的理解,對孩子的錯誤有探究的好奇心,對考試有端正的態度。

為什麼錯過還會再錯?

這是個很常見的「引爆點」。比如,一位爸爸說,數學去括號,前面是負號,括號里要變,這麼一個事,講過無數遍,考試還錯!

可能的原因有兩種:

1. 沒真懂。孩子每次都錯,很可能還是他沒有從根本上懂,雖然每次講完題問他,他會說懂了。

所以家長和老師給孩子講數學題,不要只講怎樣操作,比如小數點向左邊移兩位、去掉括號裡面加號變減號,讓他就按照這個去死記硬背。

可以想像,有大量成績不太好的孩子,對這些知識點最初就沒透徹地明白。他們一直糊裡糊塗按照指示在做,然後發現自己時對時錯,被批評訓斥,卻不清楚為何。他們覺得對錯只是像賭博一樣,世事多變。

其實他們這時的學習狀態是淺層學習,是單純地按照公式去套,當情況一複雜,就發現不管用了。

2. 不夠熟練。如果單獨考這個,估計能對,但放到很多題里,一張綜合的大卷,一道題中除了這一個點,還有很多點需要考慮,這時就會錯,因為大腦的工作記憶有限,如果舊的知識不練到本能、自動的程度,就會占用資源。顧得了新的,顧不了舊的。

看考卷,究竟要總結什麼?

家長對孩子的錯題要保有好奇心,這就如同你從外面回來,看到小寶寶在哭鬧,你不是直接訓斥懲罰對吧,你先要搞清楚發生了什麼。

1. 看看錯的題,大致都是哪類的。有些錯誤反映了很大的問題,比如基本概念不懂,或者過去某部分知識徹底忘了。有些錯誤是比較小的,比如不小心寫錯了。這只能算不太熟練或者下筆草率。

2. 做題時,思考過程是怎樣的。有時從表面上你不一定能準確看出來,他當時是怎樣考慮的,而這個思考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發現思考過程中的問題,解決了,等於解決了以後的大量同類問題。所以,和他聊聊,當時怎樣推導的,為什麼這麼寫,根據什麼做的判斷。

3. 這些錯誤,如何發生的;在學習的哪個環節上做改變,可以以後減少這類錯誤。這個應該是總結試卷時最關鍵的一點。

這知識點是書上的,還是講課時老師補充的,還是課外練習冊里的;聽課時漏掉了,還是課後遇到但糊裡糊塗放過去了;當時沒懂還是後來又糊塗了……總之,發現路徑中哪個環節的問題,可以如何改進,非常重要。這樣才能不斷完善學習方法和流程。

對錯題,懲罰不如整理錯題本。懲罰不是目的,關鍵要搞清核心知識點是什麼!

小學生,要逐漸懂得每項作業、考題,核心的知識點是什麼,題目是想考你什麼,如果錯了,哪個是要搞清楚的。

比如數學,應用題的素材千變萬化,一會買東西一會種樹,但考核的可能是同一個知識點。

您逐步問他,是否知道這個知識點是什麼,在書里哪部分講過,做過什麼類似的練習題,這道題和那道題有哪些異同,以後再遇到升級版的還能不能識別出來。

這樣教他透過表象看本質,看深層內容,看一個知識點如何在不同情境裡應用、遷移。這就是教他學習方法。

整理錯題本常是很有效的做法。口頭分析之後,最好在紙上留下痕跡,至少是在捲紙上標註出來。如果能整理出來就更好,以後單元複習、期末複習時,可以集中看一下,加深理解。

錯的,往往是理解上、熟練度上有難點的,是第一次學習中薄弱的。重視錯題,可以儘量避免一錯再錯。也只有把過去的知識都鞏固了,以後再學新內容時,障礙才會減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