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成大事者是不拘小節,還是謹小慎微

盧森堡影視淺談 發佈 2020-02-29T03:22:36+00:00

年氏兄妹可謂是兄妹情深,兩兄妹在朝野上獨當一面,可謂是互相關照,哥哥是功臣,讓妹妹在宮中的地位也日益攀升,哥哥在皇上面前表現出過度自傲,妹妹總在一旁提醒。

華妃的性子和她哥哥是一樣的,能做大事,也能做壞事。

太后對年氏兄妹這番描述不禁讓人思考,成大事者究竟是要不拘小節,還是謹小慎微呢?


年氏兄妹可謂是兄妹情深,兩兄妹在朝野上獨當一面,可謂是互相關照,哥哥是功臣,讓妹妹在宮中的地位也日益攀升,哥哥在皇上面前表現出過度自傲,妹妹總在一旁提醒。包括哥哥家的小孩要升官,都是做妹妹的去跟皇上好說歹說才成全,妹妹在後宮受了什麼委屈,做哥哥的也總會為其出氣。

可見,年氏一族是顧家的一族,無論外人怎麼看自己,自家人終究是團結的。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最終他們會敗在自己的傲氣里。

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勇

年氏兄妹身為將門之後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膽大。華妃曾經說過,在皇上還是王爺的時候,每位女子見了他都害怕,只有她不怕,可見她的與眾不同,因為她的膽識,皇上才會如此寵愛她,畢竟皇上見過的乖女子太多,已經沒辦法刺激到他的多巴胺了。年妃的哥哥是位有勇有謀的大將軍,他才識過人,為大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們兄妹倆為自己的事業邁出的第一步就是敢做!

1、是做了再想還是想了再做

在我們父母的這一代都喜歡把計劃做得很周全,把計劃定下來之後就開始按部就班,一項項做好。可是,這個世界上的計劃遠遠是比不上變化快的。

今天,你計劃明天要早起鍛鍊,卻一個不小心有個緊急會議;明天你約了男朋友共進晚餐,可是一個不小心你要加班;後天,你計劃晨跑,一個不小心下起了大暴雨......

遇到這種種情況,你是覺得該繼續還是放棄呢?很多人都會選擇放棄的,也有更多的人想了很多,卻始終沒有邁出第一步。

做事情最重要的不是想得有多周全,而是你是否付諸行動了。就好比剛剛我所舉出的例子,你原計劃的早起運動如果被會議耽誤了,那麼你真的有心去運動你會不會改為晚上呢?你真的有心跟男朋友共進晚餐,因為加班耽誤了,你會不會與之協商改期呢?或者你的晨跑因為大暴雨耽誤了,你能否在家中鍛鍊呢?這些都是可以的,根本就不會影響你的操作,只是時間上有所延誤。

很多事情並非是難,而是沒做之前你就想出了一大堆的理由來嚇唬自己,假以時日你也只有想的份,永遠也不會出現做這回事。

到底是做了再想還是想了再做呢?

如果,我用年妃和安陵容的例子來說,你會不會明白些?年妃第一次見皇上天不怕地不怕,結果皇上被她的膽識所吸引;安陵容第一次侍寢,緊張害怕,瑟瑟發抖,結果皇上碰都不碰她就讓人把她送走了。

可見敢做是非常重要的。你只要邁出了第一步,後面的問題你就會想辦法解決。舉個例子,你想開個火鍋店,但是你沒有這麼好的廚藝,也不懂怎麼調配火鍋料,這怎麼開呢?你可以去請一位好的廚師,你可以去一些廠家買配料,非常的方便,只要你想著去做一件事情,行動起來了。後面的問題就會慢慢地解決了。

最怕就是想了半天你都還沒邁出第一步,就好像有些女孩子想剪頭髮,想了半天也沒行動。還不如你直接去到髮廊,找一位好的髮型師,讓他給你剪,剪得不好就跟他互掐。

最起碼你還是行動了,行動中失敗是肯定有的,重點的是你在這過程中能否邊做邊學習,邊思慮周全。憑空思慮總比行動中的思慮缺少一點實用性,儘管你在行動以前想過再多的可能性,又怎麼能比得上真正行動時遇到問題的實效性呢?雖然行動前也可以稍作計劃,但是,我們不得不否認,計劃做得太多,想得太久行動是一定會懈怠的。

你新買的書如果不立馬看,你放在一邊的時間久了是不是就不會再看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是出於一種要把夢想變為現實的態度的話,建議你是先做再想,而不是想了一大堆卻遲遲不行動。

2、邁出了第一步就會邁出了後面的很多步

年羹堯的跋扈不是一天形成的,他的跋扈是長時期的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所致。很多人邁出了第一步,後面的路的方向有些走得對,有些卻走歪了,最終進入了一個死胡同。

看到年羹堯因為自己府里的夫人生病,把太醫院所有的太醫都召集到自己的府里為其診治,完全不顧皇后的頭風病發作,大家縱然知道這是皇上皇后故意為之,否則他們又怎麼會樂意一個臣子爬到自己的頭上。他們就是要養成年羹堯的驕縱個性,讓其放鬆對自己的戒備,以便後期一網打盡。

年羹堯邁出的第一步是成功的,他在康熙爺在位的時候就屢屢立下戰功,深得帝王的歡心,但是每每走到這一步,我們都要用心去思量,路走得太順了,人是很容易驕傲自滿的,所謂居安思危就是我們所說的最簡單的道理。

年羹堯成也因為自己的傲氣,敗也因為自己的傲氣。戰場之人,士氣必須要足,必須要在氣場上鎮住敵人,可是生活中的與人相處之道年羹堯卻弱了很多。

如果一個人邁出的第一步不那麼成功的話,他必然會邊走邊總結,雖然走得慢,但是也走得穩。走得快的人,往往也是跌得最重的一個人。

邁出了第一步,你會發現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這麼可怕,你會繼續向前,就算不成功你也會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往後的很多步你都不會再唯唯諾諾。但是,切記,莫要驕矜自傲。

成大事者不要以情緒自居

年氏兄妹最大的弱點就是太把自己情緒當回事,年羹堯甚好,年妃會比哥哥更甚。年妃最愛爭風吃醋,後宮中哪位女子風頭旺盛她就要打壓誰,且還不給她們繼續存活的機會。情緒是人最大的敵人,如果太顧及自己的情緒而不顧及他人的,毀滅的終究是自己,任何成大事者都是自己把控情緒,而非讓情緒把控自己。

1、情緒會讓你做出不利人生的決定

華妃是個很好的例子,她好不容易升為貴妃,只因自己太過急於為自己出氣,導致甄嬛龍胎不保,由貴妃降為妃位,褫奪封號,去除了管理六宮的權利。你看,得不償失吧。如此大張旗鼓地仗著自己貴妃的權利去報復甄嬛,只因為甄嬛得到皇上的寵愛太多以致於皇上冷落了她。就這樣她在一次次的落寞等待中做出了難以挽回的局面。

所以,在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做什麼重要的決定,帶著情緒決定的事情,後果往往不堪設想。生活中,不少人能夠帶給你各種不良情緒。你的父母,你的同事,你的親人,你的朋友等等,誰都不會對你有百分之一百的了解,而且誰都有各自的利益要維護,沒有多少人會真的讓你情緒上舒服的。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活在人群中,最怕的就是情緒壞事,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還得經歷長期的歷練。華妃有位好父親和好兄弟征戰沙場,戰功累累,是件好事,也是件壞事。強大的背景讓她走得快,但是也極其容易腐爛在溫室里,做事從來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終究會招致他人的厭惡。她的哥哥年羹堯天資過人,是好事也是壞事,才華橫溢之人價值固然是高,但是這會培養出一股子傲氣,讓其以後摔得很重!項羽當初不就是敗在自己的「傲」里的嗎?

2、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報仇心切的人反倒仇沒報成,自己跌入了深淵。其實,這世上所有的仇只要不是威脅到自己的性命,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我們都可以一笑置之。當然,更多的仇恨是因為威脅到自己的尊嚴,人活著固然是要有尊嚴才能活得更坦蕩,但是,成大事者又什麼時候顧及過真正的尊嚴呢?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韓信受「胯下之辱」,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尊嚴其實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忍,能夠在最後成為贏家。

年氏兄妹最終都是輸在了一個「忍」字,忍一時海闊天空,這是需要一個長期的堅持,堅持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你以為司馬懿是怎麼贏諸葛亮的?靠的就是忍,司馬懿遲遲不肯出兵,他知道諸葛亮身體不行了,也等不了這麼久,哪怕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侮辱他,他還是開心地穿上。最後把諸葛亮熬死了,你說報一時之仇痛快嗎?痛快,但是後果卻是很嚴重啊。

當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想司馬懿就好了。

莫要自欺欺人,細節決定成敗

華妃在懲處懷孕的甄嬛的時候,她自己是有仔細諮詢過太醫把握好分寸的。但是,她萬萬沒想到,自己宮中的歡宜香加速了甄嬛的流產。

其實華妃她自己也沒想到這件事情會這麼嚴重,她自己也是有過身孕的人,她自然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然而她事後並沒有深想,她也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多年不能受孕是因為皇上一直賜予她歡宜香控制住自己。

很多時候,女人都喜歡犯一個通病,一旦愛上一個男人,不管這個男人有什麼過錯都會自圓其說。這也是華妃最後輸得很慘的原因。她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得罪了後宮這麼多的姐妹,且不說這麼做值不值,就光從甄嬛這件事情她還不好好地找原因,這就讓她更加的敗上加敗了。

她喜歡皇上沒有錯,但是因為喜歡而去害人就是她的大錯。她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正是因為她自己的自欺欺人害了自己。她口口聲聲說甄嬛的事情不是她的錯,可她並沒有去尋找不是她的錯的證據去證明自己的清白,而是還在那裡一味地想著皇上會不會再來看她。其實,她只要再多留點心,以她的背景不至於讓自己落得個這麼個下場,翻身還是有希望的。

人更多的是輸在細節,而不是輸在能力,也並不是輸在背景,更不是輸在美貌。人們常說不拘小節,但是成大事者又有哪位是真的不拘小節的,大多都是抓著細節不放,尤其是出身卑微的人。

沒有背景就沒有過多試錯的機會,所以,我們一定要思慮清楚,平步青雲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