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陽頂天死後明教分崩離析,其實錯不在楊逍而在此人

史書凌軒閣 發佈 2020-03-17T04:28:16+00:00

《倚天屠龍記》中,江湖上崛起了一個新門派,明教。原著描寫如下:「余將以身上殘存功力,掩石門而和成昆共處。夫人可依秘道全圖脫困。當世無第二人有乾坤大挪移之功,即無第二人能推動此『無妄』位石門,待後世豪傑練成,余及成昆骸骨朽矣。

《倚天屠龍記》中,江湖上崛起了一個新門派,明教。陽頂天是明教的第三十三代教主,如果按照20年一代來算,明教可以追溯到唐朝。在新修版《射鵰英雄傳》中,金庸提過明教的事,他寫道:「那黃裳練成了一身武功,還是做他的官兒。有一年他治下出現了一個稀奇古怪的教門,叫做什麼『摩尼教』,又叫『明教』,據說是西域的波斯胡人傳來的。他們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聖先師,三不拜如來佛祖。」

也就是說,在「射鵰三部曲」的前兩部中,明教一直都是低調蟄伏的狀態。一直到陽頂天接任教主之後,明教開始在江湖上嶄露頭角,並逐漸成長為江湖上首屈一指的大門派。

明教崛起

陽頂天的武功有多強?首先,陽頂天的「乾坤大挪移」練到了第四層,放眼武林,當時估計只有武當張三丰才能製得住陽頂天。第二,少林派坐了三十年枯禪的渡厄神僧瞎了一隻眼睛,他這隻眼睛就是被陽頂天打傷的。他對張無忌提及此事時,心中仍有恨意,但他三十年間也從未找過陽頂天報仇。而空見神僧只是渡厄的師侄,他的武功不會高過渡厄。第三,陽頂天一招大九天掌,把韓千葉的父親打的跪在地上。

陽頂天在世時,他的武功是天下第二。除了陽頂天之外,明教中高手如雲,而且實力分布均勻。光明左使楊逍、光明右使范遙、金毛獅王謝遜、白眉鷹王殷天正、青翼蝠王韋一笑、紫衫龍王黛綺絲均是一流高手,周巔、說不得、冷謙等五散人也算是江湖上的二流高手,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行旗,明教的整體實力應該還在少林、武當之上。

陽頂天死後明教分崩離析

《倚天屠龍記》中,陽頂天如果不死,再讓他修煉二十多年,估計他的乾坤大挪移能突破到第6層。明教也會在陽頂天的帶領下繼續壯大,成為江湖上威名赫赫的第一大派。但天有不測風雲,陽頂天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明教密道中。陽頂天死後,明教群龍無首,沒過多長時間就分崩離析,形同散沙。

陽頂天死後,紫衫龍王黛綺絲最先離教,跟著韓千葉走了。緊接著,光明右使范遙為了探查陽頂天死因,他也一句話沒留就走了。白眉鷹王殷天正是個雄業勃勃的江湖梟雄,他一心想在江湖上揚名立萬,眼看著明教日趨衰微,殷天正乾脆自立門戶,開創了天鷹教。金毛獅王謝遜為了找成昆報仇,他也不怎麼操心明教的事,後來頭也不回地下山尋找屠龍刀去了。五散人素來跟楊逍不和,在光明頂上跟楊逍大吵一架後也離教出走,並揚言再也不回光明頂。就這樣,昔日英才濟濟的明教,僅剩下光明左使楊逍帶著五行旗苦苦支撐。

錯在楊逍?不,錯在此人

《倚天屠龍記》中,陽頂天死後明教分崩離析,大部分讀者認為錯在楊逍,其實不然。明教高手紛紛離教出走,只有五散人是因為跟楊逍勢如水火才離開了光明頂,其餘高手離教,哪一個是因為楊逍?相反,楊逍不僅沒錯,還有很大的功勞。明教高手相繼下山,如果不是楊逍在光明頂上苦苦支撐了二十多年,江湖上哪裡還有明教?其實錯不在楊逍,而在陽頂天。為何錯在陽頂天?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他把遺書放在明教密道中,這是一個大紕漏。《倚天屠龍記》原著中楊逍說:「張大俠有所不知,明教歷代傳下嚴規,這光明頂上的秘道,除了教主之外,本教教眾誰也不許闖入,擅進者死。」明教教規如此,陽頂天豈能不知?既然不允許別人進密道,那這封遺書又如何公布於眾?只依靠那個三心二意的教主夫人?陽頂天此舉,未免考慮不周。

第二個原因,陽頂天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猶豫不定。《倚天屠龍記》中,陽頂天把乾坤大挪移傳授給了楊逍,說明他開始是想把教主之位傳給楊逍。但他心中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他是暗中傳授楊逍乾坤大挪移的,明教其他人均不知情。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周巔才認出楊逍的武功是乾坤大挪移。

後來,陽頂天察覺到楊逍的性格過於偏激狂放,不適合做教主,所以他在遺書中又想讓謝遜接任教主。陽頂天如果能堅持自己心中所想,光明正大的把乾坤大挪移傳授給楊逍或者謝遜,那麼他死後也就不會有人來爭奪教主之位了。楊逍的乾坤大挪移來路不明,所以他也不敢輕易展露。

第三個原因,陽頂天有點兒女情長。陽頂天是因為看見自己的夫人和成昆私會,一時激憤才導致走火入魔。但陽頂天在臨死前做了很多事,他寫了一篇長長的遺書,還用剩下的功力把一扇大石門關上,想把成昆困死在裡面。陽頂天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為何不走出密道,當著明教教眾的面宣讀自己的遺囑呢?他不,他偏偏兒女情長,想著自己的夫人如何才能從密道中逃脫。

原著描寫如下:「余將以身上殘存功力,掩石門而和成昆共處。夫人可依秘道全圖脫困。當世無第二人有乾坤大挪移之功,即無第二人能推動此『無妄』位石門,待後世豪傑練成,余及成昆骸骨朽矣。」陽頂天身為一代梟雄,你有這個功夫,何不好好處理自己的明教教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