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收藏如何做到「邊玩邊賺錢」?

收藏行者 發佈 2019-12-30T07:44:53+00:00

並不是說一定要玩銀幣才能賺到錢,玩什麼東西都能賺錢,比如:珠寶、玉器、青銅器、木器、古錢幣等等。因本人酷愛銀幣,所以只聊自己所熟悉的銀幣賺錢的一些實戰經驗和技巧。  其實道理是相通的,一通百通,只要你弄明白了原理,玩什麼都賺。

  並不是說一定要玩銀幣才能賺到錢,玩什麼東西都能賺錢,比如:珠寶、玉器、青銅器、木器、古錢幣等等。因本人酷愛銀幣,所以只聊自己所熟悉的銀幣賺錢的一些實戰經驗和技巧。

  其實道理是相通的,一通百通,只要你弄明白了原理,玩什麼都賺。我是個思維比較活躍的人,也是個典型跳躍性思維的人,還是老規矩,想哪兒說哪兒,各位撿自己有用的聽。

一、賺錢的動機

  有些朋友可能看了這個標題不禁要問了,「賺錢還分什麼動機啊?誰不想賺錢啊?這重要嗎?」

  重要!至少我認為這很重要,如果你連為什麼而賺錢都沒整明白,那你又怎麼可能賺到錢?

  動機有好的、壞的、有善的、有惡的,不管你從事任何一個行業,你有沒有提前問過自己為什麼賺錢?賺多少錢?可能有些朋友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者只為了潛意識的生存而賺錢,請問你連頭都懶得抬,那你又怎麼知道目標在哪裡?

  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我先聊聊我自己吧,我賺錢有三個目的:

  第一,提高家人的生活品質;男人應該對自己的父母、老婆、兒女負責,為提高他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負責,男人應該撐起半邊天,在任何時候都應該讓家人感覺到你是最強有力的後盾,任何困難出現時只要一想到你就有安全感,這才是男人應該做的事!

  第二,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親人朋友;作為小市民應該有家庭責任感,能力強大的人應該有社會責任感,我只是平民小百姓,為社會付出能力有限,但我有責任和心愿去幫助我身邊確實有困難的人,比如我有一個姨媽,一輩子生活在農村,體弱多病,三個兒子都不爭氣,沒有一個留在母親身邊照顧她,姨父去年也去世了,姨媽靠政府補貼一個月只有三百多塊錢的收入,光看病都不夠,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這種人你不幫幫誰?

  我有一個戰友,復員後娶了個老婆,結婚6年後老婆高位截癱,戰友是電廠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不到1000元,戰友對老婆不離不棄,已經照顧了他老婆7年,為了給老婆看病,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光了,早已經家徒四壁,這種人你不幫幫誰?

  第三,我有一個心愿,我想收藏中國清末民初所有發行過的銀元,每個品種至少各一枚,集齊全套,再整理出相應的文字資料配套,弄一個小型的錢幣博物館,在玩的同時傳承了文化,讓自己的子孫和未來的小朋友們知道這些錢幣的來龍去脈,勉強也算得上是為社會作一點貢獻吧。當然,這個心愿實現起來比較困難、比較漫長,或許我這輩子都只能活在夢想中,但有夢想的人總比空虛的人更幸福。

  有些朋友賺錢的目的是為喝酒、賭博、玩女人,那你註定不適合通過收藏行業來獲取你想得到的財富,收藏是一條漫長而艱辛、任重而道遠的行當,你需要的錢是快錢,而收藏掙的偏偏又是慢錢,去摸彩票可能會更適合。

  我認識一位玩川龍的高手,自己還寫了書,可謂對川龍文化發展貢獻巨大,這位朋友平常賣東西的價位高得嚇人,不過他的貨確實好,讓你別無選擇,我曾經把這位朋友定義為奸商,直到那年汶川地震我看見他把店裡的幾十枚川龍出售款項(近5萬元)全部捐獻給災區,我的心靈被震撼了,他的內心太強大了,這樣的人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自此以後,我買他東西再沒砍過價,他賺錢,天經地義,人活著就應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賺錢要賺得心安理得,要心存善念,要有信念,要內心無比強大,這樣的人財富總是追著他跑。報國寺有個姓丁的幣商曾經對我說:「《道德經》很值得一看,我看完後一天之內賺了三萬多。」他的話我絕對相信,中國人很講義氣,有些老師覺得你為人處事到位了會給你讓明縫。

  很慚愧,我至今還沒看過《道德經》,所以我還從來沒有一天賺過三萬,但這本書我遲早會看的,因為我是中國人,老祖宗的精髓不能丟。

  這邊有朋友喊了,「老萬,賺錢就說賺錢,你扯那麼遠幹什麼?」好吧,如果你連這點耐性都沒有,那麼你最好現在就打住,因為下面會扯得更遠。

  二、心態

  玩收藏千萬不要太計較眼前的得失,不要因為買到一枚假幣就說世上根本就沒有真幣。不要因為買貴了一枚幣就說全世界的幣商都是奸商。

  玩收藏的人心態要平和,任你波瀾壯闊,我始終處之泰然。有些朋友在A網站花1000元買了一枚幣,到B網站發現才賣600元,立刻感覺天要塌下來了,趕緊想把手中的錢幣保本出手,好不容易出手了,發現這幣已經漲到了1200元。你有沒有想過,B網站賣那枚幣是高仿呢?又或者是打戳了?修補了?這裡只是舉一個例子,但這樣的人確實存在,而且我見過不少,心理素質太差就別玩嘛,有那錢去看場電影,打打麻將多好。

  08年的時候也出現過行情下跌的情況,180元的通貨大頭在奧運會之後突然降到了140元,大家有沒有發覺一個現象,小藏家都在拚命甩貨,大藏家都在使勁吃貨,這就是為什麼別人是大藏家而你是小藏家!心態不一樣,結果必然不一樣,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話:「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當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道理很淺顯,試問又有幾個人真正能做到?巴菲特還說過一句話:「你既然選擇了價值投資就不要輕易放棄!」這句話可能聽過的人不多,難怪。

  三年前我曾經花10000多買過一枚徐世昌仁壽同登,自己在家玩了一年多才看出那枚幣是高仿幣,由於時間太長,已經聯絡不上賣家,心裡肯定是不舒服,但巴菲特的話時刻都鼓勵著我,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更沒有用同樣的方式去殘害別的泉友,那枚假幣在一次逛故宮的時候我把他扔到護城河裡去了,如果放在家裡每當我看見它那不是存心給自己找彆扭嗎,佛教有句話,「放下!放下!」做人不要太執著。

  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堅持就會有結果(吃喝嫖賭抽例外),從我玩銀幣的第一天起,除假幣以外,從來就沒有一枚幣虧過,只要東西是真的,賺錢只是時間問題。淡定!淡定!

三、玩銀幣人的類型

  玩銀幣的人主要分為三個類型和五個階段,

  第一類型:純收藏型

  第二類型:交易收藏型

  第三類型:投機型

  我比較敬佩第一類型的人,我有很多這樣的客戶,他們只買不賣,自娛自樂,可能平時生活比較節儉,但買銀幣的時候絕對大手筆,他們是單純的銀幣愛好者、傳承者,他們懂得享受孤獨享受寂寞,他們的精神世界無比快樂。我北京有一個好朋友姓郝,山東有一位朋友姓沈,江蘇有一位朋友姓殷……都是典型的第一類型,所以我一直都比較敬佩他們,凡是他們想要的東西都儘量幫他搞,比如某個品種、拍賣書籍什麼的,因為他們才真正的叫「玩銀幣」。

  剛進入銀幣收藏行業時,我也屬於第一類型,後來逐漸的過度到第二類型:交易收藏型,起因是因為要買一枚幣不夠錢,只能處理掉以前收藏的一些不喜歡的幣,但在處理的過程中我發現還有不少利潤,後來我就經常處理以前收藏的不喜歡的幣,逐漸把藏品檔次提高,慢慢就變成了交易收藏型,以藏養藏。

  投機型的人我見得太多太多,多數都是曇花一現,有的甚至連「現眼」的機會都沒有就滅了。這類人沒有第一和第二階段,而是直接跳到第三個階段,只聽說別人倒銀元賺了多少錢,沒聽說別人看了多少書、吃了多少藥、學了多少年。

  以前我開實體店的時候,旁邊有個賣玉的河南人(我沒有醜化河南人的意思,但他確實是河南人),有一次見我在店裡收了10多枚原光大頭,當時我是比通貨價還高點200元一枚收的,後來他問我一枚能賣多少錢,我說大概500元左右。幾天後他就消失了,從老家弄了100多枚純正的通貨大頭過來,也是按200元一枚收的,我看完貨後告訴他,零售一枚最多賣170元,我收購價是150元,他問我為什麼?我說:因為你不懂品相!

  我告訴他不幸中的萬幸,這批貨是真品,不要急,放半年還能賺回來,可那哥們沉不住氣,幾天後實在扛不住還是按150元一枚賣給我了。就這一趟,那哥們加來迴路費損失近6000元,這就是內行與外行的區別。

  想投機?沒那麼簡單,你一上來就賺到錢了,那別人幾年功夫不白練了?你跟本就不喜歡這東西,更不可能去研究它,不懂你就不要碰,否則註定只能成為炮灰。

  常聽說那些走鄉串村的販子,本來是收雜件的,看見村民家的銀幣就眼紅,也順便搜刮,結果傳到網上一看,90%都是仿品,有些仿品質量之粗糙卑劣,我7歲的時候都已經能分辨。術業有專攻,干一行就要愛一行,總是抱著投機心理想占別人的便宜,最後被占便宜的一定是自己,被騙的人都由心生貪念而起。

  我收藏銀幣20於載從來沒有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撿漏,但我相信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傳說,只是我從來沒有奢望過,一切憑真本事。

收藏銀幣的五個階段:

  1、學會分辨真偽;

  2、學習區分版別;

  3、學會看品相、玩評級幣或自己送評;

  4、玩精品;

  5、投資運營商;

  有人曾經說過,「風險越大,回報越大。」個人不太贊同這個觀點,玩銀幣沒有風險,要說有風險就是第一個階段,前面說過,只要把真假弄清楚了,賺錢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你想通過玩銀幣賺錢就必須按照這幾個步驟腳踏實地的走下來,沒有捷徑。就好像經常有人問我那個問題:「萬老師,請告訴我如何分辨銀元真假?」我的回答始終只有一個:「沒有捷徑,先學兩年。」

  每一個階段都有他獨特的獲利方式,下面分別簡單介紹下:

  1、學會分辨真偽

  這裡所說的學會分辨真偽並不是說你拿在手裡能看出真偽,而是你看一張圖就知道真偽。並不是每個城市都像北京、上海、廣州、香港一樣有大型錢幣交易市場,因為工作關係,我到過全國很多城市,有些城市整個古玩街的真銀幣加起來都不到我的十分之一,比如08年我去四川自貢,那條我充滿了期待傳說中的古玩街上,總共看到不超過20片銀幣,以大頭、小頭、船洋、大漢為主,唯一的一片龍洋是北洋34年,還是洗過的。

  又比如說我上個月去浙江寧波出差,古玩街上幾個專營錢幣店裡的貨加在一起也就百十來片,都是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品種,宣三還打了戳,能入我眼一枚都沒有。如果你資本足,又懂真偽,你完全可以在網上選購一些當地沒有的品種,擺個攤或開個店,想在當地發財其實很容易,記住,並不是每一個收藏愛好者都會上網,尤其那些年齡大一些的人,還有一些人固定的思維模式,買東西必須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比如我在江西有個姓朱的客戶,她經常在我的網店買了我的貨又加適當的利潤賣給當地的一些收藏愛好者。這並不是因為懂銀幣而賺錢,而是藉助了新時代信息技術手段向傳統交易提供媒介而獲取的服務費,姐掙得不是錢,是技術!

  2、學習區分版別

  我聽說通過懂版別而賺到錢的故事就太多太多了,我本人也因為懂版別撿過一些小漏,「不是我軍實力不行,而是敵軍太狡猾。」我也想揀大漏,但沒碰到過這樣的機會,因為我接觸得人大多數都是專業幣商和收藏家,他們不撿我的漏就阿彌陀佛了。

  有次聽成都的一個泉友說在一個擺地攤的人的一堆四川大漢中挑出來一片大點金、兩片雅版、三片重慶二毛。報國寺的一個泉友有一次收了20幾片川龍,裡面有一套完整的三劍客還有一枚長點緒兔龍。東北有個泉友收了100多枚大頭,裡面有20幾片O版三角圓……

  哥收的不是銀元,是版別!

  3、學會看品相、玩評級幣或自己送評

  隨著各種專業書籍的普及,基本上凡是手裡有銀元的人家裡的書柜上都必然擺著幾本《古錢幣大全》、《銀幣收藏圖錄》之類的書,有些更專業的藏友甚至看《江南龍圖譜》、《吉林龍版別大全》、《川龍匯萃》這類書籍,小時候老師教導我們說「知識就是力量」,這話不假,「知識就是財富」更貼切,隨著知識的不斷普及,想通過版別撿漏就越來越難了,但是……

  哈哈,你能從書本上的圖片學會看品相嗎?書本上能學會品相與價值的關係嗎?答案是不能,任何人都不能,報國寺有個叫小林的泉友在08年-09年之間,經常花5、600元買個原光大頭去送評,回來SM64分直接就賣2000多,那兩年這傢伙靠看品相這技術賺錢無數,北京是個信息暢通的城市,漸漸的大家都會看品相了,這小子今年好像再也撿不到這種干漏了。

  普通人的思維模式,花500元成本買枚銀幣賺1、200元就不錯了,而會看品相的人通常都把利潤鎖定在3-4倍。再說一個品相的神話吧,有枚原光的袁大頭,我相信第一手賣出來的價格肯定不超過200元,轉手多少次我就不知道了,但我知道最後一次見到這枚原光袁大頭是在誠軒拍賣會上,還是枚裸幣,成交價是4萬多。

  還有一枚O版三角圓,我敢打賭,讓你花兩萬你都不敢買裸幣,但懂品相的高手把它裝進盒子裡評了個MS66分,結果在拍賣會上以16萬的高價成交,你敢嗎?

  交易市場的繁榮、信息的暢通對大家都是公平的,北京雖然很難再在品相上撿漏了,那全國各地還有這麼多銀元,還有這麼多不懂品相的人,撿漏的機會還大把大把的。現在就開始,多上網,多看高手發的帖子,有機會多參加大型拍賣會、多看拍賣書、拍賣結果、多總結,煉就一雙火眼金金,撿漏的機會隨時留給有準備的人。

  說一件開心的事,小弟也在朋友家裡翻出一枚原光的春天版,當時朋友要價5000元,那時候普通O版才賣600元,我還是毅然買下,後來送評PCGS得到63分,這應該是春天版的最高分,第一次掛出來就有朋友出價12000元,我沒賣,這種機會不是經常有,但機會來臨時你是否有這種眼光和勇氣去把握它?

  4、玩精品

  很多高手玩到一定的境界就不屑於玩那些普通的東西了,但玩高檔東西一是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二是要有膽量,三是要有眼光,不具備這三條你還是等兩年再說。

  我有個姓孫的大哥,08年左右花8萬塊錢買了枚PCGS MS65的湖北小字雙龍一兩,這分數是該品種的冠軍,全世界品相最好的一枚,當時花8萬其實還有很多選擇,比如買一枚限量發行480枚品相普通的孫中山陵墓,又或者買一枚宣三反龍,而孫大哥偏偏卻選了枚湖北雙龍冠軍,普通品相的陵墓和反龍現在也不過才10萬出頭,據說那枚冠軍湖北雙龍現在已經有人出到50萬了,他還捨不得賣,玩的就是心跳,玩精品的誘惑就是這麼大。

  有些泉友以收藏一對共和、飛龍為此生目標,當我有一次見了一位藏家一次在我面前擺出20多枚飛龍的時候,我才覺得自己太渺小了……而那時他的飛龍購貨均價還不到1萬,現在隨便扔一枚出來就是3、4萬,精品啊精品,你是那樣的充滿誘惑。(據小編所知,國內資深藏家聯合組建了一個集藝術品自由交易/投資/交流的私密平台,百度搜「荒嶺藏珍」即可找到入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