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國家驚慌應對,瑞典為何能「淡定」防疫?

錢克錦專欄 發佈 2020-03-31T05:09:21+00:00

當然,瑞典也採取了措施,政府建議人們儘量待在家裡​,特別是70歲以上的人,出門保持社會距離,禁止超過50人以上的大規模聚會,大學停課等等。

英國首相詹森曾想「有彈性」抗疫,不禁足、不封城。

然而疫情兇猛,很多人反對,他本人也被感染。壓力之下,英國只能追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的步伐,採取嚴厲措施防疫。

一度淡定的英國都如此,歐洲其他國家可想而知。

不過還有個例外,那就是瑞典。



北歐的瑞典,人口約1000萬。截止3月30日,瑞典感染3700人,死亡110人。疫情雖然算不上非常嚴重,但絕不能說輕鬆。

鄰國丹麥和挪威也都採取加強旅行限制的措施。考慮到整個歐洲疫情,可謂四面楚歌,但瑞典卻顯得比較輕鬆。

當然,瑞典也採取了措施,政府建議人們儘量待在家裡​,特別是70歲以上的人,出門保持社會距離,禁止超過50人以上的大規模聚會,大學停課等等。

但瑞典各大城市,餐館、酒吧沒有關閉,市民仍可以輕鬆去就餐,學生是16歲以下的學校沒有停課,滑雪場也照常開放,政府沒有任何強制措施​。

瑞典的「淡定」,和歐洲其他國家的「慌亂」,形成強烈對比。

瑞典人到底怎麼想的?

首先,瑞典人覺得,這種看似不防,卻是一種「共同防疫,人人有責」的手段。瑞典首相勒文最近一次講話稱,「我們都是成年人,就要像個成年人的樣子。不要散播恐怖,不要傳播謠言。」「這場危機中,沒有誰是孤獨的,但每個人都負有很大責任。」

「我們不能制定法律把所有的行為都禁止。」勒文還說,「這也是根據常識行動。」



其次,瑞典在決策方面基本上以專家為主導。英國《衛報》報導稱,瑞典政府聽從衛生部、聽從專家的意見。

而瑞典政府首席流行病專家安德斯·特格內爾認為,目前的形勢,無須採取格外嚴厲措施。

並非所有瑞典專家都同意特格內爾的看法,上周2000多瑞典研究人員聯名寫信要求政府採取更嚴厲措施。

不過 「瑞典電台」3月29日報導稱,特格內爾認為,瑞典的疫情比較穩定。政府在聽從專家團隊評估之後,也不緊張。

再次,瑞典疫情沒有急劇擴散,和該國文化也有點關係。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瑞典人獨居者本來就很多。瑞典有一半的房子只有一個人住,瑞典年輕人一般在十八九歲就和父母分開住,絕少有幾代同堂的情況;瑞典人平時在公共場合就比較注意社會距離。

順便說一下,日本疫情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急劇惡化。日本媒體也認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日本人很少和老人同住,日本人平時也注意保持距離等。

所以瑞典政府認為,現在學生年齡小的學校不要關閉,如果關閉,很多醫護人員就不得不留在家照顧小孩,有的老人也必須照顧小孩,不僅增加醫院負擔,還增加老人接觸風險。

此外,瑞典這種「人人有責」式的防疫,也是建立在發達的經濟和良好的福利基礎之上。


一個相反的例子是印度。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導,印度雖然出台了嚴格法令限制行動,但對於很多底層人來說不可能遵守。在孟買郊區的一個貧民區,成千上萬的外來工擠在一起住,一百多個人共有一個廁所;沒有自來水,早上大家都排隊去集中打水。遇到這種情況,再怎麼嚴厲也無法做到真正隔離。

由於與主要國家對比明顯,瑞典的防疫措施也引起人們的注意,有人贊同,有人反對。總體看擔心的人還是更多。《金融時報》援引一名瑞典學者的話說,「我不明白瑞典非要和其他國家不同,這是一個大規模的試驗,也許會成功,但也許會慘敗。」

還有專家說,瑞典政府的做法,就像廚房著了火,他不急著救火,反而要讓火燒一會兒才去救。

不過有意思的是,一些媒體認為,瑞典人對政府非常信任,如果政府有一天說必須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他們一定會立即遵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