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吃的東西,在非洲吃到快滅絕,無奈請專家人工養殖

微兔分享呀 發佈 2020-02-22T05:01:08+00:00

蝸牛是一種軟體爬行動物,種類有幾千種,它的身影遍布全球各地,我們國家很多地區都有蝸牛,但是我們中國人幾乎沒有人拿來食用,可能是因為野生蝸牛比較髒、攜帶病菌比較多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生活習慣以及環境不同,造成的飲食習慣也不同。相信去過很多國家的中國遊客會發現,在別的國家泛濫成災的物種,卻很少有人吃。而在我國幾乎吃到缺貨、甚至需要人工養殖,比如小龍蝦,每逢夏季對於主做龍蝦美食的商家來說,龍蝦需要提前預定,否則就會吃到斷貨。

我國是一個吃貨大國這個毋庸置疑,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爬的幾乎都可以當做美食。但是有一種動物,中國人卻很少有人吃,而在非洲卻吃到快要滅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非洲,來說說是哪一個動物?

這個東西就是非洲的野生大蝸牛。這種蝸牛和我們中國的蝸牛差別比較大,在非洲的蝸牛,由於土壤豐富、自然環境好,個頭生長的十分大,一個蝸牛有成年人的手掌大。蝸牛是一種軟體爬行動物,種類有幾千種,它的身影遍布全球各地,我們國家很多地區都有蝸牛,但是我們中國人幾乎沒有人拿來食用,可能是因為野生蝸牛比較髒、攜帶病菌比較多的原因。

但是在非洲則不同,這種野生大蝸牛讓非洲人瘋狂起來完全不輸我們。據了解,非洲一年吃到數千萬公斤的大蝸牛。單單在非洲加納一年就吃到了1500萬公斤蝸牛,這是要把蝸牛吃到滅絕。

加納是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因為盛產可可而聞名,被稱為「可可只鄉」,據說全世界每6塊巧克力,就有一塊原料來自加納。加納物產豐富,而整個國家最喜歡吃的不是蔬菜、牛羊肉,還是蝸牛,可以說非常鍾情於蝸牛。這對於加納人來說就是食品中的極品,不僅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還可以補充足夠的能量。

加納人同樣可以把蝸牛做成美味佳肴,他們通常會炒蝸牛或者烤蝸牛。不過,儘管蝸牛繁殖速度之快,但也控制不住人們瘋狂的捕捉,為了防止蝸牛在加納滅絕,這個國家還請來著名的昆蟲專家進行培養,將蝸牛慢慢轉化為人工繁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