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基後,英勇善戰的羅藝為何造反?差點改變玄武門之變結局

一道知衡 發佈 2021-09-19T16:50:14+00:00

唐朝時期,武將輩出,軍事水平日益精進,疆土也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之後達到了最大值。到了唐太宗時期,李世民還為眾多將領建立了凌煙閣,以紀念他們為了大唐江山立下的汗馬功勞。不過,雖然大唐武將眾多,李世民對他們推心置腹,十分優待,但英勇善戰的名將羅藝卻在受封后突然起兵叛變。

唐朝時期,武將輩出,軍事水平日益精進,疆土也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之後達到了最大值。到了唐太宗時期,李世民還為眾多將領建立了凌煙閣,以紀念他們為了大唐江山立下的汗馬功勞。不過,雖然大唐武將眾多,李世民對他們推心置腹,十分優待,但英勇善戰的名將羅藝卻在受封后突然起兵叛變。

公元626年,剛剛擔任開府儀同三司的羅藝以閱兵為理由,假傳聖旨進犯豳州。豳州的長官趙慈皓不知情下,還恭恭敬敬地出城拜謁羅藝,反而被羅藝趁機奪取了整個豳州。得知羅藝起兵造反,唐太宗李世民趕快派遣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一起討伐羅藝。



此後不久,羅藝的兵馬在豳州統軍楊岌的進攻下很快就四散而逃,看到人心已失,羅藝急忙向突厥境內跑去。羅藝想活著,他的部下卻沒那麼想。在跟隨羅藝經過烏氏驛的時候,羅藝身邊的幾個部下斬殺了他。曾經英勇善戰的一代名將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按道理講,唐高祖對羅藝可是有著知遇之恩的。雖然羅藝做過隋朝的大臣,但是唐高祖李淵卻依然封羅藝為左翊衛大將軍,絲毫沒什麼猜忌之心,給羅藝的待遇也非常豐厚。到了李世民登基以後,更是封他了大官,位比三公。大唐沒有虧羅藝,羅藝又為何會產生造反之心呢?


1、狂妄的性格為造反埋下伏筆

作為一個出色的武將,羅藝不但非常擅長射擊、弄槊等軍事技能,還非常善於打進攻戰。為了大唐的建立,羅藝曾經立下了許多功勳。尤其是在和劉黑闥的作戰過程中,羅藝在徐河擊敗劉黑闥的弟弟劉什善,俘虜並斬殺了8000個劉什善帶領的士兵。而跟著劉黑闥一起進犯大唐的突厥士兵,也見識了羅藝出色的作戰能力,所以對其非常懼怕。唐高祖考慮到羅藝的能力,就讓羅藝做了鎮守涇州的軍事長官。一時之間,北部外族因為羅藝的存在,十分老實,這讓羅藝很是得意。

如果羅藝的性格非常低調謙遜,那麼這些功績不會迷了他的雙眼,反而會促進他更加的謹慎。只可惜,羅藝是個桀驁不馴、狡黠不仁又剛愎自用的人。勝利的喜悅很快衝昏了羅藝的頭腦,他的內心中自傲自大開始作祟,從此埋下了一個狂躁不安的種子。所以,在李淵去世,皇帝交替的時刻,才讓他產生了蠢蠢欲動的心思。


2、親近太子導致心生恐懼

唐高祖李淵當上皇帝後,誰成為繼承人已經變得暗潮湧動。李建成名正言順當上太子,但李世民卻強勢善戰,功勞巨大,所以,喜歡和支持李世民的人不在少數,而太子李建成的支持者也不少。

根據《舊唐書》記載,羅藝曾經在洺州和李建成的相識相交。羅藝在擊敗劉黑闥之後能夠順利入朝拜見,並在之後的升遷中十分順利,李建成說了不少好話。不過,隨著功勞越建越大,羅藝的氣焰越來越囂張,甚至不把秦王李世民放在眼裡。


有一次李世民曾派副手到羅藝的營里巡視,結果羅藝無緣無故地打了這個軍官一頓,此事還引起李淵的強烈不滿。如果李世民沒有成為大唐皇帝,那這件事還算是不太嚴重。可歷史就是一個充滿玩笑的,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直接扭轉了局勢,成了皇帝。不過,李世民還是乾淨利落的,率先發起了奪權之爭。如果在羅藝的幫助下,李建成提前動手扼制李世民,那麼,歷史就會出現巨大的變更。所以說,羅藝是一個差點改變玄武門之變結局的重要角色。

不過,李世民算是一個心胸寬廣的,當年為李建成出主意的魏徵他都沒有殺,羅藝毆打他手下的事情,他也沒有放在心上。剛做了皇帝,李世民就封了羅藝為開府儀同三司。在李世民看來,大唐現在需要人才,即使是以前得罪過他的人,只要能為國家所用,也一樣要不計前嫌。可惜,羅藝看不透這一點,反而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死在李世民的手裡,在恐懼中,羅藝安耐不住了。


3、迷信神婆的「預言」

唐朝時期,祝由術風行一時,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只會招搖撞騙的神婆也開始到處坑蒙拐騙。如果說,其他原因都是羅藝造反的鋪墊和積累,那麼,引爆這個火藥桶的卻是曹州的一個姓李的婦人。

這個婦人曾經到處說自己能通鬼神,還可以治療瘌痢等疾病。在京城時,這位「神婆」經常給達官貴人相面。有一次,李氏看到了羅藝的妻子孟氏,便對著孟氏脫口而說:「夫人的骨相非常尊貴,將來必然能做皇后。」孟氏曾知道這「神婆」的傳聞,一時間對此事對此深信不疑,又讓這「神婆」為羅藝相面。

看到羅藝之後,她神神叨叨地說:「夫人你為什麼尊貴?那都是因為您的丈夫將來會更加尊貴。以我之見,您丈夫在十天之後就能做皇上。」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正在躊躇不前的羅藝立刻下定決心,與其天天擔心李世民除掉自己,還不如放手一搏。


就這樣,羅藝做出了假傳聖旨,起兵造反的事情。然而,羅藝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把守豳州的趙慈皓和楊岌非常忠誠。還沒等李世民派兵到達,趙慈皓和楊岌就計劃擒拿羅藝。雖然趙慈皓因為計劃泄露,不幸被羅藝抓捕關押。但是楊岌還是勇猛的帶著將士們擊敗了羅藝。隨後,羅藝在逃往突厥的路上被自己的手下斬殺。

總得來說,羅藝的謀反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由內而外,一點點積累後才發生的。他狂妄自大的性格、企圖稱帝的野心、與李世民的矛盾,都是他造反舉動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