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全世界的力量和資源,人類可以消滅蚊子嗎

壞土豆趣科普 發佈 2020-02-28T03:57:03+00:00

以目前人類科技的發展,至少30年內,技術是沒有可能消滅蚊子的。蚊子是動物界對人類的第一殺手,攜帶大量的細菌與病毒,登革熱、瘧疾、絲蟲病、乙腦肝炎、塞卡病毒病的爆發,都是它的功勳。

以目前人類科技的發展,至少30年內,技術是沒有可能消滅蚊子的。

蚊子是動物界對人類的第一殺手,攜帶大量的細菌與病毒,登革熱、瘧疾、絲蟲病、乙腦肝炎、塞卡病毒病的爆發,都是它的功勳。不幸的是,這不是小機率事件,蚊子幾乎潛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但我們拿它沒辦法!

是的,人類的科技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但是我們還沒有能力去主動滅絕任何一種昆蟲。

蚊帳、紗窗、殺蟲劑、蚊香、捕蚊器、電蚊拍這些武器,只能消滅極小範圍的蚊子,作為全球分布最為廣泛的動物,3600多種和亞種,數量多到無法計算,我們能夠想到的消滅它的比較靠譜的方法,只有生化武器與基因武器。

1、生化武器

DDT(我國也叫滴滴涕)是上個世紀30年代的偉大發明,是對蚊子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有效的殺蟲劑。為防止農業病蟲害,減輕瘧疾傷寒等蚊蠅傳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DDT 的出現大面積的殺死了蚊子,並抑制了瘧疾的泛濫,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發明者穆勒因此還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但是 DDT 的濫用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它會同時殺死其它的益蟲和鳥類,同時,在蔬菜上的殘留物對人體有毒(含有致癌物質),並對土地等環境造成危害,多個國家先後進行了禁用。但一旦停止使用,蚊子捲土重來,相關細菌又開始肆虐。

不得以,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重新啟用DDT用於控制蚊子的繁殖。

但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如果DDT沒有副作用,能否消滅蚊子,或者有比DDT更綠色的武器並且殺傷力更大。

答案是不可以,因為蚊子會對DDT產生抗藥性。沒有任何一種生化武器能消滅任何一種昆蟲。

如同我國對棉鈴蟲的防治,棉鈴蟲對經濟作物產生重大危害,我們投入了巨資,研發了對棉鈴蟲有毀滅打擊的農藥,但是無論怎麼開發,總有1%的棉鈴蟲會產生抗藥性,這1%的棉鈴蟲會躲過災難並捲土重來。

這是生物對環境適應的一種必然,如沒有病毒能消滅人類一樣,無論多麼厲害的病毒,是鼠疫還是天花,在現代醫學沒有發展的時代,總有人能安然度過。

昆蟲,也是一樣。所以,用生化武器可以減輕蚊子的危害,但是要消滅蚊子,此路不通。

2、基因武器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美國昆蟲學家用基因技術在很多地區幾乎根除了農業害蟲螺旋蛆。方法是繁殖並孵化了龐大的數百萬的螺旋蛆蠅卵,用伽馬射線使雄性螺旋蛆幼蟲絕育,後將這些絕育的螺旋蛆放生野外。交配後的雌性螺旋蛆與絕育的螺旋蛆再也不會產卵繁殖了。

然而,將昆蟲不育技術運用於消滅蚊子,結果收效甚微。半世紀前,在印度科學家試圖釋放改造過的蚊子去對付野生蚊子。科學家通過對雄蚊進行輻射,使其絕育,然後放飛到大自然中,希望通過那些和不育雄蚊交配的雌蚊無法繁衍後代,從而從數量上控制蚊子。

但是,蚊子是個天文數字,能夠有多少被改造的蚊子去和野外的蚊子交配呢,能夠影響到的蚊子非常有限,最後,這項實驗失敗了。

3、90年代開始,人類開始「改造」蚊子

當意識以目前的技術根本無法來消滅蚊子後,從90年代開始,人類開始改變研究的方向,即改造蚊子的基因,不是去消滅蚊子,而是讓蚊子不去攜帶病毒尤其是一些致命的病毒。

因為,並不是所有蚊子都會攜帶病毒和寄生蟲。而危害小的蚊子,應該是有某種抗體來對抗病毒和寄生蟲。如果把這些抗體基因轉移到那些會傳播瘧疾等嚴重疾病的蚊子體內,同樣可以降低蚊子對人類的危害。

但,從1994年開始,英國科學家就開始對此進行研究,現在依然沒有大的突破。

因為,在理論上來說,將某種單一的基因注入一個種群內的每一隻蚊蟲中是可行的,但發展十分緩慢,需耗時數年到數十年之久,困難且昂貴。

4、可能未必是壞事

所以,到目前為止,人類所掌握的技術,是拿蚊子沒有辦法的。

但是,也許未嘗不是好事吧。

蚊子是很多動物的主食(不是零食),蜻蜓、青蛙、幼體螳螂、小型肉食鳥都是主要以它們為食,如果真的蚊子滅絕了,這些動物可能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並帶來生態災難。

而且,雄蚊子不盯人並食用植物花蜜,是傳授花粉的重要動物。

關注壞土豆趣科普,陪你一起探索有趣的世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