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找工作,如何提升面試通過率?「STAR法則」你應該了解

教育思享 發佈 2020-01-04T05:57:52+00:00

這幾天,有不少應屆畢業生通過聊天工具聯繫我,詢問我這邊的面試是怎麼樣的,她們需要做一些什麼準備。說白了,就是來問我面試題目的。可是,我的回答卻讓她們有點失望。我所在的公司規模雖然不小,但是卻從來不準備什麼面試題目。

這幾天,有不少應屆畢業生通過聊天工具聯繫我,詢問我這邊的面試是怎麼樣的,她們需要做一些什麼準備。說白了,就是來問我面試題目的。

可是,我的回答卻讓她們有點失望。我所在的公司規模雖然不小,但是卻從來不準備什麼面試題目。最多就是給應聘外貿崗位的同學,準備一份隨便從網上下載的翻譯文稿,臨場翻譯一下。

現在,企業對於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靈活,除了學歷要求比較死板之外,在專業和技能方面沒有太多限制。應變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正逐漸取代專業知識,成為應屆畢業生面試時考察的重點。

應屆畢業生要想提升面試通過率,首先要做的是換位思考。換位思考,說白了,就是把自己放到面試官的位置上思考。也就是說,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讓什麼樣的人通過面試?這麼一想,答案就出來了,當然是能勝任崗位的人啊。

那麼,什麼叫做能勝任崗位的人?說得再簡單一些,就是這個人的能力和這個崗位的匹配度很高,可以很好地完成這份工作。也就是說,你需要在面試的時候,不斷地暗示面試官,你不僅有能力,而且你的能力足夠勝任這份工作。

這時候,表達能力就變得很重要。一般企業面試,都是由面試官提問,應聘者回答。應聘者不僅需要回答面試官的提問,還要在回答中,讓面試官注意到自己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語言組織能力,有沒有清晰的邏輯架構,就變得很重要。

這裡,我教大家一個十分好用的方法,STAR法則。如果你的回答中包含了S(情景,Situation)、T(任務,Task)、A(行動,Action)和R(結果,Result),那麼你的回答就是一個邏輯清晰的回答,可以讓你被面試官注意到。

下面我舉個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一下這個法則。

例如,一場面試中,面試官對ABCD四人問道:「你們在大學時有什麼實踐經歷?」

A回答:我當過四年班長,帶領班級取得了很多榮譽。

B回答:我在大三暑假的時候做過家教。

C回答:我在大學期間,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做社區活動。

如果只是回答面試官的提問,上面這樣的回答就夠了。但是,如果想要打敗競爭者,贏得就業機會,那這個回答遠遠不夠。不信?咱們繼續看看D是怎麼回答的。

D回答:大二暑假的時候,想補貼一下生活費,幫父母減輕壓力,我就試著去發傳單。我的任務是在三個小時內,發完500份傳單。發傳單,看似簡單,但真的做起來卻十分不容易。你不僅要忍受別人異樣的眼光,還得嘗試著和路人進行溝通,以便了解他們是不是廣告的受眾。通過這件事,我學會了,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全力以赴,而且溝通是解決問題最快捷的手段之一。

D同學就很好地掌握了STAR法則的精髓。大二暑假,想補貼生活費,這就是情景;三個小時,發500份傳單,這就是任務;忍受路人異樣眼光,和路人溝通,這就是行動;學會了道理,這就是結果。如果D是我面的,那麼他已經被錄取了。下圖中也給出了ABC三位同學回答的不足之處。

下面我們來簡要分析一下ABC三名求職者的回答:

A回答:我當過四年班長,帶領班級取得了很多榮譽。(什麼活動取得的榮譽?身為班長,你做了什麼?學會了什麼道理?)

B回答:我曾經在大三暑假的時候做過家教。(教什麼?為了教書你做了什麼準備?取得了什麼結果?學會了什麼道理?)

C回答:我在大學期間,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做社區活動。(你是怎麼參與到這個活動的?你在這裡面扮演了什麼角色?學會了什麼道理?)

STAR法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讓你說的話聽起來更有邏輯,讓人一聽就知道你在說什麼。

面試,沒你想的那麼恐怖,面試官也不是故意刁鑽刻薄,甚至還有很多年輕的帥哥。大家放輕鬆,好好準備面試就可以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