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奶粉品牌迎來彎道超車機會?這四個問題想清楚,否則瞎忙!

母嬰行業觀察 發佈 2020-04-16T23:17:29+00:00

大家都在說,「全球疫情下,進口奶粉品牌尤其是小品牌會被淘汰一部分,露出一些空白市場,這是國產奶粉彎道超車的機會」,以及這種說法「消費者已經形成線上購物的習慣,即使是母嬰店也要加速線上化」等等,總之疫情下,奶粉市場好像機會很多,但是你真的能搶到嗎?

大家都在說,「全球疫情下,進口奶粉品牌尤其是小品牌會被淘汰一部分,露出一些空白市場,這是國產奶粉彎道超車的機會」,以及這種說法「消費者已經形成線上購物的習慣,即使是母嬰店也要加速線上化」等等,總之疫情下,奶粉市場好像機會很多,但是你真的能搶到嗎?你有沒有想明白這幾個問題?


1、空白市場在哪裡?

2、行業集中度提高是你的機會嗎?

3、競爭更加白熱化,什麼時候開始參與?

4、消費者真的走到線上了嗎?



現在國內很多地方都差不多恢復正常了,降低了響應程度,反而是北京、上海這些一些城市還處在一級響應下,國外輸入越來越嚴重,沿海的廣州、深圳好像也不輕鬆,就奶粉行業來說,影響生產嗎?好像並沒有,主要是影響正常工作往來,比如出差,尤其北京,「出去了就回不來了」。


其次想必大家都比較清楚,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爆發的時候,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物流了,疫情嚴重影響到國內物流供應,關閉口岸則影響國際物流供應。那麼奶粉的原輔料怎麼進口?何時才能通關,通關以後能給你的公司多少配額,這都是問題,這些問題怎麼辦?尤其是國外進口的品牌,大的還好說,估計國家會特別放行,小的企業怎麼辦?能不能進來?何時能進來?都是一個未知數,生產地所在國的疫情,會不會像美國一些快速增長,如果控制不住不讓生產怎麼辦?這些都會對中小品牌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疫情對國內的持續影響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原料進口,二是成品進口,三是通關速度,長此以往,會拖死一部分品牌。但是空出來的市場份額就是你的了嗎?接下來回答最開始的四個問題。


1、行業集中度提高,是你的機會嗎?


其實這些年,奶粉行業集中度一直在不斷提高,加速向頭部企業集中,這本來就是規律,疫情只是其中一個刺激點,配方註冊制也是,都是優勝劣汰的過程。市場經濟下,一直以來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只能被吃的過程,沒有「小魚吃蝦米」。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所以才會有收購、併購、甚至直接「打死」的局面,這些現象是疫情下才出現的嗎?並不是,比如光2019年,聖元就收購四五家奶粉工廠,也是通過註冊的;以及去年也有不少通過註冊的小工廠破產重組了。


但也不是說所有的小企業都活不下去了,和歐洲的小國不同,中國的一個省做好了就夠一個企業活得很好了,1-3億左右的生意體量,足可以活的很好了。所以疫情下,在區域內深耕的企業依舊可以活得很好,前提是區域的消費者品牌教育也要到位,對自己品牌認知要深。


2、空白市場在哪裡?


現在全球疫情下,受影響更多的是代購,因代購不能通關,會釋放出約20%左右的份額,按照這個規模,大約有150億左右的體量,但這個空白在哪裡?要明確,其實代購購買進口奶粉的這一批人其實大多數位於一二線城市,所以釋放出來的體量,基本都在一二線城市,勢必會被國外進口的品牌先分掉一部分,其次才是國產一線品牌,而後才是其它中小品類品牌,比如有機,全羊等。


這對其它中小品牌,其實不是一件好事,為什麼這麼說,這憑空而來的銷量,加大了進口品牌、國產一線品牌及中小細分品類的增長。顯然,這會使這三類企業有更多的費用,更多的理由,更多的活動來加大市場的投入,這樣一來勢必會加大上線城市的競爭壓力。所以二季度一二線城市的新客競爭一定會更加慘烈,而且誰不搶這個憑空掉下來的份額,誰不搶誰傻嗎?


當然誰能搶到,取決於誰的營銷部門更專業,營銷數據更精準,促銷方式更多樣,社群營銷及代購群體當中的大V看誰能先接洽,誰先拿下代購群體,誰將憑空增長10億左右的規模。當然光拿下經營者還不夠,還要有說服顧客轉牌的產品力呈現才行,二者互補缺一不可。


3、消費者真的已經養成線上購物的習慣了嗎?還要堅持做線下嗎?


可能線上購物的習慣只有一部分消費者養成,而且線上購物還有相當一部分來源於社區、社群團購、門店送貨上門服務等,線上渠道布局一直是趨勢,疫情只是催化劑,而母嬰店要做的最重要的不是線上開店,而是打造會員體系,或者數字化系統,哪怕是用戶微信群、朋友圈運營都行,但是要專業,精準。而對於奶粉品牌而言,線上渠道布局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前提是保證決不能亂價,線上份額要占多少,還要看企業戰略的制定。


但是線下渠道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奶粉新客,什麼也不懂,也不知道買什麼,除了諮詢親朋好友,母嬰店主的意見也相當重要,尤其是下沉市場的,所以這也是開新客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奶粉品牌的經銷商開發,門店拓展及服務要跟上,門店獲客方法及培訓以及日常的走訪關懷要跟上,顧客的進店服務要做好。


4、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參與還是不參與?


競爭更加白熱化,這是共識。尤其是二季度和三季度,戰爭一定不是槍彈式,而是炮彈式傾瀉,大企業想要爭取更多的份額,尤其是拿到代購份額以及在疫情期不停工並取得銷量增長的企業,其信心及戰鬥意識均是最好的狀態,可想而知面對疫情這樣的天災都沒有擋住銷量增長的勢頭,還有什麼困難不可以超越,那麼勢必會激進的推進銷售擴張及銷售促進。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也在疫情下養精蓄銳了一段時間,再加上這時節線下活動本來就是最佳的季節,同時嬰童店主急於拉客流進店,所以疫情好轉,企業增長擴張,子彈充足,團隊主動請戰,門店積極配合,這幾個方面一碰頭,勢必會是一場惡戰,活動做在前面的還好,做到後面的估計效果會大打折扣。這也會促使大者更大,小的,後面的連捧場的顧客可能都很少了。


所以這個時候,絕不是養精蓄銳,踩剎車的時候,一定是踩油門加速的時候,只有這樣才能搶得先機。


你要相信,不管市場大環境怎麼樣變化,競爭如何激烈,總有那麼一兩個品牌迅速的脫穎而出,做出驕人成績。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他們做對了什麼?請聽下回分解!


作者:牛奔,奶粉實戰專家,專注奶粉營銷,多家媒體專欄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