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女子的肖像》影評:同性戀愛背後女性對自由的追求

妙景文化 發佈 2020-01-03T10:55:32+00:00

到了星期天,道路相逢,多爭說圓通山海棠消息。一時之間,幾乎形成一種空氣,甚至是一種壓力,一種誘惑,如果誰沒有到圓通山看花,就好像是一大憾事,不得不擠點時間,去湊個熱鬧。——李廣田〈花潮〉我想,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 的熱潮也大概如此。

到了星期天,道路相逢,多爭說圓通山海棠消息。一時之間,幾乎形成一種空氣,甚至是一種壓力,一種誘惑,如果誰沒有到圓通山看花,就好像是一大憾事,不得不擠點時間,去湊個熱鬧。——李廣田〈花潮〉

我想,電影《燃燒女子的肖像》 的熱潮也大概如此。

極多朋友看畢,紛紛在朋友圈盛讚力推——說是本年度最佳,甚至近年少見的好戲。劉欣從劇情帶出「收藏在記憶中方可以完全擁有」的分享,談晉霖也深受「縈迴記憶的餘音」打動。陳子云形容故事有如「月之心事」,嘗試引入「陰性書寫」的角度分析。相對而言,Mike Kwan的年度總結雖然寫得簡潔,但「愛情的流動以眼光呈現,相當精緻細膩」算是扼要點出電影可觀之處。

我開始覺得非看不可,特地抽空,好好感受一下電影的威力,但我步出電影院後,心情卻沒有預期的激盪——不是不好看,但就是沒有感動。

《燃燒女子的肖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故事設定於中世紀的法國:一名女性畫師Marianne 獲邀為一名貴族女子Héloïse 繪畫肖像作相睇,不料畫師與貴族女子互生情愫。二人雖然未能開花結果,但卻成為彼此重要的回憶。基本上,故事不過是傳統愛情悲劇的結構——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但異性戀改成同性愛,就變成不平凡的禁戀嗎?

同性戀愛背後女性對自由的追求

我認為,同性愛是表面主線,但暗地裡說的是女性追求「自由」。

無可否認,《燃燒女子的肖像》具有濃濃的女性電影味道,戲中以女性角色主導,男性的出現基本上都是「茄喱啡」。電影開頭一幕,畫師 Marianne 乘風破浪遠道而來,架生掉進海里,但男性船夫未有施以援手,害得她要奮不顧身跳海救畫紙。女性有難,男人冷漠,埋下控訴父權社會的伏線。縱觀整部電影,我們不難讀出一系列女人之苦的描述,而且苦難來源自難以改變的身體結構。大如與男人發生關係後,女人得自行墮胎;小如每月經痛,她們又得以炙燒櫻桃核熱敷紓緩。如果我們純粹看成抱怨,未免過於陳腔濫調,但不妨視作「身體是女性最大的不自由」,「自由」則可延伸更多有意義的討論。

Héloïse 本居於修道院,並認為修女的生活比較「平等」。然而,姐姐婚前突然失蹤,她被迫召回家中,代姐出嫁。戀愛婚姻相對自由的今天看來,當然覺得荒謬不堪,但別忘記這份「自由」不過是百年歷史左右,婚姻長久以來都是家族協定多於個人追求。其母並非不明白女子的憤恨,但認為出嫁換作移居,是女性行動不自由的時代之中,一次無可奈何的賭博。相對被迫出嫁的無奈,身為畫師的 Marianne 因要繼承家業,不必成婚。就像今日很多事業女性,她沒有結合的包袱,卻不見得「自由」。女性不許繪畫裸男,缺乏對男性身體構造的掌握,女畫師因而畫不到重要作品(例如聖象和君主)。電影尾聲,她在美術館中展示作品,但也不能用自己的名義,而是以父之名開畫展。嫁與不嫁,女性活著本來就得面對諸多掣肘。

「一個人真的比較自由嗎?」Héloïse 曾經這樣問 Marianne 。

表面看來,電影交出的答案似乎是否定的。繪畫肖像的過程幾乎是一個零男人的世界,其後 Héloïse 母親遠行,大宅只剩 Héloïse、Marianne 和一名女傭。三人打破主僕界限,協力助女傭人趁女主人不在去墜胎,而Héloïse 和 Marianne 也日久生情,趁母親不在直抒親密情感。相對於雲雨和營火會一幕,我更深刻印象的是一晚,她們三人在廚房,分工合作,煮食看書做針黹。她們又圍著喝酒,聽《奧菲斯》的故事。大宅女主人不在,她們享受短暫的「自由」,甚有烏托邦的味道。沒有男人,沒有長輩,大家就得到解放。女人互人扶持,甚至相愛,就是最理想、最和諧的狀態嗎?

電影沒有明言,但我看是悲觀的。親密關係難免滲入權力,女女也避不出主攻防守的角色,而繪畫正正暗示二人關係並不平等。Marianne 畫 Héloïse,Héloïse 就變成被凝視的對象。Héloïse 相對被動,受 Marianne 擺布帶領。畫與被畫,正就是主動與被動的分野。Marianne 完成畫作,Héloïse 問她是否就要離開。Marianne 決定一個人離開,Héloïse 一度動怒,恨她不夠勇敢。離開大宅一幕,Héloïse 呼喚她,她頭也不回砰門而去,更加突顯出 Héloïse 處於「下把」的位置。沒有男人的世界,不代表親密關係就得到自由。

容許我們再問一次,「一個人真的比較自由嗎?」

電影尾聲,Héloïse 和 Marianne 同樣遷到米蘭。Marianne 從展覽一幅畫中得知,Héloïse 已為人母,但仍然記得畫有其肖像的書頁。她又在一個音樂會上,遠遠地看到 Héloïse 終於有機會聽到她推薦的交響樂。在坐滿一雙一對的音樂廳,她們各自隻身獨賞,沒有碰面沒有遇上,但彼此暗暗惦掛。距離漸近,壓迫感其實漸大。親密而不擁有,放開彼此方可邁向自由。

說到這裡,我想起片中營火會一幕的背景音樂,劇終也是播著這曲。據說,歌詞是拉丁文,意思大約是「當我們飛得愈來愈高,對於不能飛翔的人們,我們卻是顯得渺小」(The higher we soar, the smaller we appear to those who cannot fly)。渺小,是因為我們能飛,所有渺小都其實偉大。放回劇情,渺小而偉大的可能就是那些被受壓迫、追求自由的女性。電影似在勉勵觀眾(尤其女性),勇敢地承擔自己的生命,活出自由。

​換成女角重演愛情悲劇傳統

沉澱半個月得出以上感想,說不上是什麼驚人感悟。代姐成婚、以父之名開展......我們今天看來荒謬,但不代表女性已經解放,獲得自由。電影以外,我們不難在現實中找到女性仍然受制於社會期望的例子。就像一地方官員選舉,未婚無子女的女代表,被質疑「沒結婚沒小孩,怎麼懂得照顧下一代?」說法不就是出於女性一定要結婚生子方為「完整」的刻板性別形象嗎?

我並非不理解《燃燒女子的肖像》所敘之事,但感情上沒有被打動,甚至覺得陳俗。回憶總比現實美,無法擁有的最美好?老話啦!愛情有限,畫下來化成藝術,卻是永恆?老套呀!故事情節未見突破,幾乎都是意料之內的發展,實在難有激動之情。當然,遺憾、失落、悵惘等情感,不限於同性關係,異性戀觀眾也不難代入個人經驗,勾起回憶即可無限發酵。思念覆水難收,泛濫成海。但看電影是要再確證一些已知之事嗎?還是你會期待帶來衝擊?簡單來說,看戲前後,我不見得多了一點新想法。

有說,《燃燒女子的肖像》精妙之處在於含蓄,情感總在不經意之間自然流露,尤見於Héloïse 在營火會上凝望Marianne 而沒為意自己裙子著火,暗暗象徵出愛意在燃。或者,我是個粗枝大條的人,又習慣於男性主導的愛情論述,此情此景未能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始終難以看透二人何以突破主雇關係:今時今日,同性戀未獲廣泛認同,「出櫃」需要極大勇氣,更何況是幾百年前的中世紀?(還是想提出中古愛情更開放的論調?)我接受,這可能是我個人的局限。然而,我還是好想知道,究竟此作何以令這麼多人擊節稱讚?無疑,畫面調色都是好看的,但我不諳電影語言,還望高人指點。來!打動我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