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改變世界的十字軍東征遭遇蒙古西征

文儒風 發佈 2020-02-01T05:35:46+00:00

從11世紀末開始,歐洲基督教會開始發動十字軍東征。第一次東征取得了令教會滿意的結果,1099年,十字軍占領了耶路撒冷。電影《天國》講述的就是這段歷史,聖殿騎士團的出現,使得教會擁有了自己的職業軍隊。

從11世紀末開始,歐洲基督教會開始發動十字軍東征。第一次東征取得了令教會滿意的結果,1099年,十字軍占領了耶路撒冷。電影《天國》講述的就是這段歷史,聖殿騎士團的出現,使得教會擁有了自己的職業軍隊。十字軍東徵引發了後來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其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情節:歐洲與遙遠的東方開始發生直接接觸。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大約半個世紀,1147年,歐洲發動第二次東征,卻遭遇了失敗。15年後,在遙遠的蒙古草原,有一個男孩降生,傳說他降生的時候,手心裡握著血塊。歐洲人後來說,這是魔鬼的象徵。這個男孩日後被歷史稱為成吉思汗。現代有醫生指出,嬰兒出生的時候,手心有血塊並不特別,母親生產過程的不同情況,可能會讓嬰兒沾染血液,如果碰巧被嬰兒的手抓住,就成了成吉思汗的魔鬼象徵。

成吉思汗25歲那年,1187年,阿拉伯英雄薩拉丁(庫德人)收復了耶路撒冷。歐洲教會立即於1189年發動了第三次東征,結果依然失敗。到此時為止,十字軍東征已經延續了近100年,但是,這場人類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歷史進入13世紀,1202年,歐洲教會發動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這次東征有點特別,攻打的對象是歐洲人自己:東羅馬帝國。這次東征的發財目的已經非常明顯,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現土耳其首都伊士坦布爾)被占領後,歐洲教會「聖戰」的口號,已經掩飾不住對東方財富掠奪的實質。1217年,繼續懷抱發財夢想的十字軍開始第五次東征,這一次的對象是埃及。然而,這次東征還沒有結束,歐洲開始聽到成吉思汗的消息。1220年,成吉思汗離開北京後,開始向西進軍。我們現在不知道成吉思汗西征的決定,是否是因為得知歐亞交界的地方正在打仗,因此,他想乘虛而入。現在,我們有理由相信,成吉思汗的身邊,有一些特殊的人,一直與西方保持著聯繫,只是這種民間的聯繫,長期都沒有載入歷史。1221年,成吉思汗派遣的使者到達高加索地區,要求當地人投降。同年,第五次十字軍東徵結束。

此時的歐洲不得不面對從東方一路飛奔而來的蒙古軍隊,東歐地區的小國,在蒙古鐵騎下不堪一擊,眼看,整個歐洲即將落入蒙古人的手中。但是,1227年,蒙古人的進攻突然停止了。很快,歐洲教會得知:元太祖成吉思汗歸天了。此後一段時間,成吉思汗的後代們,陷入一場權力鬥爭,暫時停止了對歐洲的進攻。於是,1228年,也就是成吉思汗歸天的第二年,歐洲教會發動了第六次東征,重新占領了耶路撒冷。1229年,元太宗窩闊台繼任大汗,蒙古最高領導權重新確定。而歐洲方面的第六次十字軍東征也在這時結束。我們似乎有一點奇怪,蒙古人的西征,與十字軍的東征,為何呼應得如此緊密?蒙古人一停止,歐洲人就開始行動;蒙古人一開始行動,歐洲人就停止。仿佛有一種方式,使得關於蒙古的情報,能夠及時到達歐洲。事實很可能就是這樣。遠在唐朝的時候,唐朝首都長安有一個基督教派,中國歷史稱其為「景教」,歐洲教會稱其為「聶斯托利教派」。公元5世紀時,東羅馬帝國的牧首聶斯托利創建這一教派,由於他認為耶穌是人而不是神,因此,被歐洲教會斥為異端,遭到迫害,不得不向東尋找發展機會。最遠的,便來到中國。該教派在向東傳播的路線中,在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高加索、印度都留下的足跡,至今還有遺留。因此,現在的研究者認為,聶斯托利教派,也就是中國的「景教」,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東西方交往的角色,只不過由於宗教原因,這種溝通工作,沒有被歷史詳細記載。

面對蒙古人隨時可能繼續發動的西征,歐洲教會開始密切關注東方。1235年,蒙古人攻占莫斯科;124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占現在的匈牙利,一直到達維也納附近。但是,蒙古軍隊再次停止了進攻,拔都的軍隊突然掉頭向東而去。後來,歐洲人得知,成吉思汗的繼任者窩闊台去世,拔都要趕回去爭奪權力。此時,歐洲教會已經得知,在遙遠的東方,在蒙古人統治的帝國內部,有一個基督教統治的小世界,很可能還是一個君王,於是,歐洲教會於1245年,正式向蒙古派出使者。這是歷史上歐洲與中國第一次有明確記載的直接接觸。

歐洲教會的使者柏朗嘉賓等方濟各會教士帶著教皇的書信去見蒙古人。他們一直到達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參加了窩闊台之後的大汗元定宗貴由的即位大典。歐洲教皇給蒙古大汗的信中,指責蒙古人濫殺無辜,要求蒙古人受洗成為基督徒,同時還試圖與蒙古人建立一個政治聯盟。元定宗貴由給教皇回了一封信,信中寫道:「你在來信中稱,我等應該領洗,成為基督教徒,我們對此僅給以簡單之回答:我們不解,為何我們必須如此。……你們認為,只有你們西方人是基督教徒,並且蔑視他人。但是,你們怎樣知道天主究竟將加恩於誰人乎?……倘若你們渴望和平,希望把你們之幸福託付給我們,你教皇應該立即親率諸基督教顯貴前來朝見,締結和平,僅在此時我們才能知道,你們確實渴望與吾人講和。」

在此階段前後,歐洲教會向蒙古派出的使團不止一個,另一個由多明我會教士阿思凌率領的使團也到達了蒙古。蒙古大汗也派出使者前往歐洲,給教皇帶去信件,其中一封寫道:「在上蒼的法律中,拉丁派、希臘派、阿美尼亞派、聶斯托利派、雅各派以及所有向十字架祈禱的人之間不存在差別。他們在我們這裡協和一致。我們希望大王不要把他們分開,而要對所有基督教徒普施慈悲」。有歷史學家認為這封回信是假造的,此說證據不足。這封信很可能是元定宗貴由去世後的攝政者起草的。通過這封回信,人們相信,在蒙古人那裡,確實有基督教徒。

有歷史學家認為,蒙古第三任大汗元定宗貴由就是基督徒。不過,在蒙古的基督徒,都是當初被歐洲視為異端的聶斯托利派。這一教派對歐洲教皇的態度比較矛盾,他們既希望被歐洲正統教會接受,又害怕再次遭遇鎮壓。因此,在此前後,位於中國的聶斯托利派基督徒一方面給歐洲教皇送去了「信仰表白信」,另一方面,也借蒙古之口,要求實現「宗教自由」。當時在蒙古大汗的身邊,確實有一些聶斯托利派基督徒成為高官。

然而,歐洲教會與蒙古大汗的正式直接接觸效果有限。1248年,蒙古第三任大汗元定宗貴由歸天,蒙古汗位爭奪又起。1249年,歐洲立即發動第七次十字軍東征。在這個交往過程中,我們看到,教皇指責蒙古人濫殺無辜,但是,他們自己的十字軍也在殺人。正因為如此,蒙古大汗對於教皇的指責嗤之以鼻,教皇的使者不得不降低標準,改口要求蒙古大汗不要殺基督徒。言下之意,非基督徒儘管殺。

此後,經過元憲宗蒙哥汗,到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繼任汗位,他更加關注中國本土。1270年,歐洲發動第八次十字軍東征,也是最後一次十字軍行動,從第一次算起,前後將近200年。在教皇向蒙古派出使者30年後,1275年,馬可波羅來到中國,成就了東西方交流一個重大成果。歷史學家指出,歐洲教皇與蒙古的直接接觸,還有一個政治意圖,他們希望與蒙古聯手,共同對付伊斯蘭教。但是,東方的帝王們,比歐洲的教皇、國王更加喜歡「宗教自由」。進入14世紀,位於中亞的蒙古諸侯紛紛接受伊斯蘭教,歐洲教皇企圖聯合蒙古基督徒共同對付伊斯蘭教的計劃徹底泡湯。

人們往往會探討一個歷史話題:在歐洲教會的統治下,為何會發生文藝復興運動?歐洲十字軍東徵結束後不久,14世紀,文藝復興在義大利各個城市出現。我認為,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關聯。文藝復興並不是歐洲內部自身變化的結果,而是世界交流互動的結果。十字軍東征開始還有一點「聖戰」的意思,越到後來,越成為爭奪財富的戰爭。東方的財富成為貧窮的歐洲垂涎的對象,這種財富改變了歐洲人對於基督教堅守貧窮、反對享受的看法。因此,文藝復興最初的源頭就在歐洲最富裕的義大利城市出現。其次,文藝復興的內容來自古希臘、古羅馬,這些歷史文獻,在以希臘語為正宗的東羅馬帝國那裡,長期保存。十字軍東征對於君士坦丁堡的占領,讓這些無知的十字軍戰士接觸到了古希臘的古代文獻。第三,基督教在學會了中國的造紙技術後,翻譯了大量古希臘文獻,從反面刺激了歐洲教會統治下的歐洲人。

因此,十字軍東征最終的結果是。愚昧的歐洲教會統治被自己的敵人在文化上打敗。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就是文化的交流。其中,蒙古人也起到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柏朗嘉賓等人到達蒙古,只是北方的大漠草原,那時候中國最富裕的南方,還是南宋統治,柏朗嘉賓無法到達,因此,他還不知道中國真正的文化和富裕。後來的馬可波羅到達了中國的長江流域,他認為杭州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與杭州相比,歐洲當時最富裕的威尼斯,只能算是一個村子。1299年,馬可波羅關於中國的書出版,成為歐洲中世紀最著名的暢銷書,在文藝復興運動中廣為傳播。近200年後,哥倫布在《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留下了300多條讀書筆記,然後開始了他到富裕中國去發財的海洋航行。

附:十字軍簡史

十字軍來歷及東征

數個世紀以來,對於歐洲的基督徒來說前往聖地朝拜是一項最為普遍的活動。雖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歐洲,但許多重要聖地卻在巴勒斯坦。塞爾柱土耳其人的興起,讓前往耶路撒冷和其他中東地區的旅行危險性驟增。土耳其人對非穆斯林沒什麼好感,並且結束了阿拉伯人與基督徒之間尚稱和平的關係。同時,土耳其人在小亞細亞占領有價值的土地,給予拜占庭極大的壓力。1095年,為了回應來自拜占庭皇帝請求協助的要求,教皇烏朋號召了由基督教士兵所組成的十字軍,企圖從穆斯林手中重新奪回巴勒斯坦。  

徵募十字軍一事激起歐洲騎士的熱烈回應,一方面是出於本身激烈的信仰,一方面教皇也保證只要為聖戰而死均可得到上天國的回報。此外另一個重要的誘因,是有機會在海外攫取土地與財富,獲利比起與家鄉親族或和鄰近地區爭奪要強上許多。   

十字軍參戰者服裝均飾以紅十字為標誌,故稱「十字軍」。社會各階級均參加十字軍東征。以教皇為首的天主教教會上層僧侶是十字軍東征的思想鼓動者和總的策劃者。他們利用宗教狂熱極力擴大羅馬教廷的政治影響,企圖將希臘東正教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力圖通過掠奪東方國家領土和建立新的「基督教」領地來增加自己的財富;破落的騎士階層也為發財致富的機會所吸引,他們成為十字軍的主要成員;大封建主力圖擴大自己的領地和增加收入,並夢想在東方富庶的土地上建立受其支配的國家。

到了1097年,一支含及朝聖者和教派信徒的三萬大軍由君士坦丁堡橫越到小亞細亞。儘管領袖之間一直爭鬥不休,而十字軍與拜占庭支持者間的承諾也告破裂,這支東征的隊伍依舊踉蹌前進。在此過程中,土耳其人只受到程度不高的侵亂。法蘭克的重騎士和步兵並沒有跟阿拉伯的輕騎兵和弓兵作戰的經驗,但騎士的耐力和體能讓他們贏得一連串徹底勝利的戰役。安提阿於1098年因內部變節被占領,耶路撒冷則在1099年因駐軍虛弱不足以抵擋攻擊而淪陷。基督教徒經常在勝利後不分年齡、信仰或性別對居民進行屠殺,名聲因而大壞。雖然許多十字軍在戰後返回家園,但也有若干強悍的戰團留下來建立與歐洲相仿的封建王國。   

在巴勒斯坦的十字軍統治者,在人數上遠遠落後於他們試圖要控制的穆斯林人口,因而採取興建城堡與僱請傭兵的方式掌控穆斯林,不過,法蘭克的文化和宗教卻博得了該地區居民的好感。十字軍從他們安全的城堡基地出發,向入侵的阿拉伯人作出攻擊和攔截。百多年來敵我雙方都是以典型的游擊戰作對抗。法蘭克的騎士雖然強大但移動速度慢,而阿拉伯人儘管無法抵擋這些重騎兵的衝擊,卻能以輕騎加以包圍,使其部隊失去作戰能力,好在沙漠裡設伏來捕捉他們。雖然十字軍建立的王國控制了沿岸地區,在補給和增援上不虞匱乏,但是定期的入侵和百姓的不滿情緒,皆表明了他們在經濟上的失敗。

由具備作戰能力的基督教僧侶所組成的戰鬥團旨在為聖地而戰。聖殿騎士團和救傷團的騎士成員主要是法蘭克人,條頓騎士團的成員是日耳曼人。雖然這些十字軍兇猛而果決,但人數上卻永遠不足以維持地區的安穩。部分的十字軍王國曾經存在一段時間,因為他們學會談判、妥協,並且挑撥不同的阿拉伯族群自相殘殺。然而一個偉大的阿拉伯領袖的出現,統一了各個伊斯蘭教的族群,這位領袖就是在1174年成為埃及和敘利亞蘇丹的沙拉丁。1187年,他在沙漠中大敗十字軍並再次占領耶路撒冷。在另一個世紀裡,由於僅僅取得一次罕有的短暫成功,歐洲人數度矢言重新控制聖地和耶路撒冷。多達八次以上的十字軍東征,在遭到反擊敗陣之前,大多僅能取得沿岸地區以及內陸上的些許進展。第四次的十字軍東征甚至沒能抵達巴勒斯坦,反而在維尼斯總督的領導下洗掠君士坦丁堡,為拜占庭帶來一次難以復元的無情打擊。最惡劣的一次十字軍東征就是發動於1212年的兒童十字軍,幾千名歐洲兒童遠渡至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卻在那裡被出賣作奴役。

十字軍所遺留下來的,除了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新的敵意與封建體系的惡化,同時也暴露出新的文化。此外,由於很多領主陸續破產並在死後遺留土地給國王,造成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不少農奴成為十字軍後不再回來。新的詞彙隨著東征後加入到歐洲的語言裡面,例如cotton(棉)、muslin(平紋細布)、divan(沙發床)和bazaar(市場)。歐洲人還帶回許多新奇的紡織品、食物和香料。這些新鮮貨品的需求,加速了貿易活動,義大利的商業城邦國家(尤其是熱那亞和威尼斯)亦因此得到發展。這種需求尚促進了自十四世紀開始的大發現時代。十字軍所帶回來的金銀財寶並增加了地方上的貨幣供應,大力提升經濟的成長。

十字軍歷次東征

(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當時原屬於羅馬天主教聖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羅馬天主教為了收復失地,便進行多次東征行動。但有一些東征是針對 天主教以外的其他基督教派,並非針對伊斯蘭,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就是針對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1095年冬天,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的克勒蒙城召開宗教會議。他對前來聽他演說的各國騎士發出號召:「任何人專為虔誠而不為虛榮和私利去到耶路撒冷,以救出上帝的教堂者,即此跋涉便足以代替一切的懺悔。」確定了參加東征者完全免罪。進而拉開了為期200多年的「十字軍東征」。1291年十字軍喪失了其在東方的最後據點阿克,十字軍東征最終以失敗告終。

十字軍東征參戰者社會成份十分複雜,因而所使用的武器裝備也極不統一。甲冑騎士裝備有長劍和用於刺殺的重矛(不用於投擲)。某些乘馬或徒步的騎士除劍外,還裝備有圓錘或戰斧。農民和市民多數使用刀、斧和長矛。 十字軍採用騎士軍戰術。通常採用一線隊形作戰,較少採用「楔形」縱深戰鬥隊形。騎士配置在前,騎士侍從兵和步兵在後。

戰鬥由騎土騎兵接戰開始。戰鬥一開始,即分為小群和單兵進行決鬥。騎士騎兵和步兵之間很少協同作戰,對步兵的作用重視不夠。戰鬥時也沒有統一的指揮。十字軍通常不遠離兵營追擊敵軍。他們裝備有攻城器材,使用攻城槌和裝有輪子的活動攻城碉樓擊破要塞城牆和城堡圍牆。

十字軍在實施陸海聯合遠征或海上遠征時,利用大型貨船輸送軍隊和武器。在陸海聯合遠征中,他們曾試圖組織陸海軍的協同作戰,規定了遠征的起點和時間及陸海軍在敵國領土上會合的地點和時間。但十字軍所有東征都缺乏充分準備。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1099),是教皇烏爾班二世於1095年11月26日在克萊蒙(法國)召開的高級宗教會議上宣布的。約有10萬人參加了這次東征。1097年,十字軍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占塞爾柱人國都尼凱亞,1098年,又攻占埃德薩和安條克,建立起最初幾個十字軍國家——埃德薩伯國和安條克公國。1099年7月,十字軍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國。十字軍在東方建立的其他國家,均附屬於耶路撒冷王國。城鄉居民多次舉行起義反抗奴役者。為控制十字軍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僧侶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47—1149)是在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所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進行的。1144年塞爾柱突厥人占領埃德薩,是這次東征的起因。德意志十字軍最先出動,在小亞細亞被土耳其軍隊擊潰。法國十字軍攻占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1189—1192),是因埃及蘇丹撒拉丁軍隊於1187年在太巴列湖附近戰役中擊潰耶路撒冷王國軍隊並占領耶路撒冷而引起的。這次東征,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法國國王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統率下進行的。腓特烈率軍沿第二次東征路線從陸路穿越拜占庭前進。法、英兩國十字軍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進,途中占領西西里島。各國十字軍之間矛盾重重,此次東征也沒有達到目的。德意志十字軍(最初約10萬人)穿越整個小亞細亞,沿途傷亡慘重,腓特烈一世在橫渡薩列夫河時溺水死亡,其軍隊亦隨之瓦解。腓力占領阿卡港後,於1191年率部分十字軍返回法國。理查在敘利亞取得一定戰果,攻占了賽普勒斯,並建立賽普勒斯王國,1192年又與撒拉丁簽訂和約。據此和約,自推羅至雅法沿海的狹長地帶仍歸耶路撒冷王國所有,阿卡港實際上成為王國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留在穆斯林手中。與的黎波里合併的安條克公國則仍掌握在十字軍手中。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1204)是教皇英諾森三世策劃的。十字軍原定東征埃及,但後來改變計劃進軍拜占庭帝國,先後攻陷兩座基督教城:達爾馬提亞的扎達爾(1202)和君士坦丁堡(1204)。十字軍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國的部分領土上建立起幾個國家,其中最大的一個國家是直到1261年才滅亡的拉丁帝國,它領有巴爾幹半島許多地區和小亞細亞西北部,以及愛琴海和伊奧尼亞海上的一些島嶼。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威尼斯共和國作為義大利最強大的國家壟斷了同東方各國的貿易,並奪取拜占庭許多貿易和軍事要地。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1217—1221)是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六世和匈牙利國王安德拉什二世率領奧匈十字軍聯軍對埃及進行的遠征。十字軍在埃及登陸後,攻占達米埃塔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簽訂停戰協定並撤離埃及。

第六次十字軍東征(1228—1229)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領進行。這次東征使基督徒於1229年一度奪回耶路撒冷,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攻占。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1254)是法國國王聖路易九世統率下先後對埃及和突尼西亞進行的東征,但遭失敗。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1270)是法國國王聖路易九世統率下先後對埃及和突尼西亞進行東征,但遭失敗。

十字軍東征帶來的意外正面意義

儘管十字軍東征給東方和西歐各國生靈塗炭,造成了巨大的物質損失,但它們對歐洲文明卻有著長遠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限於它為歐洲基督教各王國的內戰找到了一個出口。十字軍東征使得歐洲大陸走上了一條世界主義的道路,使歐洲人認識到更為廣闊的外部世界。老兵們看到了他們的鄉村裡永遠也看不到的東西,他們帶回來的故事點燃了歐洲創造的火花。   

從12世紀開始,即大約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後,回憶錄和歌曲形式的文學詩歌興盛起來。在中世紀黑暗年代的沉寂之後,十字軍史詩的發展和擴散被一些學者稱為「12世紀的復興」。  

很多人乾脆就沒有回歐洲,尤其是那些在歐洲沒有繼承土地機會的不是長子的人。留下來的人在聖地建立了軍事、文化和商業前哨。他們在第一次東征後建立起來的要塞,常常是歐洲封建制度的移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與阿拉伯世界眾多圖書館的接觸為歐洲封閉的學者們開闢了全新的世界,他們逐漸看到那些用阿拉伯語保存了若干個世紀的豐厚的古希臘典籍。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伴隨著暴力的互動。從某種方面來說,十字軍東征在傳播知識層面的積極作用超過了它的負面影響。   

十字軍東征還將歐洲的旅行者和商人同一個發展中的世界融合了起來。對中東奢侈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意味著歐洲必須拿出自己的物品來交換,由此促進了歐洲羊毛和紡織業的發展。十字軍東征和中東拉丁王國的結束意味著獲得亞洲貿易品的難度增加,但需求卻並未因此而減少。一些歷史學家推測,15世紀中東對歐洲商人的關閉加快了航海探險的步伐,並最終導致新大陸的發現。   

華盛頓美國大學伊斯蘭研究中心主任阿克巴·阿赫邁德說:「十字軍東征給我們創造了一個至今揮之不去的歷史記憶,一個歐洲長期進攻的記憶。」它的影響深刻:對當時可能是全球最強大、最具活力的穆斯林文明來說,東征及其造成的破壞打擊了伊斯蘭世界,動搖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對歐洲來說,十字軍東征則是一個起點,它推動著歐洲從一個黑暗的孤立時代走向開放的現代世界。

騎士團

騎士團是在十字軍出現以後,所衍生出來的一種軍事化的修道院組織,它成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聖殿與朝聖者、並攻擊穆斯林。   

歷史上共有3個騎士團:

聖瑪利亞醫院騎士團(即條頓騎士團)

1090年駐耶路撒冷的日耳曼族條頓人所設立的「聖瑪利亞醫院騎士團」 (Knights of the Hospital of St. Mary of the Teutons in Jerusalem) 簡稱條頓騎士團 (Teutonic Knights)。所穿服飾與紋章是白袍與黑色十字。此後1095年,當時的教皇烏班二世發動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誓要為重奪耶路撒冷聖墓堂而戰,十字軍於1099年凱旋。

耶路撒冷騎士團(即醫院騎士團)

1113年成立的聖約翰騎士團(Knights of St. John),是耶路撒冷聖約翰醫院屬下的一支軍事修道院組織,因此它又稱為「耶路撒冷騎士團」(Knights of Jerusalem)或「醫院騎士團」 (Knights Hospitalers),是十字軍為保護有病患的朝聖者而設。所穿服飾與紋章是黑袍+白色十字,所以又叫「白十字騎士團」 (Knights of the White Cross)。

所羅門貧苦聖殿騎士團(即聖殿騎士團)

1118年成立的聖殿騎士團(Knights Templars),又稱為「所羅門貧苦聖殿騎士團」 (Knights of the Temple of Solomon),成員須一生恪守「貞潔、貧窮、順服」,所以又稱為「基督的貧苦騎士團」(Poor Knights of Christ),所穿服飾與紋章是白袍+紅色十字。紅色十字乃代表殉道,所以又叫「紅十字騎士團」 (Knights of the Red Cross)。《達文西密碼》書中所指的就是這個組織。它是三大騎士團中最有名的一個。   

12世紀開始,宗教觀光業是當時耶路撒冷最大的稅收來源。1118年,300名朝聖者在前往耶路撒冷途中遭穆斯林殺害。之後一位來自法國香檳區的騎士,巴勇(Hugh de Payens)請求當時的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Baldwin II)成立宗教教團,保護前往耶路撒冷的朝聖者。國王允准他的要求,巴勇聯同約30名騎士組成了第一批的「基督的貧苦騎士團」團員,身份皆為武僧,主要職務乃維持朝聖道路安全。鮑德溫二世把他們安置在王宮的側廳,即聖殿區以前清真寺所在之處,所以騎士團又被稱為「耶路撒冷所羅門聖殿騎士團」。

騎士團的終結

初期的騎士都是真正的武士,恪守一生為上帝效力、對基督「貞潔、貧窮、順服」的誓言,大家對在聖殿騎士戰場上的英勇讚美有加,歐洲各地紛紛捐獻,支持聖殿騎士團在各地區組織分會。之後騎士團因富有而變質,他們擁有龐大地產,是法國及英國貴族的銀行家,他們變得驕橫貪婪,也不再照顧朝聖道路安全。

1306年,法皇菲力四世國庫空虛,垂涎聖殿騎士團的豐厚資產。1307年10月13日,菲力四世下令逮捕全法國境內的聖殿騎士團成員,包括聖殿騎士團首領傑克·莫萊 (Jacques de Molay)。1310年5月12日,54名聖殿騎士團成員被菲力四世判處火刑。1314年3月18日,傑克·莫萊在巴黎遭處火刑。隨著他的死,聖殿騎士團也宣告結束。

其他十字軍:

兒童十字軍

1212年,教皇和封建主宣傳「無罪」兒童更能得到上帝保佑,兒童十字軍可以創造奇蹟。致使3萬多名兒童參軍。他們大多數是農民家孩子,年齡不超過12歲。在法國南部馬賽集合以後,他們就擠在木船上渡海東征。一部分船遇到風暴沉沒,一部分船到達埃及後,船上兒童全被船主賣為奴隸。在德國也有2萬多名兒童參軍。他們翻越了阿爾卑斯山。由於糧食匱乏餓死了一大半。剩下的幾千人到達義大利後又被拐賣。「兒童十字軍」使歐洲喪失了五六萬天真無辜的孩子。

蒙古十字軍

如果僅僅是保持中立也罷,偏偏在是在旭烈兀主力班師回國(原因是蒙哥大汗在重慶鉤魚城意外戰死,旭烈兀要回國參加可汗大選。僅留下了不到兩萬留守部隊)時,羅馬的十字軍竟然偷襲「蒙古十字軍」,從引發了東西十字軍之間的內訌(在穆斯林看來,這完全是內訌)而導致了蒙古十字軍的失敗。

蒙古十字軍留守主將怯的不花在力戰之後,拒絕按蒙古人的傳統「打不過就跑」,而是堅持戰鬥到最後,原因是他希望「殉道」。在戰敗被俘之後,怯的不花平靜的對他的對手說:「你們以為是你們要了我的命,但在我看來,是上帝要了我的命。我雖然死去,仍不失為君主的忠臣,而你們馬木路克,必不斷的出到叛臣,取代自己的君主。」   

被怯的不花說中,不到一年,馬木路克的君主就被自己的大將殺掉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