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葉片布滿白粉病斑,嚴重影響生長發育,4項措施有效防治好

農藝天地6971 發佈 2019-12-29T09:09:30+00:00

苦瓜又稱涼瓜,因其具有苦瓜苷使得果實味苦而得名,苦瓜雖然味苦,但營養豐富,又具有降血糖、抗炎症、抗癌症等眾多藥用價值,是人們喜愛的蔬菜之一。白粉病是苦瓜生產中最嚴重的病害之一,可在整個生育期發病,發病率高,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育,減產嚴重。

苦瓜又稱涼瓜,因其具有苦瓜苷使得果實味苦而得名,苦瓜雖然味苦,但營養豐富,又具有降血糖、抗炎症、抗癌症等眾多藥用價值,是人們喜愛的蔬菜之一。

白粉病是苦瓜生產中最嚴重的病害之一,可在整個生育期發病,發病率高,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育,減產嚴重。因此,防治病害時注意方式方法,才能達到防治效果。

那麼,苦瓜白粉病是由什麼病菌引起的,有哪些發病規律,植株受害時症狀表現怎樣,如何做到綜合防治呢?

下面為您介紹苦瓜白粉病防治技術。

一、病原菌及其發病規律

1、病原菌。引起苦瓜白粉病的病原菌有性階段為子囊菌亞門瓜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和瓜類單囊殼白粉菌(Sphaerotheca cucurbitae)的真菌,無性階段為半知菌的粉孢菌菌的粉孢菌(Oidium sp.)。白粉病菌為專性寄生菌,無法實現培養基培養,所以對其進行分離和保存均需要在活體植株上。用顯微鏡觀察可見到,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呈無色圓柱形,不分枝,在上面長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是無色的,呈橢圓形或圓筒形,單個細胞成串鏈生;閉囊殼呈褐色球形,殼內只有1個倒梨形的子囊,其內含有8個橢圓形的子囊孢子,附屬絲呈無色至淡褐色的絲狀。

2、病原菌傳播途徑。在北方寒冷地區,該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以菌絲體或閉囊殼在寄主或病殘體上越冬,待到第二年春天溫度和濕度適宜時,以子囊孢子對植株進行初次侵染形成病斑,然後病部會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過氣流、雨水傳播到其他苦瓜的植株上,孢子開始萌發,由侵染絲直接從葉片表皮細胞侵入,實現再侵染;在南方溫暖地區沒有明顯的越冬期,而是以分生孢子進行初次侵染和再侵染。

3、病原菌發病條件。苦瓜白粉病病原菌在溫度10~30℃、相對濕度45~90%範圍內均可發病,其中,當田間溫度為16~25℃,相對濕度為85%以上時,病菌從孢子萌發到侵入僅20多個小時,5天左右葉片上即可形成白色菌絲狀病斑,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飛散傳播,進行再侵染,發病速度快,短期內易大流行、大爆發。

4、白粉病發病外部環境因素。從氣候條件看,在有大量白粉病菌源情況下,田間濕度大、氣溫在20℃左右時易發病,或高溫乾旱與高溫高濕天氣交替出現時易發病;溫室大棚內高溫高濕、光照不足、悶熱不透氣環境下病害易流行。從栽培條件看,種植密度過大,氮肥施用量過多,田間通風透光狀況不良,澆水過多導致田間濕度過大,或田間過於潮濕多露水但少雨的情況下,都有利於白粉病的發生。從病害防治方面看,對白粉病早期不能正確識別,導致防治錯過最佳時間而大面積蔓延,或藥劑選用不理,對病原菌抑制作用不佳,導致病害發生而使產量和品質大幅度下降。

二、苦瓜白粉病為害症狀

只要環境適宜,苦瓜白粉病從苗期至收穫期都可能發生,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莖蔓也可染病。病害最初多從中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部葉片蔓延。

葉片受害時,發病初期在葉片正面出現邊界明顯的褪綠小斑點,以後發展成白色圓形或近圓形不白粉斑,直徑在4~6毫米之間,在相應的葉片背面出現近圓形白粉狀斑點(圖2),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及菌絲體。最初白粉可以擦去,底部區域組織仍為正常的綠色。隨著病情的發展,葉片的表面及反面均密布白色粉斑(圖3),有時病斑上產生小黑點,病斑逐漸相互連合,導致葉片病部後期裉綠變黃、捲曲枯萎,但不脫落(圖5)。嚴重時莖蔓被病菌侵染(圖4),症狀類似葉片,病部長有白粉狀物。發病嚴重時,植株生長緩慢,瓜條發育遲緩或停止生長,植株生育期縮短,最終導致整個植株早衰而死亡,產量明顯下降。

三、苦瓜白粉病綜合防治措施

1、選擇優良品種,搞好種子處理。苦瓜不同品種對白粉病抗病耐病性是存在差異的,一般早熟品種易感病,中晚熟品種抗病性強。為提高種子發芽率,播種前可用55℃溫水浸泡種子15分鐘降至室溫後浸種12小時,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即可驅避地下害蟲為害種子,也可保護幼芽被病菌侵染。

2、合理輪作,清除病源。病菌隨病殘體常在土壤或農家肥中越冬(夏),因此,實施輪作能減少土壤中病原菌基數,減輕病害發生率。實施3年以上與禾本科作物輪作,不可與葫蘆科蔬菜連作,易發病地塊可在播種前用新高脂膜噴霧地面,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

3、合理密植整枝,強化肥水管理。

加強栽培及肥水管理,適當施用氮肥,降低田間濕度。雨天注意清溝排水,防止漬水,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洒壯瓜蒂靈使瓜蒂增粗,強化營養輸送量,增強植株抗逆性,促進瓜體快速發育,使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4、合理用藥,及時防治。白粉病發病後傳播速度快,極易造成大面積發生。因此,田間發現中心病株後,應立即組織防治,防止病菌傳播,病害蔓延。

(1)注意平時預防。在苦瓜進入開花結瓜期間.白粉病易發區應每7~10天葉面噴霧高錳酸鉀、或碳酸氫鈉1000倍液,進行預防病害發生,也可用0.1%石灰水澄清液噴洒葉片,連續噴3~5次,以葉片上有水珠往下滴為宜,噴藥後4小時內如果遇到降雨沖刷時,應重新補噴一次。

(2)加穿"防護衣"。當發現中心病株時,要及時噴洒藥劑,並加噴新高脂膜使植株穿上"保護衣"形成保護膜,從而隔離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風雨再次傳播感染。使用藥劑可用50%醚菌酯干懸浮劑3000倍液,或40%氟矽唑乳油80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油2000~3000倍液,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一般7~10天噴1次,連續噴洒3~4次。

(3)溫室煙燻防治。溫室大棚等保護地栽培的苦瓜,在發病初期可用硫磺或百菌清煙燻,即可防治白粉病,還可兼治霉霜病。方法是:每50立方米可用硫磺120克、鋸末500克攪拌均勻,在棚室內分多點放置,在傍晚時點燃悶1夜,或每畝用45%百菌清煙燻劑250克進行噴洒葉片進行熏蒸,熏蒸1夜後,第二天清晨開棚通風。在發病初期煙燻防治,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即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白粉病時上述藥劑應交替使用,防止發生抗藥性;噴藥時要注意中下部老葉和葉背處噴撒均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