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物識器:盤點古代精絕的青銅文化,西周青銅簋

老豬的碎碎念 發佈 2020-05-14T21:53:55+00:00

簋是古代青銅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禮器,在祭祀和宴饗時,它和鼎配合使用,敞口、束頸、鼓腹、雙耳,該文字在《周禮·舍人》和《易·損》等文獻均有記載。

簋是古代青銅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禮器,在祭祀和宴饗時,它和鼎配合使用,敞口、束頸、鼓腹、雙耳,該文字在《周禮·舍人》和《易·損》等文獻均有記載。下面羅列幾例,看圖說話,讓大家更方便直觀的了解青銅器文化。


西周/四耳暦簋/保利藝術博物館藏

北京東四十條保利藝術博物館,有一件極為罕見的暦簋,要知道商周時期的青銅簋上有一對器耳並不奇怪且常見,但簋上有四個耳便是非常少見了。此物便是四耳簋。

此件暦簋鑄造於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早期,在其口沿和腹部四面,各鑄造了一個由弧身向內的龍形怪獸構成器耳。更奇特的是龍形獸的下面還凸出一小塊凸起,從而形成一個垂珥,且垂珥之上有精美的裝飾紋飾-鳳紋。細細看去,簋的頸部還有周圓渦紋,足上飾大型獸面紋,據統計,在全世界範圍內收藏此類文物的博物館中,四耳簋的數量十根手指都數的過來,可見此造型的稀少。


西周晚期/青銅虎簋/上海博物館藏

此簋的造型和紋飾均十分壯麗,微微隆起的蓋部置有蓮花形的捉手,優雅美觀。方座有蓋,蓋置蓮瓣形捉手,並出四道棱脊。獸耳垂珥。獸角聳起。

蓋頂捉手內飾獸目交連紋,蓋、腹及方座飾寬大的波曲紋,頸飾獸目交連紋,圈足飾變形獸體紋。方座面上四角飾龍紋。全器紋飾粗放,裝飾性較強。蓋、器各鑄一個虎形銘文,當為作器者之氏族徽記。

西周早期/青銅甲簋/上海博物館藏 ​​​​


近觀之,其上器侈口,深腹,圈足,上附方座。腹部兩側有獸耳垂珥,頸圈足飾鳥紋,腹飾乳釘雷紋。座的每一面各飾鷙鳥、長冠鳥和長尾鳥等。座面四角飾牛首紋。腹內底銘一甲字,據考證為器主之名。實屬西周早期精美的國之重器,其價值不可估量。

這件青銅器的經歷,也是驚人動魄,1928年9月5日上午10時,宋哲元指揮總攻鳳翔城開始,萬炮齊發,黨玉琨在亂軍中被擊斃,在打掃其府邸之時,發現了他盜掘的周秦文化珍貴文物近百口大箱,其中有周代大銅鼎、秦穆公時的金馬駒、如意石等,後由專人押運西安。後來這批珍貴文物,大部分變賣換了武器彈藥。後來這件青銅器輾轉來到了上海博物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