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獲勝不擇手段,美國大量使用國際條約嚴禁武器,盟友表示失望

全球防務觀察 發佈 2020-02-13T14:24:49+00:00

美國國防部在本月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這一政策的變化是與其他行政部門進行了廣泛對話的結果,以便在未來極端或特殊情況下為地面指揮官提供所必需的非持久性彈藥,保證美軍在戰場上獲勝。

據美國媒體2月10日報導,美國政府正在恢復對已經被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明令禁止的集束炸彈和地雷等武器的生產。美國國防部在本月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這一政策的變化是與其他行政部門進行了廣泛對話的結果,以便在未來極端或特殊情況下為地面指揮官提供所必需的非持久性彈藥,保證美軍在戰場上獲勝。


集束炸彈,俗稱"子母彈",是一款以母彈為主體,捆綁攜帶多枚炸彈,通過空基、陸基、海基平台進行發射的炸彈。一顆集束炸彈可攜帶少則幾顆,多則幾百顆的子彈,當在滿足了一定條件之後,母彈就開始釋放子彈,打擊目標。比如美軍的CBU-97/B集束炸彈僅靠數十枚子彈就能覆蓋5.6萬平方米的打擊範圍,還能製造2000餘個高速運動的彈片。而轟炸機攜帶的集束炸彈威力更是驚人,效能不輸戰術核彈。本文為全球防務觀察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據一些國際組織統計,集束炸彈造成的人員傷亡數字中,98%都是平民,其中多達三分之一又是兒童,可謂是一種屠殺平民的武器。其中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集束炸彈的投射方式,在技術不足的情況下有30%的子彈成了"啞彈",而其靈敏度又很高,給地面的無辜民眾帶來了無可估量的附加傷害。因此集束炸彈也成為了諸多國際條約如《海牙第三宣言》中被禁止的三大"殺器"之一,2008年全球108個國家還簽署了《集束彈藥公約》。


儘管全世界都在反對這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在近幾十年中,集束炸彈卻是美軍在全球範圍內屢試不爽、大量使用殺戮平民的武器。1986年在利比亞的行動中美軍就大量使用集束炸彈;在海灣戰爭中,僅美軍扔下的CBU-87/B集束炸彈就多達萬枚;在科索沃戰爭中,美軍使用B-2轟炸機投下了更先進的CBU-97A/B集束炸彈,在伊拉克戰爭中,集束炸彈再次升級。


美國這種只要能毀傷敵方,哪怕血流成河的不擇手段思維方式向來沒有什麼改變。國際條約成立後,美國並沒有放棄對集束炸彈的採購和使用,並且在它的"帶頭作用"下,其他一些大國也在發展、購買集束炸彈。2010年,印度就購買了500餘枚美國的CBU-105集束炸彈,總價值超2億美元。美國也曾經在2010年承諾遵守《集束彈藥公約》,但是現任總統上台之後,就宣布了"退群",包括英、法、德在內的美國盟友紛紛表示非常失望,在聽聞美軍集束炸彈造成慘重傷亡數字後甚至表示極為憤怒。文/PY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