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你真的適合讀商科嗎?

新西蘭萊爾教育 發佈 2020-05-26T11:32:54+00:00

過去幾年,商科一直是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留學專業,這類專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會計師、投行高管、企業負責人等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因而對未來的就業前景有很好的預期。

過去幾年,商科一直是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留學專業,這類專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會計師、投行高管、企業負責人等社會地位較高的職業,因而對未來的就業前景有很好的預期。同時,相較於法律、醫學等對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的科目,商科看上去申請門檻低且容易畢業,以上幾種因素讓商科成了很多中國學生的不二之選。

不過,你真的適合出國讀商科嗎?你對不同國家的商學院專業設置有哪些了解?在申請過程中如何增加成功率?商科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情況如何?最近,留學諮詢機構啟德教育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學生商科留學報告》,這是國內第一本專門研究商科留學的行業報告,詳細羅列了商科留學在國家定位、專業選擇、學生就業概況等方面的現狀。


「每10個申請出國讀研的人中有7個選擇商科」

「根據我們的調查,去年中國留學生中有40%的人攻讀商科方向,而在出國讀研的人群中這一比例更大,每10個申請讀研的人中有7個選擇商科,再次說明了商科專業的熱度。」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曾就職於麥肯錫、花旗銀行等機構的郭蓓告訴《青年參考》記者,商業如此受熱捧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縱觀全世界並非只有中國學生偏愛商科,歐美國家皆如此,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對商科人才產生的必然需求。

雖然近幾年商科人才扎堆導致畢業生就業競爭加劇、學歷含金量下降,但相對於其他專業,商科專業在投入和產出比上仍占有顯著優勢,而且目前中國經濟仍然處於快速發展期,可以想見商科人才在未來仍具有一定優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和職業發展路徑顯得尤為關鍵。

商科是個統稱,其涵蓋範圍廣,涉及專業也很多,比較主流的是「FAME」,分別指Finance、Accounting、Management、Economics(金融、會計、管理和經濟學)四大專業。

「就商科涉及的細分專業而言,絕大多數屬於職業性專業,它要求學生具備寫作或是數理分析的能力,擅長和人接觸,喜歡領導、啟發或是訓練別人,並樂於跟人互動,喜歡在比較自由的環境中盡情發揮。」郭蓓表示,「我本科畢業於東京大學,剛進東大時選的理科,但我漸漸發現自己喜歡跟人打交道,沒法長時間接受獨處和夜以繼日的理工科實驗,於是從大一下半學期開始尋求轉專業,最終在大二結束時升入經濟學部。東大的經濟學部幾乎覆蓋了商科所有的專業領域,為我日後進入投行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BA方向的楊承寧告訴記者,商科學習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主要體現在理論功底、數理分析能力和溝通能力上,還跟興趣和天賦有很大關係。此外,讀商科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其父母也跟商業有關。對未來專業方向還不確定的學生,可以參考美國職業指導專家霍蘭德(John Holland)的職業興趣測評,從數據分析角度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了解不同國家商學院的特點和偏好

如果經過深思熟慮,你確定自己適合併且非常喜歡商科,那下一步要做的便是申請。讀哪個專業是留學申請時最先要確定的,根據《中國學生商科留學報告》的調研數據,超過五成的商科留學生選擇了金融和會計專業,其中金融26.5%,會計為24.2%,管理學為11.5%,之後是市場營銷、經濟學、物流等專業。

報告顯示,出國讀商科碩士的中國學生中有35.9%是跨專業申請,這些人中的大部分本科是文科方向。郭蓓提示道,商科的申請對學科背景的包容性強,但這並不意味著商科碩士的申請門檻低,如果沒有相關背景,學生最好能積攢相關的實習和項目經歷,此外還要有一個不錯的GMAT成績,否則難度很大。

具體來說,金融專業最好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比如英國大學的金融專業普遍喜歡數學優異的學生,特別是本科讀理工的學生。會計專業相對其他,極少要求學生具有項目或實習經驗。管理學是商科大類中的一門綜合性學科,要求學生最好有商科背景,同時數學和語言能力相對突出。市場營銷專業通常要求學生具有統計學研究背景,如果在數學、寫作、計算機等方面表現突出,會加分。

從國家來看,美國依然是中國商科留學生的第一大目的國,占比達30.6%,澳大利亞緊隨其後,「這與澳大利亞對商科留學生的就業和移民政策有很大關係」。老牌經濟強國英國排在第三,之後是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和地區。

美國在本科階段強調通識教育,因此在本科時期設立商科比較少見,比如哈佛大學為本科生提供的48個專業中並沒有商科。郭蓓表示,如果中國學生立志專攻商業,那麼在本科階段選擇數學等基礎性學科,讀研時再過渡到商科專業,會是更好的選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不斷躍升的法國、荷蘭和新加坡等國的商科院校。楊承寧強調,以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為代表的法國商學院,雖然學費和英美差不多,但因為學制短,所以總體性價比較高。

在今年英國《金融時報》發布的全球MBA院校排名中,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MBA項目力壓美國名校,拔得頭籌。新加坡的商學院多是與歐美名校聯合辦學,由於申請時不必提供雅思等語言成績,申請人免去了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再加上特殊的地緣優勢,近幾年吸引了大量中國學生。

荷蘭是老牌商業強國,荷蘭人發明的股份制一直沿用至今,世界上第一支股票、第一家股票交易所,都誕生於17世紀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至今,荷蘭的金融服務、保險業、物流仍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而且留學費用低廉,學費、生活費一年僅需人民幣12萬到15萬元。

確定了專業和學校,如何增加商科申請時的成功率?《中國學生商科留學報告》的調研團隊前期採訪了數千位商科在讀或畢業的學生,發現他們認為自己申請成功的五大關鍵因素是:專業人士幫忙、優秀的GPA、實習經歷、優異的語言成績和本科的院校背景。

其中,有近六成人認為自己的成功申請得益於專業人士的幫助,諮詢學長學姐或已畢業的商科學生,是比較直接且靠譜的信息來源。

報告還提到,雅思6.5、托福90分是申請商科的語言基礎線,想要申到比較不錯的院校,GPA最好保證在85以上、GMAT達到600分以上,工作經歷是碩士申請的加分條件。

商科學生就業:早動手,主動出擊

《中國學生商科留學報告》顯示,商科留學生畢業後多選擇回國就業,留在海外就職的人只有8.4%;選擇的行業最多的是金融業,占比達到35.7%,其後是商業服務、教育等行業。

從就職單位的性質看,有54.5%的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工作,占比超過一半,其次是外資企業及國有企業。從薪酬水平看,商科畢業生的首份工作年均收入為8.7萬元。

郭蓓表示,商科畢業生的起薪並不比其他專業高出很多,但薪資增長幅度非常可觀,通常5年後收入已經實現翻倍,達到年均16.2萬元。

商科畢業生求職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報告提到,商科學生認自己求職成功的原因,排在前五的分別是:語言能力、專業能力、工作經驗、實習經歷、雙重文化背景。語言能力成了求職成功最突出的優勢。

不論是回國還是繼續待在國外,都有5.1%的商科學生準備畢業後創業,排在前5位的創業方向分別是消費生活、教育、金融投資、文化娛樂及電子商務。有81%已經創業的商科學生表示,對自己的創業經歷非常滿意。

讀商科不可避免的會提到「圈子」,這也是很多學生希望獲得的一種隱形資源,特別是更強大和優質的人脈。在本次調研中,有74.2%的人表示朋友圈可以幫助自己拓展人脈,55.1%的人表示自己通過朋友圈獲得了更多就業機會。躋身歐美名校,不但意味著學生可以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而且能擁有強大的校友網絡。

由於商科學生數量龐大,就業的競爭壓力始終居高不下。楊承寧表示,如果想應聘國內企業而學生本人還在國外,建議留學生一方面利用假期回國參加面試,另一方面要主動聯繫用人單位進行溝通,爭取郵寄作品、電話面試等,總之要早動手、主動出擊;對於赴英國、香港等地讀書的學生,由於學制太短,學生最好能提早做好準備,不妨在出國前就動手找工作,否則會因為學業緊、作業多而錯失求職黃金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