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真大師王鐸,行書古詩法帖,行雲流水自然瀟洒,真書法有

清雅閣書畫 發佈 2020-02-02T09:18:18+00:00

但形質卻是神采的基礎,是內涵美的前提,故而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必使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乎達情,書不妄想,是謂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台,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書畫原創首發頭條,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書法的視覺藝術及筆鋒運動簡述:




中國字的特殊形態為字方形,不要寫成字與字大小一樣,否則就顯得枯燥少味,要正而不呆。行書只要求豎成行,可用烏絲欄形式,寫行書決不會打方格來寫。不過其行氣不是每個字的中心都呈垂直線,而是有波浪的變化,然上下貫氣,左右顧盼呼應。草書--小草章法與行書相近,大草的章法錯落跌宕,疏密,大小,大起大落,其整篇與行是由氣勢貫之。其章法線條若「飛鳥入林,驚蛇入草」,其布白若飛花散雪,驚濤駭浪。就一字而言本來向左傾斜的,就要有返顧右邊的勢頭,就是雖傾而穩。



書法是視覺藝術,它不可能徹底側兌空間這個基底,但當它引進時間構成時空交叉之後,它就取得了其它視覺藝術所不具備的獨特形式內涵。這是書法雖然簡單到只有黑白卻歷經千年沙汰而不消衰的一個最關鍵的原因。書法藝術可能擁有的最全面性格—從甲骨文的純空間到金文、漢隸書筆畫的局步引進時間,再到行草書的時空交叉,是一個十分完整的自足過程。


筆鋒的各種運動形早已包孕在戰國和秦漢時期的書體中,但有意識的提按,卻是伴隨楷書的形成才開始出現的。當初,提按僅僅施於點畫端部及折點,作為突出這些部位的手段;後來,隨著點畫趨於平直,絞轉逐漸消隱,提按便成為追求點畫一切變化的主要方式。當然,提按取代絞轉的地位以後,筆法中仍然保留有平動(包括曲線平動)、擺動等因素,在不同藝術家筆下,各種成份所占的比例也彼不相同,不過提按取代絞轉的趨勢卻從未產生過逆轉。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諡文敏。著有《松雪齋集》。《元史》本傳講,"孟俯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讚譽很高。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 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 ",晚年師法李北海。






中鋒坐穩筆法的中心位置,直接促進了行草、大草的發展。不過對中鋒的過度強調也使筆法的豐富性大減,魏晉那些神鬼莫測的筆法變化,過了唐朝就再也沒出現過,偶爾有些有識之士吶喊兩聲,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

書者介紹: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 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 。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王鐸的草書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鬱勃,骨氣深厚"。 明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攜,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崇禎十六年(1643年),王鐸為東閣大學士。崇禎十七年(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清順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歲,葬於河南鞏義洛河邊,諡文安。


書法創作的筆法及外形之美簡述:

創作書體,選用與其書體相對應的筆法。精湛的筆法是就勢而書、隨意而行,使毛筆在中鋒、偏鋒、側鋒等不同狀態下自然轉換運行。除此之外,還要兼顧用筆力度、書寫速度、行筆節奏的變化。這些變化可用「輕、重、緩、疾、抑、揚、頓、挫」八個字來概括;這八個字是四對相互對立而又統一的矛盾,分別有它不同的涵義:「輕、重」指的是用筆力度的大與小;「緩、疾」指的是行筆速度的快與慢;「抑、揚」指的是思想情緒的收斂與放縱和字體形態的緊縮與誇張;「頓、挫」指的是行筆的停頓與轉折。這些矛盾需要我們在創作過程中去化解,把它們融為一體,以達到和諧統一的目的。

不能把書法藝術淺薄地看成僅僅有外形美,或者看成只有意境美。雖說書法藝術是「神採為上」「形質次之」。但形質卻是神采的基礎,是內涵美的前提,故而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必使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乎達情,書不妄想,是謂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