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本不至死的,是誰下的毒手?史書揭開一偽君子的面紗

古今歷史中的奇人趣事 發佈 2020-04-18T07:51:47+00:00

關羽在三國中的種種不凡表現,很容易被人誤以為他是轉世而來的神,後世對此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他是武曲星下凡,又有人認為是青龍轉世,他死後千年,關公成為了武財神,許多的晉商都供奉起了關公的神像,不是說關公帶財,而是商人講究的就是「義」之一字,正直、守信、講義氣,有了關公作保,商人行走江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被塑造成一個忠義仁勇的武將形象,他的一生可以被概括為「忠勇」二字,被稱為「武聖」,僅僅幾個字,但蘊含了後世對於關羽的敬佩和推崇,要知道能夠有這樣一個英勇無畏,武藝高強,膽識過人的將軍實屬是軍中一大幸事,也是歷代統治者所追求的。

關羽在三國中的種種不凡表現,很容易被人誤以為他是轉世而來的神,後世對此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他是武曲星下凡,又有人認為是青龍轉世,他死後千年,關公成為了武財神,許多的晉商都供奉起了關公的神像,不是說關公帶財,而是商人講究的就是「義」之一字,正直、守信、講義氣,有了關公作保,商人行走江湖就方便了許多。

那麼講究忠義的關羽是怎麼死的呢?為什麼會有人認為是義兄劉備蓄意謀害他呢?在新疆出土的三國殘卷中記載著當初關羽落難之時,向劉備請求支援,而蜀漢集團並未派出大軍營救關羽,按理說關羽是劉備較為信任之人,即使「桃園三結義」是小說《三國演義》中記載的故事,劉備、關羽、張飛結為兄弟,歷史中並未發生,但三人的關係確實是非同一般,如此才有了民間傳說的桃園結義。若是劉備能夠派出大軍支援關羽的話,天之驕子關羽恐怕也不會精疲力竭而死於一個無名小將朱然的手中,難道劉備是在忌憚關羽在蜀漢集團之中的威望嗎,還是為了一些其他原因?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早在這時,關羽、張飛就已經跟隨著劉備了,跟著他輾轉各地,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三人的感情在戰火中得到升華,有時候就連睡覺也要睡在一起。日後劉備稍微有了勢力後,便是關羽和張飛兩人侍立左右,貼身保衛劉備的人身安全。多年來,關羽在劉備身邊也確實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多次救劉備性命於水火之際,即便劉備最初貧困潦倒,連軍隊城池都沒有,但關張二人還是陪著劉備建功立業,誓死追隨。

關羽在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在此之前,關羽曾被曹操生擒,但曹操十分欣賞他,厚禮相待,想要收服關羽,但關羽不為所動,仍要離開,曹操派出左右大將追殺他,關羽一路過五關斬六將,被民間稱為「千里走單騎」。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在南郡共攻曹仁,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年,孫權想要取回荊州,但劉備並不打算歸還,後忌憚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和孫權兩人重新修和,協議將荊州分為兩部分,各自管理。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和曹操相爭漢中,駐守荊州的關羽面對曹仁與龐德的進攻,反守為攻,更是圍困曹仁於樊城,重挫曹軍將領,甚至許多軍隊也投降關羽,前來支援的于禁也帶軍投降,其中龐德誓死不降,這一戰讓關羽的聲勢威震華夏。

同年末,曹軍和吳軍一同針對關羽,孫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為後援,曹操帶領眾將領準備親自征討關羽,外敵來犯,內部卻無法團結,此戰註定難勝利,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此人是劉備的小舅子,公安守將士仁因與關羽有嫌隙而不戰而降。奈何關羽有天大的本事,也無法帶領軍隊取得勝利,他孤立無援,敗走麥城,一人帶著數十騎出逃,一路突圍至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遇到孫權派出的朱然、潘璋,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被擒,後被處死。

先不說兩大軍隊的圍攻,這一戰很有可能會失敗,但蜀漢沒有派出大批軍隊來救援關羽,根據殘卷記載,劉封孟達當時手握重兵是有能力去營救關羽的,但他們沒有去,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當時關羽兵敗後向劉備發出救援,劉備也有機會救援關羽,劉備派出兩路人馬,各五千人,總共一萬人,還不是精銳部隊,就這樣還妄想要和曹吳軍隊抗衡?

果然一出西川就被東吳的伏兵攔截了,根本無法前去支援關羽。既然劉備不願意救援的話,那為何還要派出一萬軍隊呢?因為他若是不支援的話,恐怕張飛第一個就不答應了,所以他只能派出軍隊象徵性地支援。

那麼劉備為何不願意救援關羽?畢竟關羽一直陪著他打江山,是蜀漢的大功臣,然而正是因為關羽在蜀漢集團中的超高地位導致這種情況,劉封作為義子,他得到的屬地後腦勺,若是日後分封領土的話,那麼掌握荊州多年,有權有勢的關羽會成為他最大的威脅,所以劉封孟達借著孫權的手殺死關羽,解除威脅。

最主要的是,劉備也默許了他們的行為,年近半百的劉備終於有了一個兒子,劉禪,他開始考慮身後事了,若是兒子即位後,功高蓋主的關羽很可能成為一個威脅,所以他也想趁著這次機會除掉關羽。

關羽死後,劉備以劉封拒絕營救關羽為由將其殺害,果然是有了親兒子,養子就不重要了,而後劉備為了給義弟關羽報仇,還舉全國之兵興兵伐吳,然而這些都是為了剷除國內威脅,為了攻城略地,是無用的假慈悲。可惜關羽一生為劉備奔走效勞,立下汗馬功勞,可最後卻是慘死的下場,實在是令人可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