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困擾科學家數千年的問題還是沒有答案

胖福的小木屋 發佈 2020-01-02T17:41:12+00:00

著名學術權威亞里士多德老爺子是這樣說的:「如果曾有一個最初的人,那他必定是無父無母而降生——這是違背自然的。蛋能孵出鳥,然而鳥類不可能誕生自一枚最初的蛋,不然一定還得有一隻最初的鳥去生下這枚蛋。」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出自於古希臘,這個問題曾經讓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都感到困惑。



著名學術權威亞里士多德老爺子是這樣說的:

「如果曾有一個最初的人,那他必定是無父無母而降生——這是違背自然的。蛋能孵出鳥,然而鳥類不可能誕生自一枚最初的蛋,不然一定還得有一隻最初的鳥去生下這枚蛋。」



亞老爺子的論證基石和他的老師柏拉圖一樣——存在一種叫做「鳥」的概念,這個概念是永恆不變的,任何東西要麼是鳥,要麼不是鳥。以此出發,當然不可能有最初的雞或者最初的蛋,二者一定是永恆的循環。這種想法,在他死後還維持了將近兩千年。

後來達爾文基於生物進化論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物種並不存在什麼本質,並不存在抽象永恆分別的「雞」的概念,所有的生命都連為一體,永不停歇地連續變化。因此,雞的誕生,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雞蛋循環之中,一個本來不太像雞的東西逐漸變得越來越像雞,最終在某一個點上按照人類的定義真正成為了雞,全過程不涉及任何「雞之所以為雞的本質」



但是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沒有實質性的解決,就這樣兜兜轉轉到了現當代。科學家又提出了恐龍中的一支向鳥類演化的論斷,將這個問題演變成了「先有恐龍還是先有蛋」,使這個問題看起來更加無解。

因為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命題中,往往思考並不是這樣簡單,其背後反映的是物種發展與演化的邏輯。


此前,英國華威大學的馬克·羅傑教授與大衛教授在進行試驗研究時發現,形成雞蛋硬殼的關鍵是一種叫做「OC-17」的雞肉蛋白,這種蛋白的存在貫徹了整個蛋殼的形成過程並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其將碳酸鈣轉換為構成蛋殼的方解石晶體,沒有「OC-17」蛋白,雞蛋的外表就無法結晶形成蛋殼。



儘管方解石晶體存在於許多骨骼和蛋殼內,但母雞形成方解石晶體的速度比任何物種都快——每24小時生成6克蛋殼。研究人員們認為,只有有了蛋殼,蛋黃和保護小雞的液體才有地方住,但是要是沒有雞卵巢里的「OC-17」蛋白,就不可能有雞蛋。

這使得他們傾向認為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里首先存在的是雞,或者確切的說是「OC-17」這種雞肉蛋白。

但是這種說法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認為這種說法忽略了物種演變的影響,從來沒有人說這是讓蛋殼成型的唯一方式,事實上它不可能是唯一的。完整的OC-17蛋白不會從虛空中跳出來,它一定是從別的蛋白質逐漸演化而來的,其他的蛋白可能效果沒這麼好,但不至於完全不能用。除此之外,很多爬行類的蛋就是半革質的,一樣活得很好。



目前,學術界的兩種主流觀點分別是「先有蛋,再有雞」以及「雞和蛋是同時出現的」

著名物理學家雅基·羅梅羅用量子力學作為自己的論證,在量子物理學中,因果關係並不是直截了當且有直接關聯的。

「量子力學的古怪之處意味著事件可能會在沒有固定秩序的情況下發生,假設一個人需要乘坐公共汽車然後轉乘火車去上班,那就意味著他必須先乘坐公共汽車然後再乘坐火車。但在量子物理學中,事情並非如此。在我們的實驗中,這兩件事是可以同時發生的,這被稱作『因果非分離』,並且這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觀察不到的東西。」

研究人員在實驗中使用一種名為「量子開關」的裝置觀察他們的理論。科研人員表示,在使用該設備時,他們注意到事情的順序或是光的形狀變化取決於偏振。他說,通過測量量子開關輸出端的光子偏振,能夠證明光的形狀變化是沒有順序的。


雅基·羅梅羅博士設置了兩個操作算符 A 和 B,使用光量子交換器來控制對光子執行 A 和 B 兩種操作的順序:1. 先進行操作 A,再進行操作 B;2. 先進行操作 B,再進行操作 A;3. 進行前面兩種順序操作的疊加態,操作算符A、B只能發生在指定的空間內,並且相互獨立。

也就是說他們從微觀層面試圖論證雞和蛋是同時出現的。但微觀層面的現象能適用於宏觀層面嗎?當初薛丁格將宏觀層面現象套用在微觀世界可是失敗了。

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線發表在《細胞》子刊《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成果為解決「先有蛋,後有雞」提供了一種新的邏輯,只不過此處的「蛋」並不是普通的蛋,雞也不是狹義的雞。


現代生物學認為現代動物界包括三十多個動物門類,它們擁有一個距今大約七億多年的共同祖先,其由多細胞組成,而且細胞有功能分化,它是由更古老的單細胞祖先演化而來。

然而,動物單細胞祖先是何時以及如何演化成多細胞祖先的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確鑿的答案,也一直是科學界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儘管不同的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說,但至今都還沒有確切的結論

而中國科研人員在我國貴州甕安生物群——一個距今6.1億年的特異埋藏化石庫中找到了一類名叫「籠脊球」的化石。

研究人員採用最先進的超高解析度同步輻射三維無損成像技術,像醫生給患者做CT掃描一樣,重構了數百個「籠脊球」標本的立體結構。研究發現它們在一個充滿母源營養物質的厚壁囊包中發育,不同標本代表了不同的發育階段。

殷宗軍稱,重建的發育序列顯示其發育過程非常類似動物的單細胞近親,但比動物的單細胞近親更為複雜的是,它們在胚胎髮育過程中出現了有規律的細胞遷移和重組,這些細胞行為和動物原腸胚的細胞遷移重組行為非常類似,表明動物胚胎特有的發育機制在動物化石記錄大量出現之前至少4千多萬年就已經準備好了。

「籠脊球」化石,a和b是裸露的標本,囊包已丟失,c和d是保存了囊包的標本,e和f是a和b的局部放大,顯示細胞結構細節。

籠脊球化石的出現提供了進一步認識單細胞動物向多細胞動物演化的可能。因為籠脊球顯現出來的複雜的胚胎髮育過程連接了動物的單細胞祖先和動物多細胞祖先之間的鴻溝,通過對這種生物形態的研究觀察,他們還原了原始「胚胎髮育」的過程。
換言之,籠脊球化石記錄了動物從單細胞祖先向多細胞祖先演化的關鍵一步,這一步為真正有細胞和組織分化的動物的出現奠定了生物學基礎。



因此,科研人員將籠脊球稱為「干群動物」,即比最早的多細胞動物更早的動物。他們認為,如果把動物比作一隻雞,那麼這類化石就相當於記錄了這一時期「蛋生雞」的過程。



「如果我們將動物比喻成一隻雞的話,那麼複雜的胚胎髮育過程就像是蛋。而籠脊球化石的發現恰恰就表明,孵化出動物這隻小雞的蛋,在6.1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但是,根據現在被主流科學界所接受的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理論,在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是生命自身的代謝活動,而後才是遺傳,從這個角度而言是先有雞後有蛋。而如果你定義了雞,擁有相同遺傳性DNA的蛋就到前面了。如此看來,這真是一個哲學問題了。



這個問題估計只有科學家徹底搞懂生命是怎麼來的,生命究竟怎麼發展,生命最終的歸宿這三大問題才會有答案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