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農村務工潮給婚姻家庭帶來的「後遺症」?(之三)

開偉觀察 發佈 2020-05-05T07:37:05+00:00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解決農村婚姻家庭因農民進城務工潮帶來的「後遺症」,是一個社會大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大難題,它涉及的層面太多,既關係到頂層社會制度設計,又關係到政府鄉村社會治理能力,更關係到農民自身道德素質的培育與提高。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解決農村婚姻家庭因農民進城務工潮帶來的「後遺症」,是一個社會大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大難題,它涉及的層面太多,既關係到頂層社會制度設計,又關係到政府鄉村社會治理能力,更關係到農民自身道德素質的培育與提高。總之,解決因農民進城務工潮帶來的婚姻家庭「後遺症」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政府、企業、農民自身、社會團體組織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同時又不能企求一蹴而就,需要統籌考慮,順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就會欲速不達。


當然,對於這個問題,也有許多「三農」專家專門研究,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和較強現實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或許筆者談論此事,難免有班門弄斧之嫌。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想談幾點最為現實可行的辦法來醫治農村婚姻家庭的「後遺症」。

首先,接受或招聘農民工企業主動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為解決農村婚姻家庭問題提供儘可能的幫助。企業可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對招聘的農民工進行統籌安排,可實施農民工輪流帶薪休假制度,1個月、2個月最多3個月給農民工一次探親假,鼓勵農民工回家與妻子或老公團聚,讓農民工夫妻之間的感情不因時間、距離而淡化甚至出軌、或變得名存實亡;為消除農民工回家的經濟負擔或後顧之憂,給其帶薪休假並報銷車費,把崗位留著,讓其探親回來之後就能到原工廠(公司)上班。

其次,政府也應有所作為,為打工農民婚姻家庭問題排憂解難,使「後遺症」能夠從根本上得到醫治。一是企業用工地政府應積極作為,為企業降稅減費,鼓勵企業將減免優惠的稅費用於補助農民工帶薪休假的工資和車費之用,農民工輸出地政府也應加強對農民婚姻家庭的調查,對於生活有困難、耕種有問題的家庭提供必要的幫助或困難補貼,或鼓勵留守農村一方定期到其愛人處探親。二是用工地政府儘量為打工農民提供其他各種軟性服務,比如為打工農民工子女在本地讀書、就業等方面提供幫助,儘量減少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農村孩子健康成長提供最大的幫助,使農民工能夠在打工的城市找到生活工作的獲得感,更加安心打工,為當地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三是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引導,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和生活觀,使農民樹立勤勞致富意識,消除一切圖輕鬆賺快錢甚至是不勞而獲的思想,踏實務工,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賺錢;女性農民工應加強自身品行修養,形成高尚的情操,自覺抵制各種誘惑,以自身家庭穩定和小孩健康成長作為生活的最大追求目標,讓一切「不法行為」無懈可擊,始終成為生活的贏家。


再次,農民工自身也要考慮婚姻家庭的穩定,統籌兼顧,正確處理好婚姻家庭與掙錢的關係,正確處理好打工與子女教育的關係,防止只為打工掙錢而不顧婚姻家庭及子女教育等不良生活傾向。就是說農民在打工的問題上應召開家庭會議研究,形成正確務工決策,任何一方外出都要求一定時期回來探親,避免出現感情危機;同時將自己的小孩教育問題妥善處理好,最後是雙方都能到一地打工,既能減輕父母親精神負擔,又能讓小孩跟自己一起,在打工地學習與生活,培養與教育好小孩,大大降低留守兒童機率,使小孩能夠健康成長,消除未來中國農村社會隱患。

第四,社會工青婦團等團體組織一定要發揮好農村婚姻家庭「潤滑劑」作用,積極為農村農民工婚姻家庭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主要是對於農村留守婦女或男性多組織一些積極健康有益的活動,比如體育比賽及其他文化娛樂活動,放電影讓文工團下鄉演出等等,豐富農村生活,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能夠占領農村陣地。同時,加強農村留守婦女或留守男性的交流溝通,經常下鄉組織一些會議,加強農村社會調查研究,發現農民婚姻有裂痕或家庭生活有困難的,應及時進行溝通,給在外地打工的一方做通融工作,盡力挽救處於危機期的婚姻家庭,讓雙方都覺得組建家庭不容易,更應該彼此珍惜對方,使婚姻變得更加牢固;同時,對生活上有困難提供幫助,比如因生病住院沒錢治療、小孩子上學沒有錢的家庭組織大家捐款或設立困難扶助基金等,給予適當的經濟幫助,讓農村家庭渡過困難,充分感受到社會給予的溫暖,讓他們更加珍惜婚姻家庭與生活。

第五,在產業投入上想辦法,國家在產業布局上更多地考慮中西部地區,鼓勵和扶持縣域企業發展,出台有效政策扶持和鼓勵農民在就近創業,或者在農村發展種養殖業,政府在市場需求信息方面提供幫助,讓農民種養殖業產品能夠與市場有效對接。同時,國家在「三農」產業政策出台更多優惠政策,主要是在實效性上想辦法,比如消除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提高農產品尤其是糧食收購價格,讓農業種養殖業尤其是種糧能夠成為養家餬口的產業,讓農民安心農村創業,讓農民在農村能看到希望,讓農民在農村能夠生活得不比城裡差,只有形成了這樣的產業經濟環境,農民才不會輕易離開生養他的故鄉,農村很多的婚姻家庭問題便可不攻自破。


最後,我們不得不說,現行的鄉村治理機制還得改革,改變現在這種村書記任命制,村長「假選舉」制的陳舊方式,可以模仿中國歷史上的鄉紳治理制度,讓民眾推薦德高望重的人來治理鄉村社會,形成鄉村社會凝聚力;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家、退休國家工作人員到鄉村兼任書記和村長,處理鄉村事務,通過這種形式,將一些橫行鄉里的村痞地霸阻斷在村支兩委班子之外,消除鄉村一些魚肉百姓的「蒼蠅蚊子」等社會渣子或腐敗分子把持鄉村社會治理的現象,讓鄉村保持清明的社風和純樸的民風,讓農村重拾文明風尚。同時,公安機構加強力量,對農村賣淫嫖娼及打牌賭博等醜惡現象進行嚴厲打擊,讓農村回歸到重鄉情、重鄉親、重禮儀廉恥的時代,讓農村成為農民真正的生活樂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