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拉薩大昭寺旁的監獄,舊時代的象徵,改為陳列館後門票免費

剛行路上 發佈 2020-04-11T02:44:19+00:00

這是我在拉薩八廓街見到的最不起眼的陳列館了,朗孜夏陳列館,位於拉薩市八廓街北端,南依大昭寺,總建築面積720平方米,這裡曾經是西藏噶廈政府所建立的規模較大的監獄。

這是我在拉薩八廓街見到的最不起眼的陳列館了,朗孜夏陳列館,位於拉薩市八廓街北端,南依大昭寺,總建築面積720平方米,這裡曾經是西藏噶廈政府所建立的規模較大的監獄。這是能夠找到的寥寥無幾的一些資料。

對於一些陳列館和博物館的摯愛是無法割捨的,如果不是時間趕,我相信一定會在裡面呆更長的時間,對於很多人來說,類似的展館其實最沒有意義,因為看不到有意思的東西,但是對於喜歡類似地方的人來說,這樣的地方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意義。

通過一些簡單的介紹,初步了解到這裡曾經作為拉薩重要的位置,其實歷史的緣起,並不是從監獄開始的,《西藏志》中記載:「大召旁有黑房數間」,其中大召指的是大昭寺,數間黑房指的就是朗孜夏監獄。這裡最初是舊西藏噶廈政府所在地,根據當時的建設方向,坐西朝東,可見也是希望能夠有一些比較長久的意味。

然而時代的混流無法逆轉,從政府所在地,更改為監獄也就短短的時間,一直延續到舊西藏時代的政府滅亡,這裡一直都作為監獄。從這座建築的外觀來看,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建築。

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朗孜夏陳列館是在修繕以後開放的,這裡和外面八廓街的繁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幾乎少有遊客進入,總的建築總面積是720平方米,上下一共3層,主要的建築為木石結構,除了保留原有的建築之外,還在一些不同的區域做了標示說明,讓人看到以後驚心動魄。

由於地勢和結構的緣故,大門位於二層,一層關押的是重刑犯人,二層關押的是犯罪情節較輕的犯人和女犯、三層則是審訊室和獄卒們的住處。

從二層大門處進入監獄,首先能夠看到的就是一處地牢天井,只有天窗大小的陽光可以射到天井中,內部昏暗無比,由於關押的是重犯,所以不可能供應清水,如果犯人渴了便在這裡接雨水喝。

而四周的欄杆和走廊樓梯都已經是後來修復以後的,但是感覺走在上面還是有吱吱呀呀的聲響,還是保留了過去的風格,要知道,在很長的時間裡,這裡作為關押犯人的地方,可以想像,如果是在夜半時分,走在這些樓梯之中,那種感覺還是十分恐怖的!

二樓所展示的都是在過去那個時代里,曾經在這裡所發生的重現,上面有一些雕塑和物品的展示,還有一些照片和視頻的播放。

位於二層一共有牢房9間,牆上留下了許多珍貴且恐怖的影像資料,監獄的某些柱子上可以看出清晰的咬痕,可能是犯人為了減輕痛苦或者由於飢餓而留下來的,可以想像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牆角處陳列著封扣手腳架、皮鞭、鐵球、腳鐐、手銬等刑具,雖已銹跡斑斑,但仍猙獰。個別的一些展覽的門是關閉的,應該有一部分屬於辦公區域。

當然,作為舊社會對於農奴的歷史再現,這裡所展示的除了殘暴和嚴酷的刑罰和器具之外,同樣,這裡也是曾經統治者為了排除異己最真實的寫照。

在這裡,除了關押過一些普通的犯人,小偷之外,還有一些有影響力的人,據記載,這裡關押過西藏大學問家根敦群培,他是 20 世紀藏族史上的佛門奇僧、學術大師、啟蒙思想家,是西藏人文主義先驅和藏傳佛教世俗化的先驅,作為樸素的唯物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他的學術著作,繪畫和詩歌對於西藏歷史的影響不可磨滅。

正是因為如此,不取悅統治階層的言論被關押於此並遭受毒打和摧殘,出獄後不久就去世了。可以說是舊時代西藏的悲哀,也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除此之外,這裡還是當時為統治階層提供祭品和法器的地方,由於刑罰嚴酷,對當時的民眾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如今的朗孜夏已經成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形成了鮮明對比。

來到八廓街很多人都是去大昭寺或八廓街行走,幾乎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裡,但是不得不說,憶苦思甜,這裡所展示的是舊西藏最黑暗的一幕,也是新時代最好的對比方式。

當你來到西藏,行走在八廓街繁華的人群之中,這裡或許會被遺忘,幾乎微不足道,但正是因為有歷史的見證,才讓我們銘記過去,有了先人們困難歷史,才讓我們更加珍惜此時此刻的繁華與平靜!

我是剛行路上,做一名有溫度的旅行家,關注我,我們一起看世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