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國後歌舞昇平,朱元璋以乞丐的身份暗訪,回宮後卻大開殺戒

歷史永動機 發佈 2020-02-29T20:43:12+00:00

在歷史中,很少有皇帝像朱元璋般殘暴,卻又無比愛民。這樣的性格雖然導致他變得猜忌、自卑,殺起大臣來更是毫不手軟,但在面對百姓時,正因為感同身受,才能站在百姓的角度考慮,也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在歷史中,很少有皇帝像朱元璋般殘暴,卻又無比愛民。縱觀朱元璋的出身,並不如意。門閥世家的子弟自幼衣食無憂,根基穩固。即便是富庶家庭,也是有錢有糧。但朱元璋與他們相比,卻出身卑微,祖上都是農民,還都是特貧。打小就為吃喝而煩憂,更沒接受什麼教育。為了活下來,他偷雞摸狗的事沒少做,還給地主放過牛,做過和尚,要過飯,經歷過往簡直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這樣的性格雖然導致他變得猜忌、自卑,殺起大臣來更是毫不手軟,但在面對百姓時,正因為感同身受,才能站在百姓的角度考慮,也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據野史記載,自朱元璋登基以來,勤於政務,廣納諫言,國家逐漸步入正軌。而群臣送上的奏章,也都是一片歌頌,他們紛紛表示:大明王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起先,朱元璋挺高興,認為是自己的政策措施起效了。然而時間一長,卻讓朱元璋生了疑心。奏章里日日如此,都是換著花樣拍馬屁,難道大明真的就沒有一點問題?

  


  朱元璋雖自詡為明君,但他卻也清楚的知道,國家遠遠沒有到達國泰民安,天下大同的地步。他知道這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就有心探視一番。不過,他自然不能以皇帝的身份直接去視察,他在這麼多年的平民生涯中,見過了太多官老爺是如何在上級面前製造勤勉執政,管轄有方的假象的。為此,他決定微服私訪,而消息靈通的乞丐,就是他最好的偽裝。

  


  這一日,朱元璋在城中遊蕩,恰巧碰到了一夥乞丐,在牆角悄悄地聊著什麼。他湊上前去,卻發現乞丐們都在談論城中發生的一起案件,而御史老爺劉志仁,就是他們談論的主要對象。對於這個案件,朱元璋也有所耳聞,因為此人正是他親手挑出的官員。不過,他明明記得此事已經結案,為啥乞丐們卻還在議論此事?

  


  當他詢問並聽完後,頓時大怒。原來,這個劉志仁雖然去查了案子,卻根本沒有結案。他勒索完原告勒索被告,只等著誰家給錢最多,再將此案決斷。一向憎惡貪官的朱元璋頓時打道回府,並親自接手了這個小案子。哪想,他這一查,又牽扯出了一群知情官員。最終,超60名以上官員被辦,其中劉志仁被斬示眾,而給他當保護傘的官員也沒能逃過一劫。

  


  在對待貪污腐敗時,朱元璋毫不留情。而其執法必嚴,一視同仁的舉動,也讓百姓交口稱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