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內的「文物醫生」,兼備雙重任務,精準保護與完美呈現文物

紫禁書屋 發佈 2020-01-06T23:33:43+00:00

歡迎關注紫禁書屋~作為養心殿研究性保護工程的一部分,原狀書畫貼落的修復與保護與以往的修復任務大不相同,需在妥善施工的同時於研究方面有所創見,兼顧「臨床」修復與研究的雙重要求。這為傳統修復技術與「文物醫院」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契合點與平台。

歡迎關注紫禁書屋~

作為養心殿研究性保護工程的一部分,原狀書畫貼落的修復與保護與以往的修復任務大不相同,需在妥善施工的同時於研究方面有所創見,兼顧「臨床」修復與研究的雙重要求。這為傳統修復技術與「文物醫院」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契合點與平台。

三希堂貼落畫與整個三希堂空間協調共生,是一個有機整體,彰顯著乾隆皇帝的個人品味。

此次養心殿修復工程開始前,就如何針對內檐原狀陳列文物修復工作的特點加以研究,一直是養心殿貼落畫保護研究課題組在思考的問題。

原狀陳列本是故宮頗具特色的一種展覽形式,旨在為觀眾原汁原味地呈現清代宮廷內檐裝潢與陳設風貌,與常見的將文物分門別類展覽的形式有所不同。

在文物撤陳之前,故宮博物院相關專業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對養心殿原狀陳設進行記錄,此一步驟往往需不同部門如宮廷、書畫、器物等專家通力合作完成。

在清宮原狀陳列中,所有的陳設並非按照門類、材質和器型進行「類型學」式的羅列,也不是以創作年代為序進行「通史型敘事」,而是根據彼時的建築功能、典章制度、宮廷生活場景,將文物進行「混編」展示。

雖然各類文物看似琳琅滿目、雜亂無章,實則暗藏玄機,有著內在統一的、隱而不顯的展陳機理。

貼落、掛匾和槅眼(槅扇上部的透光通花格子部分)書畫是清宮原狀陳列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往往呈現著帝王御筆自勉或臣僚恭頌而作的廟堂樣貌。

其書寫材質多樣,不限於普通紙絹,更有用極珍貴之藏經紙或描金蠟箋紙所裝潢者。大多數貼落最初寫就並上壁時四周均鑲有藍邊貼覆。它們或凈雅或堂皇,是紫禁城內廷中常見的裝飾要素。

書畫修復師以往分析文物病害機理或制定修復策略時,皆基於處理傳世捲軸畫之思考範式,不必觀照文物與展陳空間的聯繫。

但對於養心殿內的書畫貼落、掛屏和槅眼來說,詞臣、畫工創作時對帖落的尺幅、品式、材料,無不在創作之初即已有所考慮,無不與其所處建築功能結構相契合。而時過境遷,歲月更迭,貼落所罹患之種種病害,也無不由建築及其功能所引發。

因此,保護內檐裝飾書畫,必須結合所處建築的空間結構、保藏環境和歷史功能作整體性的考量。由此,方可在文物修復過程中更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並為文物修復後的預防性保護策略提供參考。

僅就貼落而言,其上壁形式便不勝枚舉(如貼落畫於牆壁正中配以壁桌,或如通景畫、暗門裝飾等亦真亦幻的巧思之作),與建築空間的組合形式也頗為獨特。

例如在梅塢(養心殿西耳殿)之中,保藏著鑲嵌在門楣木雕之中的道光皇帝御筆畫《並蒂含芳》,帝王畫作與精謹瑰致的木雕門楣可謂相得益彰。

此外,養心殿室內空間皆極其逼仄,然而卻在隱秘位置張貼尺幅可觀的巨幅貼落,正殿明間屏風屏板後的劇跡《百鹿圖》便是一例。

如此精美的巨幅繪畫,竟鋪設於如此狹小逼仄的通道壁上,使觀者難以窺得全豹。這令人在視覺觀感上產生了極大的反差,更覺震撼。

同時這也鮮明地反映出了皇帝對於宮廷內檐裝潢的強烈個人品味。當然,這樣狹小的施工空間也為修復師揭取貼落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所在空間如此精美的巨幅繪畫,鋪設於如此狹小逼仄的通道,令人在視覺觀感上產生了極大反差。

又如養心殿正殿西暖閣(勤政親賢)的巨幅掛屏,其尺寸之大使工作人員摘落後竟無法直接穿門而出。因此也可想見,其上壁之前必是根據建築空間格局與尺寸定製而成。另有大大小小的掛匾、對聯、春條、忌辰生辰牌、九九消寒圖等,品類豐富,其尺寸、張掛方式、傷況皆與建築本體唇齒相依。

養心殿後殿有大大小小的掛匾、對聯、春條等,如「福」字斗方、「萬事如意」掛屏、巨幅潘祖蔭書貼落……品類豐富,其尺寸、張掛方式、傷況皆與建築本體唇齒相依。

養心殿內檐書畫貼落與槅眼書畫的修復與研究,可開闢一條從其與建築的關係入手的新路徑。


原文作者: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古書畫修護組,本文文稿由喻理執筆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9年5月刊《養心暖閣春意煦 時花新句上牆來 養心殿內檐書畫保護性修復》(因篇幅有限,原文有刪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