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欲田曉娥比張雨綺A,緋聞楊洋《中國機長》《慶餘年》卻帶不火

大牌情報局 發佈 2019-12-31T13:24:56+00:00

就拿最近大紅的兩部古裝劇來說,《鶴唳華亭》的女主李一桐,在新版的《射鵰英雄傳》中何其靈動嬌俏,本以為添點柴火就能爆。

#慶餘年大百科#

看多了八卦的人都懂,娛樂圈的走紅與過氣,有時候就是一種玄學。

就拿最近大紅的兩部古裝劇來說,《鶴唳華亭》的女主李一桐,在新版的《射鵰英雄傳》中何其靈動嬌俏,本以為添點柴火就能爆。

然而演遍大IP,甚至合作了今年夏天躥升為頂流的李現都不溫不火依舊。

以至於有疑似李現的粉絲在李一桐的評論下留言:帶誰都不火系列,一言難盡啊,心疼現哥。逼得李一桐自己上場回覆說:我體寒。

大家紛紛贊她高情商,然而自嘲里通常能品出無奈,漂亮的圓場往往有獨吞的苦澀。這三字自然也不例外。

巧的是,另外一部《慶餘年》的女主李沁也是戲火人不夠紅的類型。

特別是這回林婉兒這個角色,細論起來不是十分適合李沁 。

作為長公主和林相的私生女,林婉兒的人生雖然有難對人言的晦澀。但總的來看,這個人物的愛與恨都平淡如水,她那點幽微的心思放在龐大的世界裡太過渺小、庸常、單薄了。明明是第一女主,最大的特點不過是天真單純,看著還不如滕梓荊討喜。

相比起來,李沁這張臉太有故事感了,所以讓人覺得,她的爛漫里,有故作的懵懂,她的眼神明明可以有一百零一種欲語還休,卻被角色限定在了一種表達里。不得不說,最終呈現出來的演技不到位,是李沁的遺憾,也是觀眾的遺憾。

小編倒一直覺得,在年輕一輩的小花里,李沁是會演戲的。縱觀她的表演路,進步明顯,值得記住的角色也不少。

1990年,李沁出生在蘇州崑山,這個誕生了崑曲的地方。2004年,出於對崑曲的興趣,14歲的李沁獨自去上海戲曲學院學習閨門旦。2008年,18歲的李沁已經能在《牡丹亭》中挑大樑。

同年,李沁被當時正在熱火朝天選角的新《紅樓》劇組看中,請她飾演少年寶釵。考慮再三,李沁放棄了從小練起的崑曲,走上了另一條路,人生的際遇便是如此神奇。

不知道在些許聲名傍身的今日,李沁回憶起練功吊嗓的日日夜夜,又是作何感想呢?

儘管演過了寶釵,但很多人能準確喊出李沁的名字,多半還是因為很後來的《楚喬傳》。

她飾演元淳公主。初初嬌憨可愛,帷帽掀起一角,鬢間流蘇曳擺,恍若天人純稚,是多少b站剪刀手偏愛的美人素材。

而在經歷了千百磨難後,公主冷冽,復仇心熾。李沁的表演真是將一顆油鍋里滾過來,刀山上舔過去的心捧給我們看,讓人怎麼也忘不掉為她開脫一句「情有可原」。

演員和角色是互相成就的。元淳的人設豐富立體,才有了李沁當時的小爆。而小編最喜歡的莫過於她在電視劇《白鹿原》中飾演的田小娥。

哀絕、苦情、掙扎、浪蕩,向著死的眼睛裡有簇簇火苗,清清淡淡一句話說得酥媚入骨——這就是李沁演的田小娥,完全是我讀原著的時候在心裡描畫過的形象。

記得當時選角一出的時候,有許多人質疑,走玉女掛的李沁怎麼可能演得了蕩婦淫娃?畢竟,在她之前是肉感的張雨綺啊,煙視媚行,眉目間都是明亮赤裸的慾念。

可當你仔仔細細品味劇集,便會明白李沁的好——別人演出了田小娥的外殼,只有她演出了田小娥的底色。

有這部戲珠玉在前,再看李沁別的角色,總覺得對她來說太容易了些。

《如懿傳》里的寒香見是冰美人,沁姑娘唇角微微向下,不笑的時候冷如霜雪,最合適不過;

《誅仙》里的陸雪琪,人似其名,白衣勝冰雪之姿,說的就是古裝的李沁本沁吶!

《中國機長》里她更像一個面龐姣好的道具人,看不到起承轉合,猜得透前世今生。

至於《慶餘年》,原著作者貓膩自己曾說過,心中所想的林婉兒並不是李沁,而是林依晨,為此不惜得罪了一大票粉絲。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反過來想,這樣背景板一樣的男頻文正室角色,又何嘗適合李沁?

再回頭看,身為演員的李沁正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進不能躋身一線女星,退不甘心乾淨徹底地走正劇路線。流量劇中的角色讓她的特質無用武之地,但正得一清二白的劇,又總是失之市場份額。

而另一方面,作為女明星的李沁也比較佛,從來懶得拿自己的私生活炒作。

張若昀和她宣傳《慶餘年》雞腿夫婦cp,她要在評論發一張唐藝昕、張若昀的結婚照狗頭保命,坐實了避嫌沁的稱號。

據傳的和楊洋的戀情,更是三緘其口。

《爸爸去哪兒》第五季里,李沁作為實習媽媽和鄧倫組cp,連應采兒都看好他倆,小編都站過這一對,但一期節目罷了,毫無售後服務,令cp粉捶胸頓足,失望透頂。

確實,這麼看的話,定位混亂,為人淡泊端正,角色缺乏話題,或許這些都是李沁火不起來的原因。

但轉念一想,大紅大紫不了又如何呢?

那就讓玄學的歸玄學,天地反而開朗。畢竟我們只想在白鹿山嶽間,再與田小娥,相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