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休閒+鄉村旅遊+休閒農業」,一種新的跨界?

唯美鄉村 發佈 2020-01-18T08:17:26+00:00

該產品是以田原鄉村、體育運動的資源為基礎,以休閒環境氛圍塑造為依託,通過各種專項活動來規劃、設計、組合成相關產品,引起城市人的消費慾望與需求,進而參與感受運動與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新的休閒旅遊形式。

從旅遊市場的實際需求出發,將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與體育休閒相結合,對「鄉村旅遊」與「體育休閒」中的部分元素進行組合,可以形成旅遊市場的一種垮界新產品。該產品是以田原鄉村、體育運動的資源為基礎,以休閒環境氛圍塑造為依託,通過各種專項活動來規劃、設計、組合成相關產品,引起城市人的消費慾望與需求,進而參與感受運動與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新的休閒旅遊形式。

我國《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深化體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促進群眾體育(全民健身)、競技體育、冬奧會籌辦、體育產業、體育文化等重點領域的全面協調發展,預示著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運動休閒將成為未來體育和休閒農業的消費吸引核與收益點。

休閒農業如何看待體育產業發展前景,跟上體育產業發展節奏,並分得一杯羹?體育休閒化在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提質升級過程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一什麼是體育休閒?

體育休閒是指以觀看、欣賞和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為目的的旅行遊覽和體驗活動,是體育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一種健身運動方式,有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等特點。體育與休閒農業、文化、會展、養生、養老、網際網路、影視、金融、製造等產業的融合,可以有效促進體育產業創新發展。

「網際網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國家戰略和大眾旅遊時代背景下,體育與休閒農業相關產業的融合,不僅為體育的發展激發新的活力,也會為休閒農業產業的提質升級與創新轉型提供新方向。

二體育休閒化將深度改變城市人們生活方式

目前,越來越多的體育愛好者加入了「悅跑圈」、「騎行隊」、「自駕游」等網絡社交團體,並曬出自己的戰果,尤其是火爆已久的「微信運動」,掀起了不少城市人的走路「攀比風」,開啟了網際網路、體育、休閒三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局面,也反映了體育休閒娛樂化的趨勢和大眾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三體育休閒化成為休閒農業提質升級的新機遇

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發展使休閒進入大眾消費時代,農業觀光逐步向休閒與度假並重轉變。城市遊客不只局限於走馬觀花式的傳統觀光方式,更願意參與一些能夠促進身體健康、恢復體力精力、加強體育鍛鍊意識的運動休閒旅遊項目,如山地運動、水上運動、農事體驗活動等。目前,全國縣級以上有景區2萬多個,但休閒度假景區不足5%。而我國全年的法定節假日115天,到2020年,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城鄉居民旅遊休閒消費水平大幅增長,這些景區遠遠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休閒運動需求。以運動休閒和娛樂為特徵的體育休閒產品將成為休閒農業提質升級的新藍海。

四體育休閒將成為鄉村旅遊發展的新引擎

「體育休閒」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體育和休閒需求,有利於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於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凝聚力和文化競爭力。體育休閒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休閒運動、戶外營地、徒步健身綠道、體育健身養生等與體育運動相關的產品類型以及休閒農業體驗相關的裝備、設施建設,將成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閃亮點。發展體育休閒,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培育複合型體育休閒產品,通過體育休閒延伸產業鏈創造更豐富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品,可以進一步增加遊客的消費項目。

五根據不同資源可創意多種體育休閒活動項目

(1)草原沙漠地區:摔跤、射箭等馬背民族相關運動;那達幕等蒙古傳統民族體育節慶;滑草、草地摩托、草地滾球等現代時尚運動。徒步、滑沙、沙漠探險、沙漠摩托、沙漠賽車、沙浴、騎駱駝等。

(2)丘陵山區:森林野戰、森林氧吧氧浴、森林探險、越野滑雪、叢林穿越、叢林溯溪、露營、騎馬、爬山、攀岩、定向越野、攀冰、滑雪等。

(3)海邊地區:游泳、遊艇、潛水、水上摩托艇、滑水、賽艇、帆船、帆板衝浪、皮划艇、滑沙入海、沙灘排球、深海潛水、帆傘、浮潛、水球、水上自行車等遊樂性運動;出湖(海)打魚、航行等體驗類遊玩運動;水上運動節、大型水上運動類賽事等賽事節慶活動。

(4)湖泊河流區:漂流、溜索過河、溯溪、溪降等水上運動;賽龍舟、放竹筏等當地民俗結合的民俗類水上運動和節慶。峽谷岩洞:探洞、峽谷探幽、攀岩,速降,越野定向、徒步等。

(5)田野鄉村區:果蔬採摘、露營、汽車越野等休閒運動項目;民俗類的運動項目和節慶活動。生態濕地觀賞、划船、捕魚、摸魚等。

(6)農業公園區:健身鍛鍊、廣場舞、太極拳、瑜伽等活動;球類活動、公園定向、滾軸、滑板、人工攀岩等運動休閒項目等。

鄉村農業旅遊的主要實踐類型

1、國家農業公園

國家農業公園,是鄉村農業旅遊的高端形態,是中國鄉村休閒和農業觀光的升級版。它可以是一個縣、市或者多個園區相結合的區域,也可以是單獨的一個大型園區,應該具備農業資源代表性突出的特點,通常須要包括傳統農耕文化展示區、現代農業生產區、民風民俗體驗區三大基本組成區域。它是集農業生產、農業旅遊、農產品消費為一體,以解決三農問題為目標的現代新型農業旅遊區。

2、休閒農場/休閒牧場

休閒農場是指依託生態田園般的自然鄉村環境,有一定的邊界範圍,以當地特色大農業資源為基礎,向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農產品和滿足都市人群對品質鄉村生活方式的參與體驗式消費需求,集生態農業、鄉村旅遊、養生度假、休閒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實現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的現代農業創新經營體制和新型農業旅遊產業綜合體。

3、鄉村營地/運動公園/鄉村公園

鄉村營地、運動公園、鄉村公園都是以郊區基本農田、生態片林、水系濕地、自然村落、歷史風貌等現有生態人文資源為基礎建設體系,一般在郊區選址布局。鄉村營地、運動公園、鄉村公園當前正與國際積極接軌,迎接需求旺盛的自駕遊客群。野營地旅遊是國際非常流行的一種旅行方式。

4、鄉村莊園/酒店/會所

鄉村莊園和鄉村酒店在國外興起較早。英國典型的鄉村莊園,以田園詩般的城堡和村落著稱。法國的香草莊園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因芳香浪漫而聞名世界。鄉村莊園是以養生度假生活為突出特點的高端旅遊業態,未來度假莊園可以成為引領鄉村旅遊升級發展的重要產品。鄉村莊園將是代表中國農村今後發展的重要方向。莊園人生,是都市居民的追求。

5、鄉村博物館/藝術村

鄉村博物館:選定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進行保留、保護和維修利用,建成綜合性、活態化的鄉村主題博物館,包括風情文化、建築園林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飲食文化、茶酒文化、婚慶壽慶文化、耕讀文化、節慶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作坊文化、中醫文化等。

藝術村:為藝術家創作研究提供時間、空間支持,讓藝術家進入一個充滿鼓勵和友誼的環境。在國外鄉村藝術村很普遍,國內須大力發展。

6、市民公園

市民農園,又稱社區支持農園,是指由農民提供耕地,農民幫助種植管理,由城市市民出資認購併參與耕作,其收穫的產品為市民所有,期間體驗享受農業勞動過程樂趣的一種生產經營形式和鄉村旅遊形式。

周末農夫,是指居住在城市的白領來到農村租用農民的耕地,在田地裡面種植自己喜歡的蔬菜,這些蔬菜平時主要由農夫照顧,社區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去自己的田裡澆水、施肥、收穫成果。

7、高科技農園/教育園

高科技農園,立足農業優勢產業,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突出科技引領和示範帶動引進科技化和智能化項目,發展高科技農業。英國伊甸園是高科技農園的代表。

教育農園,指經營者利用農業與農村資源,作為校外大自然教室,提供人們接近自然生態,參與農耕過程,體驗農村生活,讓人們實質地接觸與了解農業生產、農村文化與生活,並經供求雙方的互動互補,帶動產業與教育發展的農業經營型態。

8、鄉村民宿

利用自用的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提供遊客以住宿之處。不同於傳統的飯店旅館,可以沒有豪華設施,但要讓人體驗當地的風情和民宿主人的熱情。民宿發源於英國,後在台灣、日本發展迅速。現台灣民宿向精緻化、豪華化、高價化、高服務化演進。民宿以特色和服務聞名,在設計上強調舒適、精緻、創意、文化藝術,風格多樣。

民宿的類型,主要有農園民宿、傳統建築民宿、景觀民宿、海景民宿、藝術文化民宿、運動民宿、鄉村別墅、木屋別墅。

9、文化創意農園

文化創意農園是以有機農業與有機養殖業為基礎、融合了文化教育與創意產業的時尚農藝園區,與文化創意農園相對的是位於城市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在中國文化創意農園發展初期,一定要在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大力扶植與支持下,創建一批具有示範性的非盈利性文化創意農園,逐漸培養起文化創意農園的消費者群體、營銷渠道、特定細分市場與多樣化的商業模式,最終順其自然地過渡為盈利性機構或再創建以盈利性為主的文化創意農園。

「連結」《圖解30個成功農場》 · 前人的實踐是我們的階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