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萬事人性化!這10個日常家居設計,國內沒有幾個能做到!

新住家居 發佈 2020-04-29T10:12:22+00:00

很多去過日本的人都說過日本在各個方面的人性化設施,在家居領域更是如此,今天我們提到的這10個日常家居的設計,在國內就沒幾個做到的。1、最被日本人重視的沐浴間日本的衛生間以及淋浴間,是最被他們重視的一個區域,也正是因為被重視,所以處處都體現了人性化。

很多去過日本的人都說過日本在各個方面的人性化設施,在家居領域更是如此,今天我們提到的這10個日常家居的設計,在國內就沒幾個做到的。

1、最被日本人重視的沐浴間

日本的衛生間以及淋浴間,是最被他們重視的一個區域,也正是因為被重視,所以處處都體現了人性化。

比如,日本的整體浴室都是統一在工廠里製作完成,再運到施工現場組成,用的都是防水性超高的材料,結構牢固,而且絕對防滲防漏。

因此地面和牆面也不需要另外再做防水,降低了整體的施工難度。

去日本住過酒店或者民宿會發現,日本浴室地面的材質似乎和我們國家也不一樣,這也是特殊材料製成。踩上去腳感柔軟不涼,容易清潔,還能迅速乾燥,為了做到這個細節,日本人甚至對人體足部感受溫度做了研究。

日本人家的浴室都會安裝浴缸,浴缸還會帶一個控制面板,來控制放水排水以及水溫,泡澡的時候隨時也能調節,非常方便。

而且他們的浴室幾乎是無死角,而且前面也說了因為材料好,防滲水,這也方便了後期的浴室清潔。

除上面以外,日本浴室還有順暢的下水系統,浴室地面安裝設計也會有合適的坡度,方便排水。

包括考慮到小朋友和老人淋浴的時候比較勞累,一般都會在淋浴區安裝可坐的隔板。

2、舉世聞名的收納系列

日本收納說是舉世聞名完全不過分,本來是因為居住空間小,沒辦法開啟了收納之路,沒想到竟然做得那麼精細,很多國家的主婦紛紛學習,我們下面就來盤點下面這幾個針對性的收納措施:

針對衣櫃

日本針對衣櫃收納最經典的莫屬抽屜式收納盒了,讓衣服方便分類,拿取便捷。最常見的日本衣櫃的組成部分就是:頂部大收納盒+中間掛衣區+底部抽屜式收納。

抽屜式收納盒在日本已經成為衣櫃的組成部分。

很多人不理解會說:為什麼不直接定做木質抽屜呢?

首先木質抽屜成本高還有甲醛,抽屜式收納盒材質是塑料的,零甲醛,家裡有小朋友用它更合適。

其次,木質抽屜一旦定製就無法靈活移動,無法改變,而抽屜式收納盒隨時都能增加減少,遇到換季也能上下靈活調整。

第三有關收納量,很多人誤以為木質抽屜收納量大,其實正好相反,木質抽屜比較厚,有折損,外表看著不小,實際容量卻不大。

抽屜式收納量折損小,容量和看到的外觀差不多,收納量自然要高出很多。

針對櫥櫃的收納盒

針對廚房櫥櫃,日本也有相應的收納盒來收納,主要是帶滑輪的鍋蓋收納筐。特別針對平底鍋、炒鍋以及鍋蓋設計的。

考慮到鍋都比較重,設計師在收納筐底部加雙滑輪,方便抽拉拿取。

針對小物的收納盒

針對小物品收納盒,除了大家常見的十字收納盒外,還有這種專門壁掛粘貼在桌下的小抽屜。

用來收納筆、遙控器、餐具、咖啡包、茶包都是非常合適方便,因為比較小,推進去厚幾乎完全隱形,不會影響桌子美觀。

填充縫隙的收納

針對填充縫隙收納,普遍的是夾縫置物架,不過收納量相對來說比較小,我個人覺得日式的果蔬收納筐容量更大,也更符合我們國家人口多,愛囤菜的習慣。

這個收納筐是可以多層疊加的,非常穩不會倒,大開口還鏤空,就是保證果蔬的通風乾燥。


3、精細的廚房工具系列

日本的廚房工具真的超級多,多到有分別針對某一種水果或者蔬菜來處理的工具。

比如在我們國家不常見的香蕉切片刀,專門用來削橘子的工具(話說橘子不是隨手就剝開了?),甚至連洗碗巾都有各自可愛的造型。對比我們家裡亘古不變的綠黃搭配洗碗擦,感覺自己和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

4、精細的清潔用品系列

不僅是工具種類多,清潔工具更多,畢竟日本人對清潔的要求更高,所以設計出來的工具,也非常有針對性。

比如專門清潔水龍頭的、刷水槽的、疏通管道的、清潔茶壺口的等等等等,根本盤點不過來。

5、看似簡單實則驚人的通電鏡櫃

日本還有看似很簡單,實則非常驚人的通電鏡櫃,表面看平平無奇,實際上不僅能防霧氣鏡子,櫃內的置物板都是可拆卸的,還自帶插座。

而且鏡櫃還可以裝成一體式的,做成集成收納既視感,每個區域每個部分打開都有小機關,內部都能用來收納。

所以終於明白為什麼日本空間那麼小,看起來卻很整潔的原因了。

6、對特殊人群的關懷

日本的人性化還體現在對待特殊人群的關懷上,比如我們之前就給大家說過得可抽拉的廚房吊櫃。

即便是坐輪椅的朋友,需要做飯拿取物品,有這個吊櫃也不會覺得辛苦。

對特殊人群的關懷在衛生間這裡體現的細節更多,比如一個人出門還帶著寶寶的媽媽,需要去衛生間。日本人就在衛生間馬桶前的角落,安裝一個可摺疊的寶寶凳,把寶寶放在這裡就能安心如廁。

對一些殘障人士,日本的公共衛生間馬桶一側有面板,有呼叫幫助的設置。手旁邊就有拉手可扶,馬桶前還設置帘子保護隱私。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衛生間內,設有一個可下拉展開的台面,是專門針對殘障人士更換尿不濕,用完推回不占地方,也讓殘障人士不會為上廁所感到麻煩和痛苦。

7、微調的水槽

日式水槽比較大,下水設計的更大,一般水槽內還有一個凹形的設計,為了方便收納一些清潔物品,算是比較人性化的設計。

水槽的下水由四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能拆卸清洗,這裡還是為了好排水不會堵,同時過濾掉一些食物殘渣等。

國內下水槽相對來說小一些,如果也嫌水槽下水籃清理麻煩,可以使用這種水槽過濾網。


一拉一提就能丟掉,下水籃的孔再也不會被堵住,也無需用手摳啦!

8、水龍頭上的小細節

日本水龍頭也有細節,比如他們很多都會選擇抽拉水龍頭,方便清潔台面也方便洗頭髮。

甚至在灶台上都會安裝一個水龍頭,鍋里需要水也隨時可加,懶人真的太需要這種設計了。

9、不開窗通風設備

日本房間窗戶很高,不會頻繁打開或者關閉,因為他們有一個室內的通風設備,就是這種像燈的開關大小的面板。

按一下可以彈開讓室內通風,再按既可以關閉,這樣即便全家人都出行遊玩,家裡也能保證正常的通風,回家後家裡也不會有悶悶的味道。

10、日本的隔音室

日本房子,大多標配一個隔音系統,分別為:

樓板隔音:開發商完成,預防樓上樓下互相干擾;

下水管隔音:自家完成,主要是抑制沖廁所排水聲、下水口的排水聲;

樓梯隔音:開發商完成,防止公共樓梯的聲音傳進室內;

牆地面隔音:解決廁所→起居室,水泥地面與地板之間所產生的噪音,也就是屋子的隔音解決方案。

這些隔音的細節,對於家裡有老人或者嬰幼兒真的很人性化,不用擔心樓上聲音過大,吵鬧到小朋友和老人的睡眠。

​當然除此之外,針對有音樂愛好、或是特殊職業者,日本人還會設置專門的隔音室。讓有需求的愛好者,在不被打擾也不打擾其他人的情況下,享受自己的樂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