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逼得嬴政去求王翦出山,源頭是項燕和昌平君策劃的郢陳之叛

划水哥 發佈 2020-02-01T10:05:52+00:00

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這是因為秦國吞併列國太快太順,也就在楚國遇到了一次挫折,涼水喝快了都能嗆到人,更何況是存世長達數百年,車不同軌,書不同文的萬乘大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這是因為秦國吞併列國太快太順,也就在楚國遇到了一次挫折,涼水喝快了都能嗆到人,更何況是存世長達數百年,車不同軌,書不同文的萬乘大國。

等等,這和我們語文課時學到的古文不一樣啊。

賈誼的《過秦論》里有寫道: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人都用了六代人的時間才完成統一,你怎麼能說它吃相太差,滅國太快呢,注意這裡有一個誤區,秦國崛起一步步蠶食六國領土和秦國展開滅國戰的時間起止是不一樣的,以孝公繼承被魏國揍得近乎滅亡的秦國並攜手榮辱與共的商鞅一起變法為起點到呂不韋最大的投資秦莊襄王死為止是秦國從人見人欺到人見人氣的崛起史,以始皇十七年秦滅韓國開始算起到始皇二十六年齊王建不戰而降為止的十年就是秦國鯨吞六國的滅國戰全程了。

相比於賈誼文章里長達114年的六世,這不到10年的滅國戰可見進行得多麼順利,所以天下才會對楚國頑強的反撲紀記憶猶新。

變幻莫測的楚國國都

但這次反撲其實並不是一場簡單粗暴的一對一solo局,在這裡面地下黨拉仇恨,主人公逃出牢籠,新附之地高舉反旗,信任之人背後插刀,名軍大將啪啪打臉,賦閒老將收拾殘局,一場劇情懸疑大片該有的情節都有了,就連秦楚兩個主角之間,都插進了一個第三者——韓國。

話說關東最強力的楚國,竟然選擇了關東最弱小的國家韓國作為自己譜寫最後輓歌的同伴,而這個同伴甚至在當時早就已經亡國了。為什麼楚國會做出這麼不合理的選擇呢。

這就要從整件事的開端說起了,我們知道楚國的都城叫郢,但事實上楚國遷都的次數一隻手都數不過來。而楚王每到一個地方,不管原來叫啥,通通改叫郢都,所謂的郢其實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位置所在,而是更接近於後來京師、京城的概念,它被用來表明這是君主的駐地,是國家的行政中心。

當然這頻繁的遷都歷史到了戰國晚期更是發展到了極致。

公元前278年,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攻克楚國郢都,在如今位於江陵的地方設置了南郡,楚王被迫遷都陳地。

公元前241年,五國攻秦失敗,最後一次的合縱不僅沒有到達預期的效果,甚至秦國一路反推到了楚國家門口,楚王受迫於秦軍的巨大壓力,不得不再次祭出遷都大法,這回他們的目的地是更東面的壽春。

江陵位於現在江漢平原,陳位於淮河北側的淮陽,而壽春則是位於淮河南岸的壽縣,打開地圖我們就能發現,戰國晚期郢都的位置雖然經常變遷,但總體上還是遵循著惹不起我還能躲不起的原則一路向東遷移。

陳地是韓國元素和楚國元素並重的秦國地盤

不過郢陳的重要性並沒有因為楚王東撤而受到影響,由於陳地位於秦楚韓三國交界之處,一般來說一個地方的行政難度跟一個要素呈正相關,那就是和它相鄰的行政區劃有多少,而這種現象在多方沒有足夠力量壓制當地反抗的時候尤為明顯,看看金三角地區就知道這條規則有多准了。

理論上來說,郢陳並不屬於這種情況,因為它被秦國的領土給團團包圍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它的西面是舊韓國領地,韓國雖然弱小,但畢竟是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國家,為了降低關東諸國的抵抗心理,嬴政並沒有在韓國滅亡後對韓王安斬盡殺絕,而是將其安留在了潁川郡,當然這招一定程度穩定了韓亡之後韓地的行政秩序,但也令地下的抵抗力量以及失去地位的舊韓國貴族有了可以期待的旗幟。

而郢陳又是楚國舊都,不僅楚國勛貴在這裡有牢固的根基,就連民眾心向故國的情緒也仍舊很濃烈,加上這裡又是秦楚交戰的前線,各種軍事政治變化的消息都會第一時間在這裡匯集,可以說陳地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聽命於秦的乖孩子。

潁川思韓,陳地戀楚,可兩個偏偏又都處於秦國的統治下,為了實現各自的目的,聯合是必然的結果。而這一聯合的助推劑就是王賁攻楚,因為秦軍的調動,陳和潁川出現了頻繁的敵後活動,為了避免韓王安被反秦勢力掌握,嬴政迅速對他進行了遷移。根據《睡虎地秦簡·編年紀》記載,韓王安不晚於公元前227年,韓王就已經被遷移到了陳地。君主被強制送出了故土,加之稍後的非正常死亡,更加引發了韓國人的不滿或者說不安,韓國舊都新鄭的武裝暴動愈演愈烈。

秦地在西,新打下的楚國領地陳在東,在兩個中間的就是韓地,韓地的動盪可能一支偏師就可以解決了,但是如果這股不安定的趨勢傳向了陳地,而陳地再和更東側的楚人聯絡上,那對於秦國來說就是一次傷筋動骨的大傷了。

為了避免這種反秦情緒的傳染,嬴政千挑萬選,任命了一個人前往陳地接管地方事務。

一個楚國王子成了秦國重臣

這個人就是楚國公子昌平君,這個楚國公子身份並不一般,他是楚考烈王熊完在咸陽做人質的時候和秦人聯姻生下的兒子。當年熊完為了爭奪王位靠著門人黃歇的計謀得以歸國,但匆忙之中完全顧不上幾個兒子,所以昌平君和弟弟昌文君就一起留在了秦國。

雖然身上有著敵國王室的血脈,但是昌平君的日子還算過的不錯,這是因為有一個好姑姑的存在。這位姑姑是秦孝文王的王后,羋姓,熊氏,也是楚國的華陽公主,更是秦國歷史上有名的後宮女強人之一,嬴政的老爸當年就是在呂不韋的建議下穿著楚國服裝討得這個名義上母親的歡心才最終有機會登上王位。

華陽夫人在嬴政繼位以後作為干奶奶被尊為華陽太后。作為楚系外戚領袖的她繼續發揮著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因此在嫪毐之亂的時候,嬴政用來平亂的人中就有昌平君兄弟的名字,而在這次的韓地動亂中,主政楚國故都的人選也是昌平君,這說明了兩點,第一昌平君有著一定的政治基礎也獲得了嬴政的信任,第二嬴政在這個時候選擇昌平君也有希望他以楚國宗室的身份調和在陳地的秦楚矛盾。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嬴政在華陽夫人於公元前230年死後為了清除楚系外戚的一個手段,但這裡有一個疑問,如果真的要解決昌平君的話,那麼咸陽不是更好的地點嗎,對於一個流著敵國血液的外戚來說,在咸陽既沒有輿論的支持,更沒有武力的保護,非要放到一個曾經是故國首都的地方,讓他和楚國的勢力搭上邊再處理嗎?

所以我們大致可以認為昌平君鎮陳是嬴政為了利用他的楚國公子身份確保陳地的反秦活動不會因為韓地局勢的影響而不可控。

昌平君從重臣到叛臣的轉變

這段工作想必昌平君完成的還不賴,因為稍後就是《史記》上有名的嬴政詢問眾將滅楚需要多少兵力,老成持重的王翦說要六十萬,少壯派的代表李信說只要二十萬就夠的事件了。試想一下假如昌平君沒能有效安撫作為後方的陳地,嬴政怎麼敢安心讓秦軍精銳放著雷池在身後開啟滅楚戰爭。

《史記·王翦列傳》:秦王政二十二年,李信、蒙武遂將兵二十萬南伐楚,分攻平輿、寢,大破楚軍。

但是對於滅楚大軍後續的動向《史記》同樣有記載

李信攻破郢陳以後,引兵而西,與蒙武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初戰大捷的秦軍本應該繼續向東南方向的壽春挺近,但是為什麼李信要回兵向西,唯一的可能就是西側有變威脅到了秦軍補給,而且這個威脅還應該不小,必須要李信率伐楚主力回師對付。

之前伐楚前哨戰時被王賁剛剛打服的南陽地區應該這時候還沒有餘力組織武裝起義,如果有也可以用當地駐防軍加以壓制,但是假如是剛剛因為新鄭叛亂而動盪不安的陳有變就不好說了,更何況這個楚國故都還有一個楚國宗室當領導的時候,李信的行為就可以解釋了。

我們上面也說了,要讓李信主力回師,陳地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昌平君的個人身份缺一不可,那麼為什麼昌平君會突然從秦國重臣變成一個心繫故國的反臣呢?

原因史籍上沒有明確說明,但無外乎那麼幾個,因為鎮陳的關係,平常一直在咸陽的昌平君開始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楚人,因為新鄭的叛亂他也開始對亡國者的心理有了認識,而更重要的是這次李信伐楚的目的和前幾年內史騰伐韓是一樣的,都是志在滅國的大戰,山河破碎,國家傾覆的危機不僅喚醒了昌平君作為楚人的心,更催促著楚人在正面戰場上力不能敵的情況下尋求第五縱隊的支持,這裡面最好的人選就是陳地的昌平君,他的身份不用多說,而從地理上來看,陳地和當時的前線——項也相距不遠。

看到項這個字是不是格外熟悉,沒錯這裡正是楚國貴族項家的封地,當時在這裡組織抗戰的就是楚國名將項燕,他也是後來西楚霸王項羽的爺爺,在項燕的積極爭取下,昌平君無疑產生了動搖。

而我們在前面也說了楚系外戚領袖華陽夫人在這前後死去,且不說嬴政有沒有動殺心,但對於昌平君而言,無疑會產生一種政治生命走到盡頭的感覺。這種威脅感加上之前的一系列影響因素構成了昌平君易幟的原因。

秦軍大敗,李信被打臉,王翦再出山

最終昌平君決定的效果無疑也達到了項燕的預期,之前就已經在新鄭發動過暴動的韓國官民再次動了反心,他們在潁川父城一帶迅速的響應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場橫跨秦楚故地的大規模有預謀叛亂。

因為叛亂除了陳地,還波及到了韓國故地潁川,所以李信才會在回師攻占陳之後繼續西進到潁川附近。這樣一來不僅為楚軍贏得了寶貴的休整時間,更為剛剛被李信回師所擊敗的昌平君勢力爭取了重整旗鼓的機會。

也是因為這段時間的存在,所以有了後來項燕的楚國大軍休整完以後緊緊跟住了李信軍的尾巴,考慮到楚國在陳地的影響力和李信急於回救潁川的心理,項燕軍在穿越陳地的時候並不會遭遇到太多的抵抗,昌平君所部也應該在這時候加入了楚軍,這就有了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的故事。

而到了潁川這個決戰地點以後,昌平君義軍,韓人義軍,項燕主力三方勢力匯合,秦軍大敗,楚軍陣斬七都尉,這是什麼概念,秦國都尉就是一郡的軍事長官,要知道秦剛統一天下時也只有三十幾個郡,而當時的天下還有楚、齊、燕三國,可想而知這次大勝的戰果有多大,而上一次秦軍遭到這樣的大敗則要上推到嬴政開啟滅國戰爭之前,送給秦軍大敗的是同為戰國四大名將的趙國李牧。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這場秦軍在名義上的主場實際上的客場——剛剛征服不久的韓地楚地上的大敗在為期十年的六國吞併戰爭史裡面有多罕見,要知道秦國之前剛剛吞併三晉,為了防止縱橫河北的王翦功高震主,這才特意提拔了宣稱用更少的兵就能滅楚的少壯派代表李信,沒想到一陣耳光扇的響亮的同時,楚軍先鋒竟然逼到了韓國故地。

值得慶幸的是,嬴政不是袁紹,對於王翦並沒有像袁紹對沮授那樣一殺了之,反而是迅速認識到了這個錯誤,甚至對著王翦說出近乎懇求的話:「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

楚國續命的本質

事實證明面對楚國這樣一個縱深廣闊的國家,王翦的觀點是合理的,楚國廣闊的地理空間除了拉長了楚軍的防線以外,隨著戰事的推進也會稀釋進攻的秦軍,所以王翦的六十萬(這個數字是包含後勤和預備隊的)是那個時代的戰爭條件下的一個合理選擇。

而且即使不從軍事上來看,楚國也有自己的獨特性,因為在變法圖強極為普遍的時代,楚國的力度也是最小的,究其原因就是楚國根深蒂固的分封制度,這樣一個地方勢力極為強勢,大族壟斷了所有資源的楚國雖然沒有太多的內在驅動力去爭奪天下,但假若有誰想亡楚絕對會因為大族想要維護自家在地方上的利益而陷入持久戰。

地方豪強攻不出去,守的卻很頑強,是不是和一個朝代很像,沒錯就是東晉,祖逖、桓溫、劉裕都組織過北伐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卻沒有一個能真正實現恢復中原的目標,而當東晉失蜀、失荊後,它卻能擋住苻堅大軍的致命一擊,這中間同樣有地方大族豪強外向型不足,但當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時抱團能力暴增堪比當今NBA的原因。

可能有所不同的是,楚國的大族更接近於中世紀歐洲的領主,而六朝時期的士族則更像是渴望加強田客對地主人身依附關係卻受到專制國家法令制約的地主。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抗秦戰爭中楚國表現最好的是項燕,在巨鹿徹底擊敗秦軍的是同樣出自項家的項羽,也解釋了為何後來漢高祖為了抑制關東地方勢力,遷徙的大姓中除了舊齊國的田氏以外,就以舊楚國的貴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為主。

昌平君的陳之變切實擊中了李信滅楚忽視後勤和戰略縱深的缺陷,通過在秦軍後方發難聯合項燕的楚軍給了強秦最後的壓力,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楚國的大族在利益攸關的時候奮力一博,試想實行郡縣制的秦國要是真的吞併楚國,這些擁有領地和領民的大領主只會遭受巨大的損失,所以當戰爭真正危及了陳地附近的項氏領地——項時,楚軍的抵抗被放大到了極致。

更多內容請點擊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