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的「精神胚胎」了解過嗎?來看看它跟孩子們有什麼關係吧

父母圈 發佈 2020-02-26T05:25:53+00:00

這個概念是運用到雙方吵架的時候就像在交替拍球,雙方的情緒在爭吵中升級,相似於球被重力擊打後反彈的高度,情緒越強,反彈越高。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自動隔離第三十四天。今天的心理學學習,分享老師的六大效應都實際的對應到了生活中,讓枯燥的概念顯得生動有趣又易記。自己總結的時候卻無意識的漏掉了一個「 拍球效應 」。這個概念是運用到雙方吵架的時候就像在交替拍球,雙方的情緒在爭吵中升級,相似於球被重力擊打後反彈的高度,情緒越強,反彈越高。只有當一方終止「拍球」,回歸冷靜,那麼接下來彼此才不會因為「拍球」的舉動引發的暴力情緒越來越受傷。對應到跟老公的爭吵,是他機智的採取了終止拍球的行為,於是迎來了舒心愉悅的大吃大喝。

再說一下這兩天收到的家長留言。真的是各有各的心酸史,各有各的為難事,都是有關熊孩子的。具體問題千萬種,模式就一種:我該如何管理引導孩子的學習?

面對這個問題,首先要跟家長們搞清楚一個概念:學習指的是哪方面的學習?很多家長固化的概念都偏向於學業、技能的學習。當然,咱們不是說關注學業不對。但是,我們在關注之前要明白的是:孩子目前有沒有,或者具不具備可以去專注學業知識、技能的興趣?

打個比方:如果說孩子五歲,他內在的身體機能的發育,影響到他接觸和感覺外界的能力而使他無法專注,那麼你是要在這個孩子身體,大腦神經發育的關鍵期,去嘗試鍛鍊孩子的感覺,感知,大腦反應的系統能力?還是會選擇一個通過學寫字,學下棋等等的技能練習去規範他的注意力呢?家長們可以去思考一下。

說到這兒呢!跟家長們分享一個概念:「精神胚胎」,這是德國的幼兒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提出的:當孩子只是一個胚胎的時候,就是具有內在精神的。會在後期的自然發育過程中慢慢把自己本有的精神發揮出來。國內知名幼兒教育專家也很贊同這一觀點。研究提出:孩子六歲前最需要的是內在的關係模式,而不是技能的灌輸。在有關幼兒行為的研究中,曾提到有關多動症孩子的一個理念,很多多動症的孩子是內在的本有的精神遭遇了外界的主導和壓制,最終導致精神胚胎髮育的敏感期得不到發展,而這種能量又需要釋放,引發了孩子無法安住在一處形成的多動現象,外在顯現之一:孩子一會這樣,一會兒那樣,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想怎麼樣。

(節選)很多幼兒教育學家支持蒙特梭利的這一說法,他們通過觀察發現,孩子6歲前有許多心靈發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音樂、數學等等都有一個敏感期。處於特定敏感期的孩子,會對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了匪夷所思的執著,他們會不厭其煩地自發地重複去做這些事。如果這些事在敏感期內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訓練,這個孩子的特定能力就會得到充分發展。如果錯過了這個敏感期,這一特定能力就會遭到難以逆轉的損害,以後要花極大的力氣才能部分彌補(節選)。

因此,孩子的成長前期最需要的是穩定支持,安全守護的關係模式,而不是長期以來家長不斷的以自我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的填鴨或壓制型的灌輸。可能你正在以你以為的方式打壓了孩子具有的精神胚胎髮育的敏感期(每一個孩子都會有屬於他自己的興趣特性)。

因為時代的不同,一直會呼籲現在的家長們,了解一些心理學教育觀念,了解一些有關孩子身體心理發育的實際背景。因為只有我們成長了,才可以有智慧的去引導和開啟孩子發育他自己的精神胚胎。請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無限潛能。關鍵是:有沒有一個可以培養出天才的家長。

了解孩子的心理發育可以先看看《兒童心理學》,如果你連可以協助到孩子成長的書都沒有時間和精力看,那又怎能說為了孩子願意付出所有?那你的付出也只是停留在你願意付出的層面罷了。那又怎能去要求孩子必須心甘情願的付出去滿足你的期待?

歸根結底,家長們都了解孩子的天性嗎?有多少願意為了孩子的天性而不懈努力?勁兒用錯了地方,一切都白費,還有可能是反作用力。

文/曉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