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好萊塢巨頭索尼影業旗下的IP,蜘蛛俠「隻手遮天」

維賽迪 發佈 2020-06-11T13:20:28+00:00

事實上,《勇敢者遊戲》的問題跟環球的《速度與激情》很相似,就是過度的套路化,大家都知道商業電影來來去去就那幾個模板,但為什麼有的電影就能拍得票房節節高升,有的卻越拍越走下坡路呢?

之前已經介紹過迪士尼、華納兄弟以及環球三家好萊塢巨頭的IP情況,今天將介紹第四家巨頭---索尼影業手上所持有的IP。

索尼的IP數量是好萊塢五大里最少的,且狀態也不能說得上非常好。

PS:索尼暱稱索大法

蜘蛛俠

在這裡科普一下,蜘蛛俠雖然是漫威英雄,但在90年代由於當時的漫威瀕臨破產,因此到處販賣旗下英雄的版權。

最初漫威打算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將旗下所有(對的,所有)角色的影視版權都賣給索尼,但索尼影業拒絕,因為當時的漫威英雄里只有蜘蛛俠是具備相當明顯的商業價值,所以最後索尼花費700萬美元將蜘蛛俠的影視版權買下了。

此外,合同規定的是索尼必須每5年就推出一部蜘蛛俠電影,否則版權會自動回歸漫威。

但需要注意的是,索尼買下的嚴格來說不僅僅是蜘蛛俠這個英雄,而是一整個系列的版權。

換句話說但凡是蜘蛛俠漫畫的角色索尼都擁有其影視改編權,而且只要蜘蛛俠漫畫推出新角色,索尼也會馬上擁有這名新人物的影視版權。

《蜘蛛俠》無疑是目前索尼影業的頭號皇牌IP,首先蜘蛛俠這個IP本身價值高達290億美元,是最值錢的超級英雄(蝙蝠俠是280億)比起整個漫威宇宙的320億美元也差不了多少。

且由於蜘蛛俠本身人氣高,漫畫角色也是非常多還一直在推陳出新,索尼要打造多少個電影系列都不是問題。

不管是發展性還是可塑性方面都是頂級。

事實上,在2018年索尼影業就已經推出了《毒液》系列,如今又有《吸血鬼莫比亞斯》等影片,顯然是想打造所謂的「蜘蛛俠宇宙」,儘管目前蜘蛛俠正在跟迪士尼的漫威宇宙合作,但出現在索尼本家的「蜘蛛俠宇宙」也只是時間問題。

拉遠一點來說,蜘蛛俠除了電影,對於索尼的其他領域價值也不容小覷,比如之前大火的PS4遊戲《漫威蜘蛛俠》,在動畫領域的《平行宇宙》又奪得了奧斯卡最佳長片大獎,可以說是全方面開花。

黑衣人

上世紀的老牌科幻IP,但很可惜由於最新作《全球通緝》口碑票房雙雙撲街,根據之前外媒曝出的消息索尼目前打算將此IP暫時雪藏。

估計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會再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個系列了。

勇敢者遊戲

同樣也是上世紀的老牌IP,但近年來進行重啟後的效果跟《黑衣人》卻不能同日而語。

2017年的重啟作全球票房高達9.62億美元,在商業上可以說是非常成功。

不過這個系列目前也有很大的問題,2019年的續作《勇敢者遊戲2》票房雖然也有7.9億美元左右,但對比第一部下跌不少,對於一個系列來說不能說是單純看票房的,還需要顧慮到口碑的影響。

事實上,《勇敢者遊戲》的問題跟環球的《速度與激情》很相似,就是過度的套路化,大家都知道商業電影來來去去就那幾個模板,但為什麼有的電影就能拍得票房節節高升,有的卻越拍越走下坡路呢?

不要以為只要把模板套進去電影,它就能稱為出色的商業片,索尼倘若希望《勇敢者遊戲》系列真正成為繼蜘蛛俠外另一個拿得出手的IP,必須要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其他

在這裡必須提到的是《007》系列

《007》的版權屬於米高梅影業,而米高梅影業曾經被以索尼為首的混合財團所收購,但當時所收購主要是股份以及影片的版權等,因此索尼其實只能算是米高梅的一個大股東,說是說收購,但米高梅的獨立性非常高,跟漫威被迪士尼收購那種性質完全不同。

但後來在米高梅再次負債後索尼沒有再注資,任由米高梅自生自滅,因此最新作《無暇赴死》後的《007》電影發行權到底會落在哪家好萊塢影業手上,暫時仍然未有定論。

不過根據之前外媒的報導稱,索尼的確也有意將米高梅再次收購,但這次收購肯定就不像是上次那種方式了,而目的也很顯然是為了《007》的版權。

畢竟《007》系列的總票房成績高達70億美元,位列所有電影系列的第6名,純以IP本身的商業價值計算也接近200億美元左右,索尼對這塊肥肉動心思也很正常。

不過,收購就肯定有風險,加上上次收購造成的不愉快紀錄,索尼高層對此並沒有統一意見,但也不排除未來《007》的版權會來到索尼手上,那到時索尼就真的有雙王炸了。

總結

索尼的IP情況就是一個大頭撐天下,基本全靠《蜘蛛俠》,《黑衣人》可無視,《勇敢者遊戲》毛病不少。

但說句實話,倘若蜘蛛俠系列開發得好,完全足夠索尼吃個幾十年,因此索尼的重心肯定是要放在《蜘蛛俠》方面的。

但倘若要更上一層樓,那還是需要加緊打磨其他IP。



本期索尼的介紹到此為止,下期將會說到好萊塢五大最後一家---派拉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