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搶走的2件中國古文物:一件是猿人頭蓋骨,一件是唐朝冊封石

史料書館 發佈 2020-03-31T17:55:44+00:00

而在眾多列強之中,我們的近鄰——日本,是對中國造成最多傷害的國家,不僅在中國國土上肆意橫行、燒殺搶掠,並且將中國珍貴文物,以數百萬件的規模劫掠到日本國內。

隨著中國古代封建王朝走入末期,以及西方列強在堅船利炮的轟鳴聲中,中國開始從強盛千年的東方國度走向積貧衰弱的混亂時代,成為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的混亂國度,並被充滿侵略性的各路列強肆意瓜分。而在眾多列強之中,我們的近鄰——日本,是對中國造成最多傷害的國家,不僅在中國國土上肆意橫行、燒殺搶掠,並且將中國珍貴文物,以數百萬件的規模劫掠到日本國內。而在這眾多珍貴文物之後,有兩件文物十分的突出、耀眼。

日本是在裕仁天皇的領導下,發動了侵華戰爭。當時的日本在天皇和軍國主義的煽動下,達到了全民戰爭狂熱的氛圍之中。而作為日本天皇,裕仁不僅是個戰爭狂熱之徒,同時對於歷史古物也是一片痴迷。當日本軍部得知了天皇這一愛好之後,便開始加大對中國各地文物的瘋狂掠奪,其中,於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挖掘出的北京猿人頭蓋骨,成為了他們的重要目標。

於是,他們便採取各種威脅的手段,將北京人頭蓋骨搶奪過來,並連夜將其送到裕仁手中。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京國民政府曾向日本索要這塊北京人頭蓋骨,但是裕仁天皇卻以"並未見過此物",而搪塞過去,致使北京人頭蓋骨的下落至今是個謎團。由於該塊頭骨化石是發掘出,最完整的一塊遠古古人頭骨化石,其在研究猿人進化歷程上有著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而它的下落不明,便成人類歷史的一大缺憾。

而在上世紀初,日本不僅在東北戰勝了俄國,同時還取得了對中國東北的控制權。當日本關東軍抵達遼東之後,在當地的一座四方亭之內,發現了一個重達十多噸的大石,並派日本憲兵嚴加看守。原來這塊石頭是古代唐玄宗時期,用來冊封東北渤海王的"冊封石",其實有紙上撰寫有唐朝皇帝派使節,長途跋涉的來到遼東地區冊封渤海王為唐朝藩王的故事,而它的存在,則進一步表明了東北遠在唐朝時期就是中國領土的事實。

而這對於急於竊取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侵略者,則是個不願意看到的歷史古蹟,於是日本軍隊便將此物偷偷搬離東北,用貨船運往日本國內。現如今,唐玄宗這顆用來冊封渤海王的"冊封石",被安放在日本皇宮之內,成為日本天皇的私人物品,雖然,中國的民間組織多次向日本政府索要這件中國文物,可卻都已失敗而告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