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專家:母親焦慮全家焦慮,防疫宅家尤要警惕媽媽過勞

小微變變變 發佈 2020-02-25T17:50:47+00:00

近日,河南開封有一位媽媽分享了一段視頻,描述了疫情防控期間一家三口一天的生活狀態,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近日,河南開封有一位媽媽分享了一段視頻,描述了疫情防控期間一家三口一天的生活狀態,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網友直呼:媽媽也太辛苦了吧。

不少媽媽說:太真實了,這就是我的一天!

要了解疫情期間居家的媽媽們都經歷了什麼,看看網友們的各種心聲就好了。

"近期在家工作接近7×12,要協助孩子上網課,還要做飯,保持家庭基本衛生。我的背部、腰部酸痛無比,經常在家亂發脾氣,因為感覺沒有空閒時間給自己。"


"我剛好這段時間坐月子,雖說是全國人民陪著一起坐月子,但是寶寶太難帶了,我睡眠不足,還擔心寶寶的身體,怕上醫院,感覺我都要抑鬱了。"

我也是個媽媽,這段時間宅家防疫照顧一家大小,真心亞歷山大。這種狀況,讓我想到美國的「育兒之父」西爾斯博士在《西爾斯橙色親子課》中提到的"媽媽過勞"

01什麼是媽媽過勞?

指的是媽媽在各種壓力之下,很少或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照顧自己,不管是體力上、精神上、情緒上還是心靈方面,已經超出身體所能負荷

媽媽過勞有不同程度,但不管哪種程度的過勞,媽媽都需要全方位的幫助。因為媽媽過勞會導致家庭中情緒和關係上的惡性循環。

過勞狀態下媽媽們對生活的描述是這樣的:

  • 我感覺透不過氣來。每件小事都讓我心煩。
  • 我想逃走。
  • 我想打孩子。我想尖叫。
  • 我感到很憤怒、很受挫。
  • 我覺得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簡直忙不過來。
  • 丈夫和孩子什麼也做不好。
  • 我感到精疲力竭。即便睡夠了,還是覺得非常累。
  • 雖然已經累得不行了,但我還是睡不著。
  • 我也想變成小寶寶。
  • 我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

02為什麼會產生「媽媽過勞」?

①社會文化偏見

在我們的傳統中,甫當媽就會被「寄予厚望」:能自給自足。一句話總結就是把媽媽當超人用。有很多媽媽,也朝著「超人」這個目標出發,想做的太多。

②認知偏差

心理學大師阿爾伯特·埃利斯說:

「在很大程度上,你的煩惱來自你有意或者無意地以不理性的方式思考,產生了不健康的負面情緒,然後又以消極的方式行事。」

不理性的思考方式,你可以理解為認知偏差,美國斯坦福醫學博士戴維·伯恩斯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中就指出了10種常見的認知偏差:

  • 亂貼標籤:給自己或別人制定一個人完全負面的錯誤評價,然而實際情況並沒那麼糟糕。
  • 刻意放大:誇張地將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合比例地放大。
  • 以偏概全: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非此即彼:觀點過於偏激絕對,非黑即白。
  • 「應該」句式:「我應該……」
  • 妄下結論:事情還沒發生,就認定一個糟糕的結果
  • 否定正面思考:收集一切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處境很糟糕。
  • 情緒化推理:被不開心的情緒牽著鼻子走。
  • 心理過濾:一般都有這樣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只看見壞的,看不見好的。
  • 罪責歸己:都是針對我,都是我的錯,才會讓壞事發生。

認知偏差會產生焦慮、憤怒、自責、壓力等負面情緒,這會消耗媽媽的大部分精力。

心理學家布魯斯·費希爾說:

「如果你不表達出悲傷,你的身體就會通過生病來表達悲傷。可能那只是小病痛,比如頭痛,但你也可能得潰瘍性結腸炎、關節炎、哮喘或是潰瘍。悲傷的情緒得不到解決,你的身體就會處於巨大的壓力之下。」

③因未實現願望使不滿堆積

每天,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裡都會有一些期望。比如媽媽會希望丈夫準點回家分擔家務,希望有人將地板打掃乾淨,洗好碗筷。

但媽媽幾乎每天都有未滿足的願望,那些沒能被滿足的願望慢慢地變成小小的埋怨,日積月累會變成大大的不滿,這比讓媽媽單純地消耗體力更耗精力。

03照顧好媽媽,有多重要?

有一位爸爸向美國著名的腦神經科學家梅迪納教授請教:「教授,請告訴我,怎樣才能幫兒子考上哈佛大學?」

梅迪納很認真地回答他:「從現在開始,你回家好好愛你的老婆。在美國,對學業成就的最佳預測指標,就是家庭情緒的穩定性。家庭情緒穩定性大部分可被妻子的情緒所預測。」

一句話總結:媽媽的情緒決定了家庭的情緒,關係到孩子的未來。

台灣著名腦科專家洪蘭女士的TED演講,風趣靈動,她從腦科學的角度指出:女性的情緒能量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拿破崙說,一個孩子行為舉止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他的母親

所以,媽媽過勞,那是萬萬不行的。

04如何做一個精力充沛的媽媽?

丈夫、妻子、孩子形成了家庭中的鐵三角,要改變媽媽過勞的狀況,就要從改變這三種關係入手,首先要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其次是夫妻關係,最後是親子關係。

心理學裡有一個流浪貓效應:

有位善良的女士,在散步的時看到一隻流浪貓,覺得貓很可憐,就把它帶回家餵養。

過了幾天,她去散步,又遇到一隻流浪貓,覺得那隻貓也可憐,只好也帶回了家。

第三隻、第四隻……附近的野貓好像都被她遇到了。很快,她家成了貓窩,她的生活,都被貓占據了。

她一邊養貓,一邊埋怨,覺得自己的生活被貓毀了。但要扔下這些野貓,又不忍心。於是她成了一個憂傷的貓奴。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邊界」,即使是行善。在每一段關係中,我們都需要承認和尊重彼此的獨立性。換句話說,就是:我為我的生命負責,你為你的生命負責,不越界

當媽媽也一樣,不停地越界包攬丈夫和孩子該做的事,會身心俱疲。

首先,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

①給自己積極的自我關愛。

西爾斯博士在《西爾斯橙色親子課》中指出:如果媽媽過勞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睡個好覺,增強體力。不要讓家務和工作剝奪了你的休息時間,也不要低估長期睡眠不足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請你從現在開始以對待孩子的用心程度來對待自己。這不是自私,媽媽是寶寶生存最基礎的條件,關心自己,就是在為寶寶的身心健康投資。

記住,媽媽不是超人,也不需要當超人。

演員霍思燕曾帶著4歲的兒子嗯哼上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嗯哼在節目中說:"我不想幫媽媽變超人。」理由很簡單,因為他擔心媽媽變成超人後會太忙,沒有時間休息。孩子的單純的願望不正是媽媽真實的訴求嗎?

②正向思維,調整心理預期。

把「應該」和「不得不」從字典中刪除,接受世界原來的樣子,而不是我們希望的樣子。

心理學家伯恩斯認為,「所有的憤怒都是源於別人的行為和想法達不到你心裡的設想,你感到失望,才因此而憤怒。」所以需要「重寫規則」,這裡的規則指的就是你在人際交往時抱有的一種心理預期。

③採取行動,建立新習慣

  • 尋求幫助

除了自助,你可以向能夠理解的朋友發牢騷,求安慰,還可以向親人、丈夫,甚至孩子傾訴和表達。台灣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在《我是演說家》上的演講《幸福為什麼那麼難》,有一個很觸動我的片段:

在談到媽媽對孩子經常說的「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她認為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是非常危險的,假如你不想老年時,被已成年的孩子吼:「我跟你講過了叫你多穿一點衣服,醫生怎麼告訴你的,你怎麼都聽不懂嗎?」

你就需要在情緒不好,或者是對孩子做出過激行為後,誠實地告訴他:「我罵你不是因為我愛你,我罵你是因為我情緒管理不好。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正向處理負面情緒的方式,可能很多媽媽會認為孩子還小無法理解說了也沒用。其實這又是一種認知偏見。

當我在為工作上、家庭中的各種瑣事焦灼時,兒子會問我:「媽媽你為什麼不開心?」女兒會跟我說:「媽媽,要笑。」在跟孩子訴說我為什麼不開心的過程中,我的情緒得到了舒緩,這同時也是給孩子做示範:原來要讓心情變好,把不開心的說出來比罵人管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持久的過勞感讓你出現抑鬱傾向,比如白天無法正常工作、夜間失眠,甚至產生消極厭世的念頭,那一定要立刻尋求專業幫助。

  • 找到你喜歡做的事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在《拆除你的情緒地雷》中說:「一個良好、健康的個人愛好,能幫助你排除不良情緒。比如健身、養花等等。」

西爾斯博士的經驗是通過寫「治癒系日記」來治癒自己:可以寫寶寶日誌,想想孩子的趣事,這樣你會發現育兒沒那麼糟糕,反倒發現了不少趣事。

很多媽媽在韓劇《82年生的金智英》中看到了自己的英子,金智英從職場精英成為全職媽媽後,為丈夫、孩子付出的一切努力被理所當然化。在失去自我和日復一日的不滿中,金智英生病了,最後通過心理諮詢師的引導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得以療愈。

  • 給自己留白

給自己留一段什麼也不做的時間,即使只有十五分鐘也好。這是給自己喘息的機會,是一項必要的「生存」技能。

如果你要說:「我每天照顧孩子,操持家務還有工作,忙都忙不過來,哪還有時間留白?」

那請你認真讀以下兩位名人的話:

英國作家查爾斯·巴克斯頓說:

「除非你自己主動去「創造」時間,否則你會一直沒時間。」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說:

「人生最好的時光就是當你認清,你所有的問題都是由你而生,你不會遷怒於你的母親,不會怪罪於整個大環境,也不會歸咎於國家總統。你意識到,只有你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不管你每天有多少工作要做,不管別人對你的期待有多高,你一定要留出時間給自己。每位媽媽都值得擁有留白的個人時間和空間,來維護身心健康。

在這段時間裡,你可以做運動,也可以看書,聽音樂,還可以單純只是發獃。

倡導「親密育兒」的西爾斯博士指出:

情緒平穩的媽媽更容易帶出感覺良好的寶寶:到了學步期,不會猛地甩開你;學前期也不會黏著你;上學後,也不太可能不好好學習;到了青春期,孩子也不會因各種不好的因素毀了自己的未來。媽媽照料好自己,就是在為家庭的福祉投資,為下一代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夫妻關係中不要「想當然」

①接受事實和現狀

有位媽媽上班時被領導批評了,本想回家求安慰,老公卻非常理性地指出她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弄得她心情更加鬱悶。


還有位媽媽,已經堅持運動5天了,希望老公誇獎或給點鼓勵,作為健身教練的老公一開口卻是專業指導,指出老婆這個沒做好那個沒做對。這下,老婆完全沒有了交流的慾望。

以上典型的"雞同鴨講",其實是因為男女兩性存在認知差異所致。據研究,一般來說,男性是目標型,關注事業;女性是人際型,關注情感。男性面對壓力時候,一般採用獨處蓄電模式,女性面對壓力時,一般採用嘮叨傾吐的模式。

知道了這一點,你和丈夫溝通時,可以平靜地說:"把垃圾帶出去好嗎?"而不要說"這垃圾簡直讓我發瘋,你從來連看都不看!」

②向外表達,坦誠溝通

首先要讓丈夫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情感和需要,要知道當我們不表達自己時,對方只能按自己所理解的方式愛我們。但可能,這種愛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比如育兒是父母雙方都必須參與的,拒絕喪偶式帶娃,拒絕詐屍式養育。

其次要尊重彼此是獨立不同的個體,需要在溝通中達到共識。

最後要使用同理心理解,接納對方的情感與需要。

最後,換個視角看親子關係

①沒有完美育兒和完美孩子

在育兒生涯中,媽媽們會受到成千上萬次考驗。有時候我們會浪費很多時間精力,去思考孩子出了什麼問題,或是自己哪裡做錯了。

這個過程,有點像"拔掉很多雜草才能看到花開",一旦媽媽開始關注孩子獨特、正面的品質,而不是那些讓她頭疼的問題,事情就變得容易多了。

西爾斯博士說:

記住,你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沒有完美育兒這回事,每一個父母都想讓孩子得到最好的養育,然而這種不現實的期待倒會引發憂慮。

同理,不要將你的寶寶與別的孩子對比,很多媽媽潛意識裡都會這樣做,如果她們看到自己的寶寶與他人不同,就會衡量起自己來。

寶寶的技能和發展會遵循一個自己的時間表,如果你想讓你的寶寶更聰明、更懂事,這只會讓你和寶寶都感到焦慮。

媽媽們要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育兒方式,這隻有通過不斷地學習、磨合、溝通,才能走在孩子前面。你得成為一個鼓勵者,鼓勵孩子塑造自己的個性;你得成為一個幫助者,幫助孩子度過困難時期;你還得是一個組織者,培養好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目光放遠

孩子的性格沒辦法選擇,但媽媽可以影響性格的塑造。塑造孩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你不會每天都看到變化。

媽媽們要記住兩句話:

  • 你的寶寶只有一小段時間是寶寶,她只有一次機會做小嬰兒,而你所做的決定會一直影響她的一生。
  • 你面對的是一個人,不是一個機器。

疫情宅家不易,生活還有大好時光,每位媽媽,都值得,也需要被好好關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