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發了很多免死鐵券,為何被他殺的功臣都不用免死鐵券?

談古論今說歷史 發佈 2020-02-13T02:08:32+00:00

古代的時候,丹書鐵券是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在民間來說,丹書鐵券就相當於免死牌。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歷史上的朱元璋功績卓著,人們能夠記住朱元璋,完全是憑藉朱元璋的功績。消滅了元朝之後,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這讓華夏大地再一次進入到了漢人的手中。在歷史上,人們對朱元璋的評價是非常高的。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建立明朝,肯定是離不開一些人的輔佐,比如說劉伯溫、常何、藍玉等等,這些人都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其次還有就是胡惟庸等人,這些人同樣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只不過大部分明朝的開國功臣都被朱元璋殺死。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在位期間,發動了洪武四大案,這讓明朝的官員感到了人人自危。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初期,曾經給明朝的開國功臣發放了丹書鐵券,顧名思義,在一塊鐵牌子上用丹砂記錄下開國功臣們的功德以及皇帝對他們的承諾。一開始這個「丹書鐵券」只是記錄功臣們的功德,性質相當於一張鐵做的獎狀。


古代的時候,丹書鐵券是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在民間來說,丹書鐵券就相當於免死牌。皇帝將丹書鐵券頒發給功臣,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大臣們再接再厲,繼續創造下一個輝煌。開始隨著朝代的發展,丹書鐵券的性質發生了改變。


在皇權衰微期,丹書鐵券就成為了皇帝給擁立有功的大臣們的保證書。可是,丹書鐵券的出現,讓很多朝廷的大臣開始肆無忌憚。比如說丹書鐵券可以讓有人以及他的家人及子孫無論犯了什麼律法,都可以免除幾次死刑,朝廷的相關司法部門不得按律懲罰。


洪武三年,朱元璋給大明開國的「六公二十八侯」頒發「丹書鐵券」。也就是說,朱元璋給明朝的開國功臣每人一個免死牌。此前歷朝歷代的丹書鐵券,持券人至少免死3次起步。並且還在每份丹書鐵券的背免死條款前加了個「謀逆不宥」的前提。


那麼這就是朱元璋的套路了,「謀逆不宥」的意思就是說謀反除外。在朱元璋發動洪武四大案的時候,明朝的開國功臣為什麼不拿出丹書鐵券呢?明朝的開國功臣還是太天真了,真的以為朱元璋是真心實意的頒發了丹書鐵券給他們。


是朱元璋從來都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他在發放免死鐵券之前,他已經讀明白了免死鐵券的含義。朱元璋面對的是自己曾經的同鄉、親戚、朋友、義子、義孫。這對之後明朝的皇帝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事實上,有丹書鐵券,並不意味著可以不死。


同時,明朝的這些大臣們,更加在意的是不受大明朝廷的相關司法部門的律法制約。是的,不管犯了什麼樣的法,大明的律法是判處不了他們死刑。就在這有恃無恐的情況之下,他們的「民怨」之聲也會逐步沸騰。於是朱元璋找到了機會。

處理一個駙馬都尉歐陽倫,為朱元璋贏得了大義滅親的好名聲。那麼處死其餘的大臣需要什麼呢?別忘了在丹書鐵券中,還有一個「謀逆不宥」。從洪武十三年開始,一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通過「胡惟庸案」到「藍玉案」,歷經十數年,牽連幾萬人;從胡惟庸到李善長,罪名無一例外,都是謀逆。

當初拿到「丹書鐵券」的明朝開國功臣們,真的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可是萬萬想不到,在丹書鐵券背後的「謀逆不宥」,成為了他們的奪命符。也就是說,這些明朝的開國功臣萬萬想不到,自己竟然會被定義為謀反的罪名。在這樣的情況下,丹書鐵券根本沒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