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寺廟這裡眾多,見到者皆是有緣人,吉祥如意!!

快樂的猴子sss 發佈 2020-01-27T23:23:12+00:00

阿壩縣: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處於青,甘,川三省交界處,東鄰若爾蓋,紅原,西接青海的班瑪,久治縣,南通壤塘,馬爾康,北與甘肅的瑪曲縣隔河相望。

阿壩縣: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處於青,甘,川三省交界處,東鄰若爾蓋,紅原,西接青海的班瑪,久治縣,南通壤塘,馬爾康,北與甘肅的瑪曲縣隔河相望。

阿壩是阿壩州的北大門,和紅原,若爾蓋共同組成川西北大草原,有「高原商城」的美稱。

阿壩州的寺院:

阿壩州的寺院有很多,其中:苯教寺院46座,寧瑪寺院90座,格魯寺院71座,覺囊派25座,薩迦派14座,噶舉派7座。

這裡的各個教派共同成長,相互包容,所以這裡的每一個人可以自由信仰!

佛教常誦的是:「嗡嘛呢叭咪哞」 六字明咒。

苯教常誦的是:「瑪折木治薩勒杜」八字明咒。

苯教中經常見到""的符號(wαn),藏語叫"雍仲"。

因為天上的銀河系有四條美麗的旋臂,結構和"卐"很相似。

"卐"是按照日月星辰的方向,四條旋臂呈逆時針方向轉動的。

由此原因:

苯教轉山是由左向右逆時針轉!

佛教轉山是由右向左順時針轉!


說也奇怪,我並不是信徒,也沒有遵從哪個信仰,但特別喜歡藏區的寺院。

剛開始只是看著藏民虔誠的轉山,一圈又一圈,可能是看的多了吧,漸漸地,我也喜歡跟著轉山,進寺院!

其實也不懂太多,但跟著他們一起轉山,觸摸轉經筒,心裡特別的安靜!

我最喜歡阿壩這個地方,這裡的寺廟很集中: 格爾登寺,塞格寺,多登寺,朗依寺等等!(分別是黃教,覺囊教,苯教)

這裡的每個寺院都氣勢宏大,金碧輝煌,每每都讓我驚嘆不已!

當然,這都是當地藏民傾其所有捐獻出來的!單單是這份虔誠的心,就足以讓人感動!

塞格寺----覺囊教

一個歷史久遠的派別,現存只有兩個,一個在日喀則,一個在阿壩!

塞格寺的轉經筒和很多藏區的都不一樣,不僅是材料,做工,它的規模和其他地方也是有區別的。

在青海或西藏,很多的轉經筒是在室外,或木質雕刻,或銅皮包裹,即使有的設在室內,但也只是一部分。

前幾天也剛剛轉了拉卜楞寺, 木質的轉經筒很高大,設在寺院或者周圍的廊檐下。

塞格寺的轉經筒建在室內,繞著寺院形成一個環形的轉經長廊,很精美,很華麗,材料也很特別,虔誠的藏民長年轉經,順時針圍著長廊轉了一圈又一圈。


遠遠就看到一雙大眼睛,很是奇怪!也很少見! 應該有什麼寓意!


走在靜靜的長廊里,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看到工人在長廊里繪畫,才知道轉經筒是用牛皮做成的。

牛皮啊!多珍貴的東西,那麼多寺院,那麼多轉經筒,得多少張牛皮,多少只牛啊?即使布達拉宮寺院裡的轉經筒,也只不過是木頭雕刻的,沒有這麼細緻的花紋和炫麗的色彩!

格爾登寺一一黃教

格爾登寺是阿壩最大的寺院,距今有120多年的歷史。

格爾登寺和塞格寺一樣,都有很壯觀的轉經筒,也是轉經筒圍寺院一周。

這幾天觸摸的最多的就是轉經筒了,指尖划過厚重的轉經筒,心裡很是安詳。

不過圈轉一周也是個體力活,不僅僅是腿累,胳膊也會有酸痛感的!


格爾登寺裡面一座30米高的白塔很有名氣,塔前總有虔誠藏民在朝拜!

藏民撒龍達,祈禱平安。

這就傳說中的白塔,確實很高大,威嚴,因女士禁入,只能在外面敬仰一番!

借著窗口,我看到一個佝僂的身影出現在窗前,走的很慢,但轉的很認真,一看身軀就知道是一個長年轉山的藏民。

我等了好久,才拍到這個讓人感動的背影。

朗依寺一一苯教

朗依寺,是我國最大的雍仲苯教寺院,莊嚴氣派,建廟有800多年的歷史。

朗依寺不論是外觀還是殿內的陳設,都是極盡華麗,精美絕倫,轉上一圈,眼花繚亂之後,不僅更加讚嘆:

信仰,這種摸不著,看不到的東西,卻能讓人格如此偉大!



寺廟剛剛建成,非常的精緻!



想著裡面不讓拍照,我忍不住先在門口拍了一張,管事的彭措師傅看見了和善的說:沒事,拍吧,拍吧!

(這裡崇尚信仰自由,不管哪個寺院,哪個教派,他們對每個人都非常的熱情,友善!)


殿內的垂幔都是用孔雀羽毛做成的!

彭措師傅帶我們四處轉轉,給我們講解殿內的各個物件!

還別說,他的漢語極好,溝通毫無困難,問其原因,他說他常常去一些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去講學,見的多了,所以漢語說的很好!

也確實,彭措師傅很博學,見多識廣!

末了,彭措師傅又熱情地邀請我們去他家喝酥油茶!

這裡一般都是三四個人住在一個院子,只有級別高些的自己住一個院落。

彭措師傅守著一個院落顯得有些冷清,除了身邊一個徒弟偶爾陪他誦經,整理房間,大多時候都是一人,所以我們的到訪讓他很開心,他給我們倒上酥油茶,然後坐下來給我們講寺院的歷史及故事。


離開朗依寺,再到山對面的多登寺去。

俗話說得好: 隔山跑死馬,還真是說對了,看著不遠,卻走啊走啊好像沒有盡頭似的……

好在風景確實也很給力,走走停停,累了就看一看遠處的風景。

雨中,碰到一個騎自行車的日本小伙子,簡單交談幾句,知道他也喜歡藏區文化,不遠萬里來此地觀看學習。

天氣有些陰沉,他艱難地推著車子向山上走去!

多登寺

多登寺和朗依寺一樣,都是雍仲苯教,不管是轉經或者轉山,都是逆時針轉!

多登寺的大殿,裡面裝飾風格和郎依寺差不多,都讓人讚不絕口!

主事的丹增師傅帶我們到大殿內參觀,他也同樣熱情好客,陪我們走走看看,有問必答。

令人驚訝的是小伙還能認識殿門上的經文,能說上幾句藏文,這讓我對他刮目相看。


回程的路上,碰到丹增師傅開車下山辦事,他看下著雨,就停下來說:天氣不好,要不要上車?見丹增師傅如此熱心,就上了車。

但坐了一段後,覺得太浪費外面美麗的景色了,雖然感覺有些累,但我還是願意在風景中溜達著回去!

結文寄語:

阿壩的景致有很多,我依次整理出: 人物,寺院,風景等三篇文章,下一篇為美麗風景,如感興趣,敬請留意!

我是快樂的猴子,喜歡戶外,喜歡拍攝,有緣的朋友,可以關注,轉發,點讚,大家互相探討學習,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