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年度推理懸疑!這本書里,有猜不到結局的虛擬現實遊戲...

青年共讀會 發佈 2019-12-31T00:57:20+00:00

上周,備受讀書人關注的「豆瓣2019年度讀書榜單」如約而至~今年的年度榜單分為年度高分、最受關注、文學、社科、影視、繪本、再版好書、冷門好書等20個類別,共有177種圖書上榜。

上周,備受讀書人關注的「豆瓣2019年度讀書榜單」如約而至~今年的年度榜單分為年度高分、最受關注、文學、社科、影視、繪本、再版好書、冷門好書等20個類別,共有177種圖書上榜。

由日本推理傳奇組合岡島二人創作、化工社出版的《克萊因壺》,入選「2019年度高分圖書」與「2019年度推理·懸疑」。

資深推理人天蠍小豬如此評價:


這是一部擁有「噩夢特質」的小說,是一次鮮有的、堪比3D觀影、腦洞大開的、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獨特體驗。

豆瓣讀者更是對這本書的腦深深跪服~ ▼

來看看這本書到底有什麼魔力!(以下書評涉及輕微劇透 )


讓我們陷入文本VR的深淵狂歡吧

文/豆瓣網友@asha001

這部作品是我2019年至今為止評價最高的日本推理小說了,不僅是因為小說名聲在外,也不僅僅是VR和現實的交融的前瞻性,最主要的是整本書竟然僅僅利用文本就讓讀者體驗到了虛擬與現實的混淆,這種感覺我現在很難用表達清楚,只能在後面的內容中試著用笨拙的文字描述出來。而且,這部作品在不劇透的情況下很難評論,只能前方劇透提醒了。

關於岡島二人這對作家,大陸只出版過《99%綁架》這一本書,我以前買了又一直置之高閣,只知道作者是兩人組合,而且綁架推理寫得很出色。也就是說這次才是真正第一次讀到這對作家的書,但《克萊因壺》又是清清楚楚全是由井上泉完成的,也是岡島二人這對組合的分手之作。說實話我還是不能從這部作品中領略到岡島二人組合的實力,但已經完全被井上泉的書寫迷倒。

由於興趣關係,克萊因瓶這種東西我早在20多年前初中時候就和莫比烏斯環同時了解到了,再加上這本書的宣傳就提到了《紅辣椒》、《盜夢空間》等電影,所以看到書名《克萊因壺》的時候已經知道整本書的內容肯定也會像書名一樣無法區分內外,完全混淆顯示和虛擬。在這樣的基礎上,實際上看書的時候在很多細節的地方,特別是出現變化不同的情況(書中也會很好心的重點提及多次),會更加用心分析,好幾次都以為自己已經看清了整篇文章的結構和詭計。但值得慶幸的是,我一直到最後還是只能被作者的文字牽著走。只有這樣才能體味到本作的醍醐味。

文中主角上杉一開始在進入遊戲世界中時,僅僅是《腦部症候群》的遊戲世界,這部分的劇情基本上還是可以很順利的理解,因為這時候只有現實和遊戲內外兩個世界。(這裡要說的是井上對VR眼鏡的描寫基本和現在的VR眼鏡一模一樣,想到作品是1989年出版的,那真的只剩下佩服兩字可言。)在這個階段,井上就開始為後面的嵌套結構作了很多鋪墊,例如特意坐黑箱車,增加描寫選取遊戲測試員的測試項目和人數等。

就在讀者認為在遊戲世界中上杉聽到的聲音是破解陰謀的關鍵的時候,井上的筆鋒一轉,順著讀者思路開始寫上杉遇到了不可解釋的事件——女性遊戲測試員梨紗失蹤、與其閨蜜七美相遇、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記憶等。根據書中透露的蛛絲馬跡,上杉和七美開始了破解遊戲測試員真相的解謎之旅,這裡甚至還牽扯到了美國CID。這一段劇情完全按照一般的普通人破解政府陰謀的故事橋段來寫,而且最終也給出了一個完全能夠成立的解答,基本上可以完美解釋前面發生的所有事情。我看到這裡的時候覺得畢竟是1989年的作品,也就是這麼一個虛擬和現實互相影響的故事,稱不上多牛。但後面的發展才是真正厲害的地方。

隨著故事進展,上杉破解了梨紗失蹤、記憶混亂的真相以及遊戲測試背後的陰謀,並且正處於被敵人發現九死一生的狀態。但這時候井上用波瀾不驚的筆觸寫道上杉又從遊戲設備中醒來了。到這裡讀者才發現前面這麼長的劇情都是遊戲世界中的劇情。原來所有人都沒事,梨紗沒有失蹤,七美只是遊戲中的NPC,是製作者脫離了《腦部症候群》新創造的遊戲世界。這裡就已經包含了遊戲中的遊戲這個嵌套結構,這時候讀者因為作者前面故意製造的長時間認為是現實的劇情一下子變成遊戲情節的衝擊,會自然而然的對從特工遊戲中醒來之後究竟是不是現實產生懷疑。主角上杉也和讀者有著同樣的疑惑,這時作者就非常自然地完成了讀者和主角的共情,完成了用文本來創造虛擬現實交融再也無法區分的創舉。

因為人認識這個世界主要依靠視覺,所以以後的《紅辣椒》、《盜夢空間》等電影,觀眾會很容易進入電影世界,從視覺出發陷入影像創造出來的虛擬世界。但看書的時候,讀者需要理解文字內容再進行理性的思考,井上憑藉文本完成了讓讀者思想陷入不能區分整本書現實和虛擬的境地,讓讀者自己體會到了莊周夢蝶的奇妙感。按照台版和1989年日版的劇情,故事的最後是上杉利用自殺來判斷這個世界究竟是不是真實的,以開放性結局作結,讓讀者永遠陷在克萊因壺內外之間。這個結局更能夠體現井上創作上的功力。

但這次出版的簡體版,增加了作者井上泉全新撰寫的《解說》,這個解說更準確的說是延續台版結局劇情的後續解謎,類似挑戰讀者之後解答篇,這裡直接用了打破第四面牆的做法把小說內容和我們生活的現實融合在一起了。這篇《解說》的作用只能說有利有弊。優點是增加了這一部分內容使文本更加傾向於推理小說,把整個《克萊因壺》的世界觀解釋得更加徹底,也利用這些內容再次強調了《克萊因壺》單純是井上泉的作品;而且由於估計是2019年撰寫的(這個理由主要是《解說》一開始就借用了王晉康作品中的話,在對王晉康注釋的時候,用了類似「與《三體》作者劉慈欣同樣出名」的話,而日本版《三體》正是今年出版的),文中可以用很多後來才有的電影作品來做解釋。缺點也顯而易見,就是把原來的開放性縮減成了唯一性,這就像薛丁格的貓一樣,在開箱的一瞬間,讓其他的所有可能性都湮滅掉了;而且因為要解釋如何實現這個詭計,竟然用了外星人這種爛梗,反而使原來的文本產生了無味的崩壞。

當然,如果要從收集最佳版本角度說的話,這本簡體版的《克萊因壺》絕對比台版的更加值得。理由一是增加了全新撰寫的《解說》。另一個原因是還有超過20頁的天蠍小豬的超長導讀,讓讀者徹底了解岡島二人的創作歷程和經典作品。接下去,讓我們期待還會出版的另外兩本岡島二人的作品吧。


延伸閱讀

《克萊因壺》(日)岡島二人/著,張舟/譯

什麼時候你開始懷疑這個世界是假的?

日本教父級導演今敏(曾執導《紅辣椒》《東京教父》《千年女優》)、日本推理小說名家我孫子武丸一致推崇!

點擊「了解更多」,閱讀《克萊因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