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快被吃滅絕的動物:穿山甲文物漫談

域鑒 發佈 2020-05-06T11:50:49+00:00

01圖一1956年湖北省文管會在武漢市武昌區蓮溪寺東北小土山上,發掘了一座東吳時期墓葬,墓中出土了1隻陶質穿山甲,青綠色釉,背上印扁圓形花紋,根據墓葬中同出「永安五年」鉛券,判定為吳景帝孫休永安五年。

在抗擊疫情的時期,野生動物穿山甲也成為熱議的焦點。事實上,人類與穿山甲淵源頗深,穿山甲相關文物已有多件出土。

01

1956年湖北省文管會在武漢市武昌區蓮溪寺東北小土山上,發掘了一座東吳時期墓葬,墓中出土了1隻陶質穿山甲(圖一),青綠色釉,背上印扁圓形花紋,根據墓葬中同出「永安五年」鉛券,判定為吳景帝孫休永安五年(262年)(《武昌蓮溪寺東吳墓清理簡報》,《考古》1959年第4期。)。

02

1986年,武漢市黃陂縣灄口區劉集鄉丁店蔡塘角農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一座墓葬,據發掘者判斷墓葬時間為吳末晉初。從墓葬中出土黃釉青瓷穿山甲2件,其中1件(圖二)吐舌,尾平伸,另1件尾下垂。背部有壓印的甲片,形象十分可愛(《武漢黃陂灄口古墓清理簡報》,《文物》,1991年第6期。)。現藏於武漢市博物館。

03

1992年初,在湖北鄂州市鄂城區塘角頭六朝墓葬發掘中,出土2件陶質穿山甲(圖三)。兩件陶穿山甲均施醬褐色釉,作爬行狀,背部刻劃有葉脈紋。(《湖北鄂州市塘角頭六朝墓》,《考古》1996年第11期。)。

04

另外,荊州八嶺山連心石料廠1號墓也出土1隻青瓷穿山甲。穿山甲舌頭外吐,背部戳印一些短弧線表示鱗甲,時間為西晉時期,現存於荊州市博物館。

除湖北外,類似的釉陶或青瓷穿山甲文物在湖南長沙、安徽馬鞍山、重慶雲陽亦有出土。略述如下。

05

20世紀50年代,在湖南長沙兩晉墓M22中出土陶穿山甲1件(圖四),張口吐舌,豎耳,背上飾有五行圓圈,長17.5厘米。發掘者僅粗略判斷墓葬時代為兩晉時期。(《長沙兩晉南朝隋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9年第3期。)筆者認為長沙出土穿山甲與武昌區蓮溪寺出土穿山甲形制紋飾相似,其年代相去應當不遠,推測其時代大約為西晉初期。

06

1983年,安徽馬鞍山向山區佳山鄉印山村東吳墓出土陶制穿山甲1件,施褐色釉,背上起脊,頭小吻尖,兩端殘,背上也飾有橢圓形圈紋以示鱗甲。(《安徽馬鞍山佳山東吳墓清理簡報》,《考古》1986年第5期。)

07

2003年,重慶雲陽佘家嘴遺址M1出土了陶穿山甲1件,泥質灰陶,捏制,器表局部殘留紅彩,戳印圓圈紋,柱形腳。發掘報告對於此墓時代未做過多探討,僅籠統認為是漢晉時期。(《重慶雲陽佘家嘴遺址2003年度發掘簡報》,《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

根據以上資料,可以做一初步統計:

從地理分布上來看,這種陶瓷穿山甲僅分布於長江流域,尤其以湖北地區發現最多,共發現有7隻以上。這類文物材質有陶質也有青瓷質。

陶瓷穿山甲流行時間很短,僅在三國西晉期間出現過。在器形演變上,此類文物三國至西晉初期,穿山甲四足站立,背後紋飾清晰。而西晉中晚期則多呈爬行狀,背後無紋或簡單的戳刺、劃線,東晉之後則消失。(《試論古武昌吳、晉墓葬出土青瓷器的造型與裝飾》,《揚州師院學報(社科版)》1992年第4期。)

從出土器物組合分析,古人隨葬陶瓷穿山甲似乎是作為鎮墓獸使用。有學者推測六朝時期長江流域墓葬多為磚室木棺槨,因為潮濕,螻蟻較多。穿山甲喜食蟻類,隨葬陶瓷穿山甲具有一定象徵意義,是希望能避免蟻類對墓葬棺槨的侵擾。(《穿山甲食蟻——長江中下游地區吳、晉時期的一種葬俗》,《民俗研究》1993年第3期。)

從這些文物可以證明,魏晉時期,穿山甲本是人類的朋友,在消除白蟻等危害中起到過巨大作用。但是由於人類的貪婪,反而將穿山甲變成了盤中美味。古人何時開始食用穿山甲,已難考證。但是古人食用穿山甲的習俗卻一直延續著。宋代莊綽《雞肋編》、洪邁《夷堅志》,明代宋詡《竹嶼山房雜部》,清代陸次雲《峒溪纖志》等書中都有食用穿山甲的記載。古人在食用穿山甲的同時對於其危險性也有一定認識。李時珍《本草綱目》就記載,鱗鯉(穿山甲),「氣味咸、微寒、有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