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30年老房隔牆,陽台改出四大功能,融入室內各個空間

pchouse家居雜誌 發佈 2019-12-29T03:48:32+00:00

APP Store 排名第一的家居雜誌30年前的老房子,是比較特殊的複式兩層空間,只有樓梯、兒童房和書房之間位於一個立面上下重疊,層高很矮,陽台保溫性差,每個房間都有不可拆除的暖氣管,一大半牆體都是不能動的承重結構。戶型圖 有三個主要的大問題1、陽台面積占比過大,空間浪費很多。

APP Store 排名第一的家居雜

30年前的老房子,是比較特殊的複式兩層空間,只有樓梯、兒童房和書房之間位於一個立面上下重疊,層高很矮,陽台保溫性差,每個房間都有不可拆除的暖氣管,一大半牆體都是不能動的承重結構。

戶型圖

有三個主要的大問題

1、陽台面積占比過大,空間浪費很多。

2、主衛只有3㎡,業主卻要像星級酒店一樣,四式分離並塞下浴缸。

3、廚房面積也非常小,業主要有明亮寬敞的就餐和廚房空間。

為了解決原有戶型的幾個問題,分別採用了以下方式

1、重新組織空間關係,把陽台融入到各個室內空間,一樓的小陽台改成中廚,大陽台右邊區域劃給客廳,設計了L形座榻,左邊區域劃給書房,定製一組柜子補充收納;二樓的兒童房陽台改成學習區,臥室陽台一分為二,設計了地台和洗衣晾曬區。

2、主衛的承重牆體不能拆,索性把浴缸和干區包在衛生間外面,浴缸通過玻璃圍擋,保證水汽不會向外擴散,外置的干區盥洗台與衣帽櫃過道布局在一起,優化動線。

3、拆掉客廳和廚房之間的牆,將客、餐、西廚融合在同一空間;中廚的烹飪功能可以在陽台上實現。

玄關

原戶型結構沒有玄關,進門挨著樓梯,右邊還是客衛,要實現換鞋收納的功能,設計師特意用三處設計來分解。

客廳

餐客廳打通,變成一體化空間,大約26㎡,同時解決廚房面積狹窄問題,日常用餐、電視、投影三種模式自由切換。

廚房中島底部還安置了嵌入式音箱。

燈採用了嵌入式吊頂射燈提供高明度照明。

廚房

中廚放在陽台上,以中島分隔。

西廚的櫥櫃設計花心思。

玻璃門外的陽台就是中廚區,為了防止油煙擴散,安裝了玻璃對開門,即便雙手端著鍋也能用手臂或背把門推開。

陽台選擇下排風集成灶,排氣管沿著地櫃下方連接到煙道。

衛生間

屋主特別想要一個大浴缸,但是老房子的牆又不能拆,所以設計師就把盥洗台和浴缸「外掛」在主衛的外側。

燈光的開關安裝在了檯面上,有防水面板,不用擔心沾到水或者濕手操作。

馬桶區差不多只有1㎡,和淋浴區之間,採用酒店衛生間的分離方式一分為二。

臥室

主臥的背景是為了規避不可拆卸的暖氣管,所以加了一層牆,利用牆體夾層的厚度包裹管道,同時把嵌入式閱讀燈暗埋進去,中間沒有管道的部分做了燈槽。

主臥還有一處工作區滿足辦公需求。

書桌背後一面頂天立地的衣櫃,滿滿的收納在這裡。

書房

穿過客廳就是書房,書房大面積做了地台。台階底下暗藏了燈帶。

地台中央是電動遙控升降的長桌,四周是上翻門的儲物地櫃,平時屋主會在這陪孩子學習,偶爾也會當作茶室,把電動桌降下來,還能在地台上打地鋪。

電動長桌設置了紅外感應裝置,周圍有人時,它只能升高不能下降,防止小孩把自己關在裡面以及桌板不小心壓住腳趾,離開後可以通過無線遙控讓桌面下放。

兒童房

老房子的保溫太差了,把暖氣片放在了書桌下方,即便在寒冬,坐在窗前依然能溫暖舒適的學習。

陽台

陽台的通道非常長,連接客廳和書房,形成了一個洄遊動線。

二樓的陽台分為地台和洗衣晾曬區。

地台高度40cm,可以儲物,也可以癱躺。

走廊

老房的樓梯與建築一體不可拆除,設計師在原有的樓梯上,每一階台階安裝了單獨的抽屜櫃,再加上木質踏板,最底下的幾層抽屜放通勤的鞋子,也可以順勢坐在台階上換鞋。

上到二樓,左側是主臥套間,右側是兒童房,二樓的層高只有2.5m,所以吊頂只做了10cm,用來隱藏管線。

從門口看向主臥套間,設計師特意在正對著主衛門的牆上開了一個門洞,圍繞著衛生間形成一個洄遊布局,兩邊過道無論走哪一條都可以抵達臥室內部。

左邊的這條過道兩邊布局著書架、衣櫃以及主衛干區;右邊的過道兩邊布局著淋浴區和馬桶區。

案例圖文來自 潘小陽

版權所有 · 盜版必究

擴建到250㎡左右,每星期都會有大概20個人來他們家聚餐!Pippa'sApartment 弱化形式,尋求家的無限可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