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國產影視節目海外引發廣泛共鳴

東大街5號 發佈 2020-05-13T11:59:51+00:00

古裝劇《楚喬傳》英語海報資料圖片 電視劇《在遠方》韓語海報資料圖片  前不久,68集西班牙語本土譯制古裝劇《楚喬傳》(西語譯名《勇敢的公主》)在哥倫比亞國家廣播電視台文化教育頻道每周一至周五晚8點黃金時間播出。5月4日,電視劇《在遠方》在韓國OTVN頻道和中華TV頻道正式開播。

古裝劇《楚喬傳》英語海報資料圖片

電視劇《在遠方》韓語海報資料圖片

  前不久,68集西班牙語本土譯制古裝劇《楚喬傳》(西語譯名《勇敢的公主》)在哥倫比亞國家廣播電視台文化教育頻道每周一至周五晚8點黃金時間播出。5月4日,電視劇《在遠方》在韓國OTVN頻道和中華TV頻道正式開播。OTVN和中華TV是韓國希傑娛樂傳媒集團(CJE&M)旗下播出電視劇和中文節目的專業有線電視頻道,擁有3000多萬付費用戶。中華TV頻道曾於2019年播出《九州縹緲錄》《都挺好》等電視劇節目。

  可以看到,近年來一大批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的優質視聽節目,帶著獨具魅力的中國特色,漂洋過海,在海外熱播並圈粉無數,並在全球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為世界觀眾帶來了戰勝疫情的精神力量。

  國劇展現充滿活力的中國形象

  近期在哥倫比亞國家廣播電視台播出的《楚喬傳》,以中國西魏時期的戰亂為故事背景,講述奴籍少女楚喬,如何從逆境中崛起,並憑藉著自己的智慧經過一番浴血奮戰後,成為「女戰神」的傳奇故事。前不久,圍繞著北平梨園界展開的經典戲曲題材影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同時在多個國家的電視台以及YouTube、VIKI等國際網際網路平台播出,掀起收視熱潮,獲得不少年輕觀眾的喜愛。在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黨委副書記朱傳欣看來,「古裝劇對於歷史事實和傳統文化的尊重,外化於表達上的嚴謹考究和審美追求,讓觀眾看到傳統文化不一樣的打開方式」。

  此外,3月23日,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都挺好》(哈語譯名為《都會很好》)哈語版,展現了中國常見的家庭形態,既有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和萬事興」精神的讚頌,也有對「孝道」的當代倫理的探討。哈薩克斯坦譯制人員葉爾泰·努西普扎諾夫表示:「《都挺好》這部電視劇引起了哈薩克斯坦觀眾廣泛共鳴。《都挺好》告訴我們,要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會過去。相信我們哈薩克斯坦人民會戰勝疫情。」在韓國OTVN頻道和中華TV頻道正式開播的中國首部聚焦快遞行業發展的現實主義題材力作《在遠方》,以主人公姚遠的創業經歷,回望中國快遞行業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展現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成就。國內首部聚焦冰上運動的電視劇《冰糖燉雪梨》,近日也在海外熱播,描繪了當代中國青年積極陽光、頑強拼搏的奮鬥景象,向海外觀眾呈現了當代中國青年充滿活力的嶄新形象。

  無論是古裝劇還是當代劇,這些電視劇之所以能受到海外觀眾的歡迎,除了因為有精彩的劇情以及精良的製作,更離不開其讓海外觀眾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現代中國的真實影像。

  戰疫綜藝節目呈現人間大愛

  近年來,國產原創綜藝節目持續發力,一些綜藝節目兼具娛樂功能和社會責任,積極傳遞主流價值,在海外備受追捧。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一些節目在傳播中國抗疫經驗的同時,有效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

  近期,浙江衛視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抗疫特輯用溫情和陪伴致敬醫務工作者、《天賜的聲音》節目中的抗疫主題歌曲《決不回頭》《堅信愛會贏》以聲音凝聚力量,用音樂撫慰心靈。浙江衛視副總監周冬梅表示:「音樂無國界,歡笑最治癒。好的節目擁有治癒心靈的溫暖力量,我們想通過《王牌對王牌》《天賜的聲音》特輯等這樣一批優秀抗疫節目的海外傳播,和浙江衛視的全球觀眾一起抗疫,傳播中國抗疫精神。」目前,上述節目已在新加坡Starhub、馬來西亞八度空間、美國和加拿大iTalkBB TV等國際傳統媒體播出,同時在海外視頻網站YouTube推送。節目播出後,引起國外媒體廣泛關注,受到海外觀眾點讚,大量網友觀看節目後留言:「這次主題太棒了,看到了好多辛苦的醫護人員,他們真的很棒」「多少人默默奉獻自己,讓無數人從死神手裡涅槃重生,致敬所有醫護人員!」截至目前,四檔抗疫節目合計點擊量已超過200萬次。

  為響應國家廣電總局「關於做好優秀抗疫主題節目對外傳播」的號召,北京衛視快速反應,精選5期《生命緣:來自武漢的報導》節目內容進行英文譯制,在北京電視台Facebook帳號、北京衛視YouTube帳號、光明日報官方Twitter帳號發布,實現海外多平台、多渠道、高質量播出,向世界講述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該節目記錄了北京衛視6名記者前赴武漢深入醫院隔離區,跟拍北京援鄂醫療隊,發掘報導新冠患者與病魔頑強抗爭的故事,不僅向世界傳播了中國疫情防控的動態及經驗,更生動地呈現了疫情中的人間大愛。視頻播出後,有網友評論說:「歲月靜好因為有你們負重前行。武漢加油,祖國加油,因為你們的大愛讓我們感到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紀錄片傳遞抗疫經驗與生活信心

  無論是真實記錄中國人民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的紀錄片,還是聚焦飲食和絲綢之路主題的紀錄片,無不源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澱,向人們傳遞了抗疫經驗和對生活的信心。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製作的抗疫紀錄片《武漢24小時》,主要展現了人們在武漢開展抗擊疫情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新聞紀錄片《武漢戰疫紀》,通過對武漢抗疫重要時間節點的梳理,真實記錄了武漢的抗疫過程。這些紀錄片在海外各平台播出後,獲得廣泛好評,成為讓海外觀眾了解中國抗疫真實情況的一面窗戶,也向世界傳播了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塞爾維亞廣播電視台的新聞主編博揚·布爾基奇表示:「希望通過播出中國戰疫節目可以讓塞爾維亞觀眾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學習借鑑中國的寶貴經驗。」

  儘管我們都身處疫情之下,但是生活還在繼續。紀錄片《溫暖的一餐》讓人們看到了春節期間,武漢人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困難之下,武漢人民抗擊疫情的勇氣和春節的儀式感也透過一餐飯傳達出來。《風味人間》第一、二季透過全球視野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以食物為媒介勾勒出背後的美食故事、風土民情以及人文文化,並成功出海,廣受海外觀眾歡迎。此外,騰訊視頻還藉助《風味人間》打造「風味」大IP,形成系列化產品,深化自我品牌價值,如脫口秀節目《風味實驗室》、微紀錄片《風味原產地》就是其IP產品。

  此外,2020年,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中意兩國合拍的百集4K微紀錄片《長安到羅馬》,首次採用「雙城記」平行視角,走進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深入西安和羅馬兩個城市,講述東西文明交融互鑒的故事,詮釋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該片1月底在國內多家平台首輪播出,同時,英語版在海外新媒體視頻平台Youtube和Facebook平台播出,獲得海外網友熱烈歡迎。有熱心網友評論:「真的好喜歡中國的歷史!」「又長見識了,希望絲綢之路能讓中西雙方友誼長存。」

  在文化學者周逵看來:「文化的力量是無形的,也是強大的。這些中國優秀文化視聽節目不斷出海,不僅讓海外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當代中國人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也成為展現中國國家形象和中華文明的良好載體。」

作者: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光明日報通訊員 游 歡

來源:《光明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