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為何修米迪運河?繞過直布羅陀海峽

地圖帝 發佈 2020-04-26T23:51:11+00:00

當然除了交稅之外,往來兩地的法國商船還不得不承擔海盜、風浪和運輸成本的壓力,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法國人開始考慮挖掘一條直接連通比斯開灣與地中海的水路,於是米迪運河應運而生。

從世界地圖上看,整個歐洲都可以視作亞歐大陸深入大西洋的「歐羅巴半島」,該半島的西南端與非洲板塊的結合部便是直布羅陀海峽。顯然對處在歐洲大陸上的國家來說,大西洋和地中海是直接與本國國土毗鄰的水域,但要實現兩者之間的溝通就必須通過直布羅陀海峽。然而在英國尚未取得該海峽的控制權之前,近水樓台的西班牙人是當地無可爭議的霸主,因此對十七世紀的法國而言如何繞過直布羅陀,實現本國南北兩岸的直接交流便成了當務之急。

就歷史大背景來說,此時英國的工業革命尚未露出端倪,而地理大發現早已充盈了西班牙的國庫,所以西班牙人組建了一支史無前例的「無敵艦隊」。由於在海面上無法與西班牙爭雄,所以即便是身為歐陸霸權的法國也不得不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時繳納重稅。當然除了交稅之外,往來兩地的法國商船還不得不承擔海盜、風浪和運輸成本的壓力,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法國人開始考慮挖掘一條直接連通比斯開灣與地中海的水路,於是米迪運河應運而生。

從地圖上看,法國南部有一條途經土魯斯,直至波爾多的天然河流,稱為「加龍河」。由於該河流的終點是比斯開灣,那麼只要挖通土魯斯至地中海之間的河道,是不是就可以實現大西洋與地中海的直接溝通了呢?事實的確如此,儘管米迪運河價值不菲,但在路易十四王朝強大的國力支撐下,法國人最終還是完成了這項驚天工程。運河竣工後,伊比利亞半島被一切為二,法國兩大海岸的船隻無需經受風浪的顛簸,便可以在陸上力量的護衛下暢行南北。

米迪運河動工於1666年,但事關該工程的設想卻比這個時間早得多,而此前之所以無法付諸實踐的主要原因就是沒錢!在路易十三當政期間,法國還不像後來那般強盛,但宰相黎塞留勵精圖治,這一時期的法國呈現出少有的「君賢臣明」之氣象。等到路易十四接手之時,法國已經積累了雄厚的國力和龐大的財富,但對於修建運河來說仍然不是時候。但正如路易十三有黎塞留一樣,路易十四手下也有能人,那便是柯爾柏。

柯爾柏出身商賈,在發展經濟上極有手段,恰好這一時期的法國執行全面的重商主義策略,這給了柯爾柏一展拳腳的機會。在路易十四的任命下,柯爾柏出任國家財務總監,對外大力發展海外貿易,增加貴金屬向法國回流的速度;對內扶植民族工商業,向外國商品和來法船隻徵收重稅。經過一連串的改革,法國迅速崛起為歐洲最富有和強盛的國家,這使得路易十四有了炫耀文治武功的本錢,於是在連年對外征戰之餘,法國還能撥出款項修建米迪運河。

從今天的視角來看,米迪運河既是一項工程,也是一筆遺產。運河水系涵蓋橋樑、隧道、船閘、河道和泄洪溝,代表歐洲在當時最高的工程技術水平,同時其建築形態也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成為視覺上不可多得的人工奇蹟。米迪運河在建成後的兩百年間一直發揮著溝通法國南北的重要任務,直到19世紀後期鐵路興起,同時船隻噸位越來越大,河道因無法繼續發揮功能而逐漸廢棄。如今的米迪運河已經成為一處旅遊勝地,每年吸引著無數遊客慕名而來。

關鍵字: